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浙江首个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从幕后小编到千万大V的成长之路

0
分享至

把“浙江之声”设为星标,更容易找到我们

来源:浙江城市之声综合中国记协

转载已获授权

经中宣部批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开展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宣传选树活动。

11月6日上午,中国记协公布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宣传选树活动评选结果,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广播城市之声频道邹雯(“新闻姐”)入选。



“新闻姐”邹雯在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颁奖现场

邹 雯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城市之声记者、编辑

抖音头部账号《新闻姐》主创


邹雯同志18年扎根一线,从广播记者转型为“全媒尖兵”。她主创的新媒体IP“新闻姐”抖音粉丝2726万,位居中国媒体个人IP第一、2000万量级全国唯一,全网粉丝超4200万,传播总量超400亿,连续三年蝉联中国融媒主播榜首,入选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获评国家广电总局2024全国广播电视新闻优秀广电新媒体,是入选的唯一个人IP账号。

邹雯获浙江新闻奖等30余次,入选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青年创新人才等人才工程、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网络视听年度人物等称号。她以融合创新与时代担当,做中国故事的“传播者”,做媒体融合的“引领者”,做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全媒尖兵”。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邹雯坚守一线18年,干了十多年的广播记者、早班编辑。2020年,她开始从幕后转战“小屏”,成为全网粉丝超4200万、累计传播总量超过400亿、年互动量超10亿的《新闻姐》。邹雯凭什么能从“低调小编”华丽转身“行业头部”,入选“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她的“蜕变”经历中,就藏着最鲜活的答案。


《新闻姐》抖音号

《新闻姐》的打造,最初源于所在频道浙江广电集团城市之声的新媒体矩阵布局。2020年,频道鼓励所有一线采编播人员开号,从自己的节目出发,打造新媒体个人账号,作为记者、编辑的邹雯就入局了新闻赛道。在频道探路试水的基础上,2021年起,在浙江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的关心支持下,浙江广电集团启动了个人账号的扶持计划,培育“中国蓝名嘴”“文化达人”等名记者、名主持IP。截至目前,成功培育个人账号20多个,集群总粉丝量达7000万。

十多年的广播记者、编辑经历,让邹雯对新闻有着特殊的敏感度和理解力。但对她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邹雯说,一开始也曾面临和很多人一样的困境:不会做、不敢做、害怕做不好。经过两个月的“深思熟虑”,在2020年5月21日,《新闻姐》上线了。


2020.5.21《新闻姐》发布第一条作品

新媒体的生产模式、表达逻辑完全不一样,搬运传统广播稿根本行不通。邹雯尝试过各种方式:讲新闻故事、情景化演绎、甚至用rap说新闻……效果都不好。

具体怎么做?目标是什么?风格方向在哪里?她心里一片茫然,只知道一件事:必须勇敢地跨出舒适区,撑下去才能活下来。于是调整心态、沉下心来,学习大量的对标账号,终于在开号 5 个月后迎来第一条爆款作品。


《青岛核酸检测采样超423万人,仅仅两天,再次刷新中国速度!》

当时3000多万播放量,超200万点赞,对于只有几万粉丝的《新闻姐》来说想都不敢想……一夜之间,这条视频增粉将近30万!邹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短视频强大的爆发力,这也为账号之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但狂喜只停留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发愁:“我拿什么作品,才能对得起这30万新粉丝的喜爱?我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新闻姐》尝试各种风格

这就倒逼邹雯必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专业核心优势。《新闻姐》如今的定位和特色,并非一开始就设定好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根据用户的互动评价与流量数据的反馈,一次次修正、迭代,逐渐聚拢自身优势,最终优化成现在这种鲜明的个人风格:逻辑清晰、通俗易懂、没有废话、充满正能量、富有感染力。很多粉丝评价说:“刷一天新闻,不如看新闻姐3分钟。”

所以做新媒体最核心的一点就是:撑下去,才能活下来。打造成功IP,需要以“死磕到底”的自驱力和坚持“长期主义”的韧性为支撑。要相信,“一夜暴富”没有,但 “一夜爆款” 可以有,而这份运气,只会降临在持续努力、永不放弃的人身上。

如果自驱力是关键,那聚拢自身优势就是《新闻姐》一骑绝尘的秘诀。正如粉丝对《新闻姐》作品的普遍评价:信息量大,内容饱和度高、逻辑清晰、通俗易懂。每一条爆款背后,都是至少花费5个小时的精心梳理、反复打磨、死磕到底。稿件发布前,邹雯还会从各地动态权威信息发布中提取关键点,形成思维导图、纵向对比,并寻找关联和传播脉络,做到求精、求全、求实。一条选题,通常要查阅一到两万字资料,很多重大热点事件的官方通报和进展常发布在深夜,为了紧跟热点、保质保量,常常需要第一时间通宵写稿,凌晨三四点发布视频。这些年,受众的需求在变,平台的规则也在变,从一开始大家都研究完播率、讲究“短平快”,到如今更多对内容深度性的渴求、对获得感的追求,《新闻姐》所擅长的解读梳理能力可以发挥更大的优势。比如政策解读、时政选题中,改进话语方式,坚守“用户思维”,始终从“这个政策跟老百姓到底有什么关系?”出发,用精准解读挖掘信息背后的价值,将“高大上”的政策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所以如何做出“爆款”?是用专业优势重筑传播价值,用语态破壁实现传播破圈。


而当《新闻姐》进入2000万粉丝大关后,账号逐渐进入了粉丝增量的瓶颈期。如何突破?如何摸索下一个跨越式发展路径?邹雯和团队的小伙伴做了三件事:

一是战队扩容,机制保障组建“新闻姐工作室”,引入了更健全的考核激励机制、更完善的团队运作流程和全身心投入账号发展的战队力量。


《新闻姐》工作室合照

二是融媒行动突破发展瓶颈,文旅融合驱动传播力攀升。2024年起,《新闻姐·美丽中国行》大型融媒行动正式启动。《新闻姐》团队主动走出去挖掘更多温暖的中国故事。第一站《勇闯东北》一炮打响,合力将冰雪热背后的“南北大联动”“全国一家亲”再次推向高潮,系列作品全网传播量2.8亿+。在此契机下,《美丽中国·西藏行》《美丽中国·勇闯甘肃》《美丽中国·勇往直黔》《美丽中国·勇闯延边》陆续启程。截至目前,《新闻姐·美丽中国行》足迹遍布全国11省25地市,传播量突破15亿。


《新闻姐·美丽中国行》系列作品截图

三是联合共创实现声量聚变,联动矩阵创新实践样板。以“广电V光”全国正能量大V矩阵为抓手,实现《新闻姐》朋友圈和影响力扩容,浙江广电集团“中国蓝名嘴”与全国头部广电大V联动,创造亿级传播声量,为进一步推动主力军在主战场上形成协同作战的合力提供更多创新发展空间。

从“破圈重塑”到“破浪前行”,从“华丽转身”到“一路狂飙”,激励邹雯不断前行的,是“勇敢试错”的先锋精神,是“唯变者强”的融媒基因,也是不断突破自我的“归零心态”。


中国记协授予邹雯首届“全国十佳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不只是对《新闻姐》的肯定,更是对浙江广电集团以及所有在转型路上主动变革、挺进新媒体主战场的主流媒体的肯定和鼓励。邹雯:“既要有追求大流量的野心,更要有守护正能量的初心,我深感流量越大,责任越大,作为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的头部小战队,未来《新闻姐》将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作品,继续担起深化媒体融合探路者的使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浙江之声 incentive-icons
浙江之声
浙江之声,与新闻同步。
32678文章数 10736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