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一通“求和”电话打到了北京。
荷兰经济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应约”致电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这通电话,距离荷兰政府“闪电抢厂”,才刚刚过去了20天。
荷兰人跟着美国搞“芯片战”,以为能“明抢”中资企业,却没想到,自己“失算”了。
“闪电抢厂”,一场美荷联手策划的“跨国掠夺”
要说这事,荷兰人干得是真不地道。
表面上,荷兰经济部还“急忙”辩解,说这事跟美国没关系,时机“纯属巧合”。
“巧合”?我们把时间线扒开看,这哪是“巧合”,这分明是一场“跨国产业掠夺”。
第一步:美国“剧本”。
这事早就“预热”了。美国去年(2024年)就把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列入了“实体清单”。
![]()
到了2025年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了“50%穿透规则”,(注:即“50%规则”)管制大棒“精准”地砍向了闻泰科技持股超50%的子公司——安世半导体。
这还不算完。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10月16日直接戳穿了“遮羞布”:荷兰相关法院10月14日公开的文件显示,荷、美双方曾就“穿透规则”进行过沟通协调。
“美向荷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
![]()
第二步:荷兰“动手”。
美国“剧本”刚写完,荷兰“闪电”登场。
就在美国发布“50%规则”的第二天,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大臣就是卡雷曼斯)翻出了一部1952年的冷战时期法律——《商品供应法》。
以“国家安全”和“严重治理缺陷”为由,荷兰政府下达“部长令”,强行“冻结”了安世半导体及其下属的全球30个主体,有效期一年。
![]()
第三步:“内鬼”背刺。
荷兰政府刚动手,“内鬼”就来了。
10月1日,仅仅一天之后,安世半导体内部的三名外籍高管集体“反水”。
这三人分别是:首席法务官Ruben Lichtenberg(荷兰籍),首席财务官Stefan Tilger(德国籍),以及首席运营官Achim Kempe(德国籍)。
他们联手向荷兰企业法庭提交了“紧急请求”。
第四步:法院“收割”。
“内鬼”一上诉,法院就“闪电”裁决。
10月7日,荷兰企业法庭作出裁决:
暂停中方CEO张学政在安世的所有职务。
任命一位独立的外籍董事,该董事拥有“决定性投票权”。
将安世的所有股份(减去一股)托管给指定人员。
美国“剧本”、荷兰“动手”、高管“背叛”、法院“收割”。
![]()
这一套“政府指令下达-高管立即响应-法庭迅速裁决”的“无缝衔接”,直接导致闻泰科技作为控股股东的地位“名存实亡”。
难怪闻泰科技愤怒地发表声明,痛斥这是“基于地缘政治偏见的过度干预”,是“以‘合规’为名、行夺权之实”。
荷兰的“失算”:抢了“大脑”,却发现“心脏”在中国
荷兰人为什么要冒着撕破脸的风险,非得“抢”走安世?
答案很简单:这只“鹅”下的“金蛋”实在是太香了。
安世半导体是一家拥有完整芯片设计、制造、封测能力的IDM半导体企业。
![]()
它是全球车规级功率器件领域的“领军龙头”,客户包括三星、苹果、戴森、特斯拉、西门子等顶尖品牌。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安世半导体的收入规模高达147亿元人民币(约147.15亿)。
荷兰人的算盘打得噼啪响:
抢“大脑”:安世的总部在荷兰奈梅亨。荷兰政府声称,此举是为了防止“知识产权转移出欧洲”。
抢“合法性”:通过荷兰法院的判决,任命一个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把“法律所有权”与“事实经营权”彻底割裂。
荷兰以为,只要控制了“大脑”和“法人”,这147亿的“黄金鹅”就是自己的了。
但这,恰恰是荷兰最大的“失算”。
荷兰人似乎忘了看安世半导体的“物流地图”。
![]()
安世的芯片,是在德国汉堡的工厂生产的。
但这只是“半成品”。
这些芯片必须运往中国进行封装!
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广东拥有一个8万平方米的巨大封装组装生产基地。
这颗“中国心脏”有多重要?
![]()
第一,营收的“心脏”:闻泰科技的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安世半导体的营收里,中国区占比48%,已经接近一半。
第二,全球的“心脏”:全球汽车业都靠这颗“心脏”供血。
荷兰抢走了“大脑”,而中国捏住了“心脏”。
2025年10月4日,就在荷兰“夺权”闹剧上演的4天后,中国商务部精准出手,发布出口管制公告:
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
![]()
荷兰抢走了一个在荷兰的“总部空壳”,中国则关上了占其产能核心的“出口阀门”。
“停产危机”!大众告急,荷兰“低头求和”
中国的“精准卡脖子”效果如何?
立竿见影。
荷兰人刚“抢”过来的“安世总部”,转眼就成了“烫手山芋”。
10月10日,被“夺权”后的荷兰安世总部,被迫向全球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发出通知,称其“无法再保证向汽车供应链交付芯片”。
这一下,整个欧洲汽车行业都“炸锅”了。
![]()
10月16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紧急发布声明,表达“深切担忧”。
ACEA表示,虽然行业在找替代品,但“特定组件的新供应商的认证和产能提升将需要数月时间”,而目前安世芯片的库存“通常只能维持几周”。
如果僵局持续,将“可能导致车企停产”。
“受害者”很快就出现了。
10月22日,德国政府公开表示“担忧”,称这“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德国的“命脉”、汽车巨头大众汽车已经“告急”。
![]()
据德新社报道,大众汽车已警告员工,由于即将出现的零部件短缺,公司将“停产”。
大众甚至已经开始与德国联邦就业局讨论,为“数万名员工”纳入“补贴休假计划”(即短期工作)——这在德国相当于“技术性大裁员”的前兆。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出警告,呼吁政界人士“介入”。
一场针对中资企业的“抢劫”,转眼就演变成了欧洲自己的“供应链危机”。
这下,当初“闪电抢厂”的荷兰大臣卡雷曼斯彻底坐不住了。
![]()
他先是在10月20日左右,紧急对媒体“放风”,称“预计将在几天内”与中国官员会面。
他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辩解,称(荷兰)“认为我们在与美国联手”,但其实不是(注:这与中方掌握的证据相悖)。
10月21日,这通“求和”电话终于打通了。
中国商务部新闻稿的用词极其讲究: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
“应约”,意思是谁主动“求”的,不言而喻。
王文涛在通话中“敦促荷方”...“秉持契约精神”...“纠正错误做法”。
而荷兰这边呢?卡雷曼斯的声明是,双方“就进一步措施进行了讨论”,以达成“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荷兰发起的“芯片战”,以为“抢”了中企147亿的“黄金鹅”,结果却发现“卡”住了大众的脖子,最终只能自己“低头”,来求中国“妥善解决问题”。
参考资料:
安世半导体风波发酵中荷博弈殃及德国汽车业.德国之声.2025-10-22
“强制”接管中资芯片企业,荷兰急辩:不是美国让干的,纯属巧合.观察者网.2025-10-14
反制!中国商务部对安世半导体实施出口管制.新浪财经.2025-10-15
安世半导体事件反映出一个重要动向.京报网.2025-10-16
商务部:中方坚决反对荷兰干预安世半导体运营.南方网.2025-10-16
荷兰政府干预闻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导体,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深感担忧,或威胁汽车生产.界面新闻.2025-10-17
明抢了?荷兰政府接管中资芯片制造商,中企强烈抗议.观察者网.2025-10-13
荷兰经济事务大臣将于数日内与中国官员会面,讨论化解安世半导体僵局.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10-2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