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11月6日电 题:“持续与中国各方携手”——聆听虹桥论坛的开放合作声音
新华社记者张晓洁、黄韬铭、兰天鸣
“加强全产业链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联合研发有望加速创新进程”……记者从正在进行中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多场分论坛中感受到,各方谋求开放合作的呼声越来越高。
“开放合作是实现全球共同繁荣的关键引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说,中国坚持维护多边贸易体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及全球发展倡议等,推动建设绿色数字基础设施与公平贸易网络,正是开放合作的生动实践。
卢旺达发展委员会首席投资官米歇尔·乌穆伦吉表示,中国正支持非洲的基础设施、工业化和数字化发展,通过互联互通为非洲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卢旺达愿与中国及所有认同开放的伙伴共同努力,推动开放贸易更持久发展,并将其作为持久和平的推动力。
长期以来,中国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致力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世贸组织副总干事希尔认为,多边贸易体制当前面临严峻挑战但仍具韧性。中国近期宣布在世贸组织当前和未来谈判中不寻求新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展现出推进改革亟需的魄力和担当。
同时,中外企业间合作持续加强。“得益于合作方中国银行的支持,我们公司能够更好利用全球金融工具,进一步减少在市场中的风险,让贸易更加简单高效、有韧性。”路易达孚集团全球首席财务官朴瑞克说,集团去年净营收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下一步,如何进一步促进开放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在论坛上发布的《面向2050:中国与世界贸易安全发展的共生路径》研究报告提出,未来的贸易安全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议题,更是涉及微观企业生存、中观产业升级与宏观治理重构的复合命题。报告建议从理念引领、规则创新、设施联通、产业协同、风险治理等多方面构建新型全球治理体系的实施路径。
“高水平对外开放要着眼于促进各国互利合作、推动共同开放、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对话和合作是根本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说,以开放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以创新引领更高水平开放,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必然要求。
“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更多合作。”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建议,法中两国在以金融推动行业转型方面加强经验交流、分享解决方案,同时在法中之间设计更多文化产品和项目。
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表示,有效的知识产权执法有赖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和国际共识,要坚持分享经验、形成合力,共同构建高效、平衡的执法合作机制,为全球创新者、创作者、消费者等营造更安全可信的发展环境。
金融是全球经贸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中国正通过持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开放,为中外企业开展跨境贸易和投资合作提供更大便利。“现代、包容、普惠的金融生态系统对我们非常重要。”朴瑞克说,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的参与者,路易达孚集团会持续与中国各方携手,一起利用好金融工具,将其应用到食品以及农业贸易过程当中。
商务部副部长鄢东表示,面对当前国际贸易动荡局势,各国应加强沟通合作,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携手构建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中方愿与各方共同努力,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全球贸易重构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中国将继续扩大优质产品和服务进口,以超大规模市场为全球经贸增长注入动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