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俞敏洪在社交平台发文确认,孙东旭已离开东方甄选。
18年的师徒兼战友,终究还是走到了分岔路,最意难平的还是俞敏洪吧。
![]()
孙东旭曾是东方甄选CEO,与俞敏洪共同创立该品牌,陪着新东方从教育巨头转型成直播电商标杆。
这位曾经的操盘手,终究在“小作文风波”近两年后彻底离场。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大家熟知的东方甄选,是孙东旭一手带大的「孩子」。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了,孙东旭为什么舍得离开?
虽然说离开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但孙东旭的离开,真的能算功成身退吗?表面看是和气收场,实则是一场早已注定的战略出清。
![]()
一个说法是,董走后小孙想运作自己的IP,来代替董,和董竞争,以报仇雪恨。但老俞不同意,不再想搞粉丝经济了,想回归产品驱动。所以二者发展理念产生了分歧,小孙就退出了。
俞敏洪在声明中试图给足体面——“没有东旭的努力和坚忍不拔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东方甄选的发展和今天”。这话不假,孙东旭确实是东方甄选从零到一的关键人物。2021年新东方遭遇行业巨变,正是他带着团队摸索直播电商。从农产品供应链到双语直播模式,都是他一手搭建。
当初谁能想到,几个老师站在手机前讲英语、聊文学,居然能掀起直播界的知识风暴?2022年6月,董宇辉那段“中关村兵马俑”式的直播意外走红,其实就站在孙东旭铺好的路上。那种把商品营销升华为文化传播的方式,瞬间抓住了疲惫于叫卖式直播的观众。
![]()
不过,贡献再大也难抵一次危机处理的失误。2023年12月那场“小作文风波”,小编公开质疑董宇辉文案的原创性,孙东旭随后在直播间“摔手机”批评粉丝搞“饭圈文化”,彻底激化了矛盾。这么一来,他不得不离开CEO岗位。
换句话说,当时他选择了维护公司标准化流程,却低估了头部IP的情感价值,这成了他在东方甄选的转折点。
离开CEO职位后,孙东旭虽然挂着顾问头衔,甚至去年11月还以“小孙同学”的身份回归直播间,但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过渡安排。今年8月东方甄选还专门辟谣他离职的传闻,结果呢?三个月后谣言成真。
那么问题来了,孙东旭到底算不算功成身退?
![]()
从完成转型使命的角度看,他确实带领东方甄选从教育跨到电商,并且成功了——毕竟东方甄选已经跑通了自营产品为核心的“三角形战略”。自营产品GMV占比超过43%,APP的GMV也提升到15.7%,这套打法越来越像“线上山姆”。
但若从个人职业生涯来看,他在管理巅峰期因风波退居二线,最终彻底离开,这种结局与传统意义上的“功成身退”显然有距离。甚至可以说,当东方甄选决定全力押注自营产品和自有平台时,他这位擅长从0到1开辟战场的元老,价值就已经边际递减了。
作为股票最高点清仓式卖股票的CEO第一人,孙东旭套现超过2亿港元,你说他个人财务上当然算成功了。但一家企业的创始高管,最后因处理头部主播关系不当而离开,这结局本身就有几分悲情。
东方甄选现在全力押注自营产品,sku已经冲到732个,烤肠就卖了2.6亿根!这套重资产、强供应链的模式,确实不需要那么依赖头部主播了。孙东旭此时离开,倒也算时机恰好。
![]()
俞敏洪在声明里留了句话,说原本希望孙东旭“未来适当的时候回到管理岗位”。这话你信吗?反正资本市场没什么波动,消息公布当天股价还微涨0.37%,仿佛一切早已定价。
孙东旭用18年时间陪新东方走过教育辉煌与转型阵痛,最终在直播电商的新战场功成身退——只是这个“退”,带着些许不得不如此的无奈。企业转型从来残酷,不在乎你过去多努力,只关心你现在还能贡献什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