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观察者网 吕栋
独立第五年,荣耀正迎来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家企业不仅成功穿越了生存考验期,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独特的成长路径。
当前,智能手机市场“红海”特征明显,同质化竞争严重,利润空间不断收窄。而AI驱动的生态则是一片充满机遇的“新蓝海”,正等待有远见的企业开疆拓土。在CEO李健带领下,荣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以“开放生态”为矛,以“自进化能力”为盾,开启了一场从硬件制造商向AI生态引领者的战略转型。
![]()
在近期的荣耀AI终端生态大会上,荣耀正式发布“1X3XN”生态战略,以及首个具备自进化能力的AI智能操作系统MagicOS 10。
荣耀的目标,是以“树干”姿态连接上下游产业链。这一选择背后,是对未来竞争本质的洞察。在AI时代,单一企业的技术壁垒终将被攻克,唯有构建起多方共赢、持续进化的生态系统,才能形成真正的护城河。
更深远的是,荣耀与深圳的“同频共振”,开创了“城市赋能企业,企业带动产业”的新范式。当全球科技产业面临地缘政治与供应链重构的挑战时,这种深度的产城融合,正成为一种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荣耀模式,不仅是一家公司的战略转型,更是一个行业在十字路口的共同抉择。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AI终端?是封闭花园里的精致盆景,还是开放森林中生生不息的生态?荣耀的丰富实践,为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从“硬件内卷”到“生态赋能”的产业变革
纵观全球科技产业发展脉络,我们正见证着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到来。
过去十年,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芯片性能、摄像头配置、屏幕素质等硬件参数的比拼上,这种“硬件军备竞赛”式的竞争模式虽然推动了技术的快速迭代,却也导致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根据Canalys发布的数据,今年三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降3%,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回调,头部厂商排名差距持续收窄,这清晰地表明单纯依靠硬件升级的增长模式已经触及天花板。
在产业变革的关键时刻,荣耀敏锐捕捉到了先机。从核心的“阿尔法战略”到具体的“1X3XN”生态战略,荣耀的管理层擘画了一份融合宏大愿景与商业模式的蓝图。
![]()
数月前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李健首次发布了荣耀的“阿尔法战略”,提出“打造智慧手机,构筑智慧生态,拥抱智慧世界”的三步走路径。而在近期的荣耀AI终端生态大会上,这一愿景在1X3XN”生态战略之下迅速落地,该战略的系统性体现在:以HONOR AI Connect开放平台为核心技术底座,通过生态赋能、渠道赋能、技术与品牌赋能三种模式打通商业闭环,最终在教育学习、商务办公、智能家居、音频穿戴等八大AI场景化生态解决方案中实现价值落地。
荣耀的战略转变,实际上反映了整个科技产业的价值链重构。传统模式下,硬件厂商主要通过设备销售获取利润,商业模式相对单一。而在生态模式下,企业可以通过基础服务、内容分发、广告营销、技术服务等多个维度实现价值变现。未来,荣耀的角色定位很清晰:它不仅是设备制造商,同时也是AI终端生态的构建者、赋能者、融合者,最终致力于与全球开发者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AI终端生态发展的新趋势与新机遇。
从全球视野来看,荣耀的生态战略也代表着中国科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新思路。过去,中国企业更多地扮演“制造者”和“跟随者”的角色,而在AI生态建设的赛道上,以荣耀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定义游戏规则。这种从“技术应用者”到“生态赋能者”的角色转变,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商业成败,也关乎中国在全球科技竞争格局中的位置。
开放核心能力,成为连接上下游的“树干”
当前全球智能终端生态建设呈现出两种主流路径的博弈:一种是苹果式的“围墙花园”模式,通过严格控制软硬件体系来保证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另一种是安卓早期的“碎片化模式”,开放带来创新活力但牺牲了体验的统一性。
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都未能完美解决创新与体验一致性之间的矛盾。
荣耀选择了一条独特的中间道路:既保持系统的开放性,又通过MagicOS 10的“自进化能力”确保体验的一致性。这种设计哲学反映了荣耀对产业未来的深刻洞察,过度的控制会扼杀创新活力,而过度的开放则会导致生态混乱。MagicOS 10系统通过在系统框架层实现AI智能体的统一调度,在智慧互联层实现跨智能体的协同进化,在系统应用层向意图理解与自主决策迈进,构建了一个既能保持开放又能确保体验的技术架构。
这种平衡哲学在实际商业场景中也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
![]()
以荣耀与海尔的战略合作为例,传统家电企业面临着智能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但如果每家企业都投入重金自建AI能力,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还会导致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障碍。通过接入HONOR AI Connect开放平台,海尔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同时确保其设备能够与荣耀生态内的其他产品无缝协作。这种“赋能而非替代”的生态定位,让荣耀在产业合作中建立了独特的信任优势。
荣耀的“开放”姿态,是最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荣耀产品线总裁方飞表示,在AI生态系统的参天大树中,荣耀应成为“树干”,向下整合芯片、算法等“根系”资源,向上支撑场景、服务等枝叶。荣耀通过开放核心能力,拥抱跨品牌、跨系统的连接,向外传递出明确信号:荣耀寻求的是生态共创,是连接能力与场景价值的融合者。
从产业发展角度观察,荣耀的开放生态战略也正在催生一种新的产业集群模式。传统产业集群主要基于地理位置的邻近性,而荣耀通过其开放平台,构建了一个超越地理界限的虚拟产业集群。在这个集群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可以共享AI能力、互通用户场景、协同技术研发,形成了一种更具弹性和创新力的产业组织形态。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应对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硬件硅谷”,无可复制的地缘产业优势
荣耀的生态战略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容易被忽视但至关重要的竞争要素:其与深圳这座“硬件硅谷”的深度共生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供应链效率上,更在于产业生态的协同创新,构成了荣耀参与全球竞争的独特优势。
深圳作为中国电子产业的集聚地,拥有全球最完整的消费电子供应链体系。早在2021年,深圳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就已提升到全国五分之一,全球十分之一。这种产业集聚效应为荣耀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创新环境:一个新产品的从概念到量产,在深圳可以在数周内完成,而在其他地区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更重要的是,深圳市政府在AI产业政策上展现出卓越的前瞻性,明确提出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战略目标,并规划到2026年实现AI终端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这一政策导向为荣耀这样的本土企业提供了宝贵的“东风”。
![]()
颇具战略意义的是,荣耀正在成为深圳AI终端产业的“链主企业”,在“1X3XN”战略指导下,吸引国内外顶级合作伙伴汇聚于此,助力深圳构建庞大的AI终端产业集群。通过“前店后研”的阿尔法全球旗舰店模式,荣耀还构建了一个连接用户需求、技术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创新闭环。这种模式将销售终端与研发中心紧密结合,使荣耀能够第一时间获取用户反馈并快速迭代产品。位于深圳坪山的智能制造园区更是这种地缘优势的集中体现,该园区依托区域内强大的高端制造业基础,实现了研发与制造的无缝对接,大幅缩短了创新周期。
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荣耀与深圳的协同发展代表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地方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中小企业则在生态中寻找专业化定位,形成了一种多层次、网络化的创新体系。
这种地缘产业优势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复制性。竞争对手可以尝试模仿荣耀的产品设计,可以重金挖走技术人才,但很难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另一个具备完整产业链支撑的“深圳”。当国际竞争对手还在思考如何优化全球供应链配置时,荣耀已经将整座城市的产业生态内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城市即工厂,生态即产品”的格局,让荣耀在AI终端的赛道上获得了独特的起跑优势。
结语:
第五年对荣耀而言,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个战略原点。在李健的带领下,荣耀正在完成一次重要范式革命:从技术追随者到生态定义者。
当前,政策引导、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三大浪潮正在中国汇聚,为AI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这个大背景下,荣耀所构建的开放生态,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商业选择,更代表着中国科技产业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创新”的成熟历程。
展望未来,荣耀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小。在全球科技巨头加速布局AI生态的竞争中,荣耀需要持续证明其开放模式的商业价值和技术优势。然而,广阔的新蓝海中,荣耀已展现出不同于任何现有巨头的独特气质:既有技术人的务实,也有生态建设者的格局。这条路或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充满前景和希望。在智能终端的下一个十年,荣耀的AI终端生态实验或许将重新定义中国企业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角色和定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