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
“付定金想退被拒?”“赠品坏了没人管?”“换货要补满减差价?”双11购物节,这些糟心事是不是正让你闹心?别慌!上游新闻整理超实用避坑指南,帮你精准躲坑、保住钱包!
一、“定金”≠“订金”:一字之差,退款天差地别
不少人付定金后想退货,商家却称 “只退尾款,定金不退”。这里要划重点:
根据《民法典》第 587 条,“定金”是法定债权担保,若因个人原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确实无权要回;但“订金”只是预付款,合同不成可要求退还。
避坑技巧:退货时务必在申请中备注 “要求退还定金 + 尾款”,同步留存聊天记录,避免后续举证无据。
二、满减商品换货补差价?留凭证拒绝“套路”
参与跨店满减后换货,商家以“换货不重算优惠”为由要求补差价?这是不合理的!
换货属于“履行原订单约定”,商家不得取消原订单的满减、优惠券权益。
避坑关键:换货前先和商家确认“是否保留原优惠”,留存聊天 / 语音记录;若商家强制补差价,可凭“原订单满减截图 + 沟通记录”主张违约赔偿,消费者协会会督促商家履约。
三、赠品无售后?主商品 + 赠品可“全单维权”
收到的赠品有质量问题,商家却说“免费的不管修,需全单退回”?别听忽悠!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3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避坑要点:赠品是“商品整体的一部分”,商家需对赠品质量承担与主商品同等责任,若破损、缺失,可要求商家单独补发,无需强制退回主商品。
四、双11消费5大提醒,帮你避坑又理性
1.选正规平台:区分自营与第三方,不点陌生跳转链接,查看商家营业执照和行政许可;
2.列清单理性买:别被“凑单”“折扣”冲昏头,按实际需求购物,避免闲置浪费;
3.多比价防套路:警惕“先涨价再打折”“绝对化宣传”,谨慎对待大量相似好评的商品;
4.直播购物慎下单:对“低价名牌”“夸大宣传”保持警惕,优先选有质量保障的正规商品;
5.存凭证好维权:保存聊天记录、订单、支付信息,遇纠纷先协商,协商不成拨 12315或上全国12315平台投诉。
双11购物,开心下单更要安心维权,这份指南赶紧收藏,购物少踩坑!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千龙网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