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深夜,阿富汗北部,一场突如其来的6.3级地震,撕裂了这个战火频频的国家。
整个北部地区瞬间陷入混乱,房屋倒塌、大批伤者哀嚎遍野。
![]()
更令人揪心的是,这场灾难发生在深秋的夜里,气温已降至零下,可很多灾民只能在废墟边,裹着破布过夜。
虽然各国媒体迅速报道了这起地震,却少有国家行动起,来提供实质性的援助。
![]()
相比之下,中国的举动格外引人注意,不仅公开表示愿意提供帮助,还迅速派出物资和团队。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全球几乎没有国家愿意伸出援手?中国又为何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
电力中断,灾区一片漆黑
震中位于阿富汗北部巴尔赫省,濒临马扎里沙里夫市,这里的土坯房在强震下成片坍塌,城里的蓝色清真寺也未能幸免,宣礼塔断裂、墙体开裂,彩色瓷砖散落一地。
据部分报道,这座清真寺已有八、九百年历史,文化损失同样巨大。
![]()
阿富汗全国约有75%的电力,依赖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跨境输电,而这次地震直接震断了电网主干线路,导致大部分城市陷入瘫痪。
而医院本就资源紧张,现在更是举步维艰,医生只能用手机手电筒进行手术,病床紧缺,药品告急,很多伤者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
与此同时,通往灾区的主干道因山体滑坡被堵死,一些村庄完全与外界失联,救援人员只能徒步翻山越岭进村救人。
可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救援一度被迫暂停,很多生命在等待中流逝。
更令人揪心的是,在这种危急情况下,阿富汗却没等来大量国际支援。
![]()
国际社会集体沉默
地震发生后,世卫组织是反应最快的国际组织之一,派遣医疗队赶赴灾区,并调配医疗物资。
联合国也有所行动,粮食署开始清点当地库存,妇女署发放部分现金援助。
但这些援助的规模和速度,与灾区的实际需求形成鲜明对比。
![]()
全球主要国家中,中国是少数明确表示愿意提供帮助的国家之一,地震刚刚过去不到24小时,中国外交部便公开表示慰问,并表态“将应阿方需要提供帮助”。
回顾以往,中国在2023年赫拉特地震、2025年8月楠格哈尔省地震中,都曾提供大批帐篷、药品、毛毯等应急物资。
![]()
俄罗斯也做出表态,但更偏向口头支持,无实际行动,美国则只发表了一句简短慰问,没有派遣救援人员,也没有提供资金支持。
还有消息称,印度虽表示捐赠15吨物资,却被曝出“捐了8斤茶叶”,完全不贴合灾区的实际需求。
另外阿富汗的邻国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虽有震感,却几乎没有提及任何援助。
![]()
在全球关注加沙、乌克兰等热点地区的背景下,阿富汗这场地震仿佛成了“被遗忘的灾难”。
而在这场灾难中,女性群体所遭受的伤害,显然更大。
![]()
救援受阻,女性困境尤为严重,中国发声
地震发生后,阿富汗国内的应急机制迅速启动,国防部派出救援队赶赴巴尔赫和萨曼甘省,进行伤员转运和物资发放。
但由于偏远村庄交通中断、通信失联,很多地区完全无法联络上。
更棘手的是,按照塔利班政府以往的的性别政策来看,女性很可能无法被及时救援。
![]()
按照规定,除非是亲属关系,男性救援人员不允许接触女性,如此一来,多女性伤者在废墟中被困许久无人施救,会延误最佳救援时机。
而女性医护人员严重短缺也是一大问题,塔利班早已禁止女性读医学专业或担任公共职位,也就是说,即便有灾区医院,也几乎没有女医生,女性伤者在接受检查和治疗时困难重重。
![]()
其实阿富汗地震频发并不令人意外,整个国家位于两个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高风险地区。
但问题在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基础建设几乎为零,尤其是农村地区,房屋多为泥砖搭建,缺乏任何抗震设计,脆弱不堪。
据估算,超过85%的农村房屋是用土坯砖和粗糙水泥砌成的,根本经不起哪怕是中等强度的地震。
![]()
与此同时,阿富汗经济极度困顿,国际援助大幅降低,医疗、住房、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全面落后,根本无力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
塔利班政府至今未获得国际普遍承认,外交孤立也使得许多国家不愿积极参与援助,不少国际组织更是因为政治顾虑和合作障碍,选择“观望”而非行动。
在国际社会普遍冷淡的背景下,中国的态度显得尤为鲜明,不仅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表达慰问,还表示愿意根据阿方需要,提供紧急援助。
![]()
其实早在2025年8月地震时,中国就捐赠了5000万元的帐篷、毛毯、药品等急需物资。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援助从不附加政治条件,始终坚持人道主义优先,这在当今国际局势复杂、援助资源被多个冲突地区分散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中国不仅是阿富汗灾后援助力量的重要支撑,更是全球人道主义行动的坚实推动者,这种稳定、持续、不夹带私货的援助方式,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
虽然灾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帐篷、毛毯、药品、手术器械等物资,但阿富汗的重建绝不仅仅是物资问题。
抗震房建设、基础设施修复、防灾体系建立,这些都是长期任务。
而这些工作的推进,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如果继续受困于政治分歧、性别偏见和援助流程的繁琐,阿富汗将很难走出这场灾难的阴影。
![]()
也正因如此,中国的无附加援助模式,或许才是阿富汗最需要的那种帮助,不仅能解燃眉之急,更能点燃希望。
![]()
结语
阿富汗的这场地震,暴露的不只是自然灾害的破坏力,更是国际政治冷漠、人道援助失衡的现实。
在全球多数国家选择沉默时,中国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而灾民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句空洞的慰问,而是一双愿意伸出的援手。
信息来源:
2025-11-04 15:42·红星新闻 阿富汗发生6.3级地震 外交部:中方愿应阿方之需提供帮助
2025-11-03 14:53·环球网 阿富汗6.4级地震已致超20人死亡
2025-11-05 00:04·环球时报 中方:深切哀悼,愿提供帮助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