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菲律宾又受灾了。
根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公布的数据,截至11月6日上午,台风“海鸥”在菲律宾至少导致114人死亡,127人失踪。受灾人口超过195万。
11月6日,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宣布菲律宾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同时又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中国,寻求巨额援助。可是这个过去十年间累计接收中国超50亿元援助的国家,此刻首次尝到了闭门羹。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的某些角落随即传来熟悉的杂音,试图给中国扣上“不负责任”的帽子。但翻开菲律宾以往受灾史,事实不言自明:中国才是菲律宾最可靠的“白衣骑士”。
2013年台风“海燕”,中国24小时内空运百万美元物资;2018年“山竹”台风,500吨大米星夜驰援;疫情期间,50万支疫苗跨越重洋。
这些雪中送炭的行动,曾让“谢谢中国”的广播声回荡在菲律宾灾区的每个角落。可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这个受过中国巨大援助的国家,又是怎样对待中国的?这问题大家都知道,自然不用细说。相比中国的积极救援,再看看菲国所谓的盟友,他们又怎么做的呢?
01 国际援助的真相:美日盟友的“空头支票”与“象征性表演”
先聊聊上半年的事。
当七八月份菲律宾陷入台风灾情时,美国承诺的援助却只有25万美元——这不到其出售给菲律宾的F-16战机价值(55.8亿美元)的两千分之一。
更有意思的是,美方援助的大多是压缩饼干、能量棒和罐头食品,而不是灾民最需要的大米、饮用水和帐篷等救灾急需物资。
日本就更会演了。
日本外务省迅速宣布提供1亿日元(约500万人民币)的毛毯、睡袋、净水片等紧急物资,但问题在于:这些物资从日本港口运到马尼拉,最少要一周时间。对于一个处于灾难中的国家,这一周意味着什么?
可是灾情之外的日本却能在安全保障框架下,迅速向菲律宾提供巡逻艇、雷达和无人机。运送速度比救灾物资可要快多了。
欧盟就更有意思了,27个国家凑了150万欧元,面对菲律宾数百万受灾民众,这笔钱甚至不足以给每个灾民买一瓶矿泉水。
看看它们,再回头看看中国,那些叫嚣中国要“负起责任”来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
02 中国的援助变迁:从“不计回报”到“带有底线”
中国对菲援助从来不讲条件不计回报,只要灾情发生,救援物资永远最先抵达。
2021年“雷伊”台风期间,中国外交官冒雨派送两万份食品包;2022年棉兰老岛地震,中国建筑企业的挖掘机清理五公里废墟......
这些滚烫的记忆,如今都沉在了马里基纳河的泥浆里,寒透了中国人的心。
今年6月,菲律宾总统刚在中国捐赠的化肥包装箱前高调示好,转身就派军机挑衅黄岩岛;洪水肆虐第三天,其国防部长竟与西方密谋军事协议,公然指责中国“非法入侵南海”。
同时有报告显示,中国捐赠的消毒设备,竟被偷偷送上那艘非法坐滩的破军舰。还有菲律宾网友透露,中国送来的化肥用来加固争议岛礁的工事。
菲律宾这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操作,亵渎了中国的善意,伤透了中国人的心。中国拒绝再援助,不是不再相信人道主义,而是不再相信“农夫与蛇”的故事能有新结局。
03 沉默的背后:国家尊严与核心利益的觉醒
中国此次未施援手,既有现实困境更有原则考量。台风“韦帕”袭击菲律宾的同时,同时北上重创我国广东,致湛江全城被淹,5000艘渔船报废,直接经济损失超10亿元。
中央紧急拨款1.97亿救灾,自身尚处艰难时刻。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注意力与资源自然首先要投向自家受灾同胞。
因此,面对同样重大的灾情,中国绝对不会再像几十年前无私援助阿尔及利亚等国家一样,什么都尽着别人,而把自己放在最后。
对此,慈善家韩红也表示,救援物资分配应以本土优先,她的做法和绝大多数网民支持“先救广东”的呼吁,也是对此理念的最好诠释。
更关键的是,当菲律宾一边接救援物资一边在南海“捅刀子”时,任何援助都可能沦为地缘政治筹码。中方因此明确表态:人道合作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
从更深层次看,中国对外援助的理念也在经历变革。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明确表示,中国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资源投入的承诺不会变,但不干涉内政、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原则也不会变。
![]()
04 谁在指手画脚:国际话语权与道德绑架的双重标准
国际舆论场总不缺少那些对中国指手画脚的声音,但他们自己又做得如何?
美国在飓风卡特里娜期间拒绝国际援助的往事没人提起,欧洲对难民的冷酷驱逐被选择性遗忘,唯独中国必须永远扮演“救世主”角色?
这种道德绑架,本质上是对中国崛起的另类遏制——想用“人道主义”的枷锁,捆住中国捍卫国家利益的手脚。
更讽刺的是,那些整天喊着“中国责任论”的国家,自己却在大肆削减对外援助。美国国际开发署超九成对外援助合作项目被取消,这种调整有违其在联合国框架下作出的相关承诺和承担的有关义务,逆势而动、不得人心。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及红十字会的社交媒体账号此次没有发布任何捐助相关的信息。
中国的这次反常操作,让菲律宾打落牙齿往肚里咽,有苦说不出,也是它们自食其果。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表示:“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菲律宾有美国做盟友,还是去求他们吧。”
![]()
05 未来的道路
中菲关系何去何从,应掌握在中国和菲律宾自己手中。维持对话与合作的轨道,对中菲而言无疑是避免“零和博弈”及实现互利共赢的唯一选择。
菲律宾现在面临的,可不只是自然灾害后的救援问题。菲律宾需要想清楚:是继续做美国的“南海马前卒”,还是回归与中国的务实合作?是把救灾物资变成对抗中国的筹码,还是用真诚对话换取发展机遇?
这些问题的答案,比任何国际援助都重要。
国际关系有时候就像邻里相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尊重;没有免费的善意,只有对等的珍惜。
中国的善意从未消失,只是学会了带上“防盗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