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学院开设心理学硕士招生,也吸引了一部分学生报考,大家也会都会问一个问题:“要不要去读医学院的心理学硕士?是不是比其他学校更专业?”
*2026年医学院开设心理学硕士的名单如下:东南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的心理学硕士在医学院培养。
这个问题背后藏着大家对未来职业方向、学习兴趣,甚至个人价值观的考量。
今天,我们就从五个维度来理性地聊一聊这个问题,观点不是最全面的,仅供大家参考!也欢迎大家补充更多角度。
先科普一个大家易混淆的概念:“心理医生”这个称呼非常宽泛。
在医院,只要你穿上白大褂,不论是医生、护士还是技师,患者往往都会直接称呼你为“医生”。因此,只要从事心理相关工作的人,常常被笼统地叫作“心理医生”。
但在医学体系里,岗位划分是非常明确的——医疗系统中有医师、技师、护师、药师等不同职称。“心理医生”容易被误解的根源,正是人们混淆了“医师”和“技师”的区别。
实际上,在精神心理领域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三类:
精神科医生:属于医师岗位,可以开药;
心理治疗师:属于技师岗位;
心理咨询师:通常不在医院体系内,从事社会心理服务。
根据最新政策文件,经过系统心理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可以合法地从事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工作。
因此,若严格按照“医生”这一身份来界定,真正符合“心理医生”称谓的,是那些既具备行医资质,又能提供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医生。
而心理治疗师虽然专业背景扎实、能开展心理干预,但他们的岗位性质是“技师”,并非医师,因此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医生”。只是因为他们也穿着白大褂,在医院中工作,所以被公众误认为是“心理医生”。

一、医学院的心理学硕士适合哪些人群?
医学院的心理学方向, 最典型的就是“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 。如果你:
对心理疾病、心理治疗、精神障碍诊断等话题充满兴趣;
本科是心理学、医学、护理、生物科学等相关专业(跨考也是允许的);
未来想进入医院、心理治疗中心或精神卫生体系;
能接受大量医学基础课程(如神经解剖、生理、精神病学等);
那医学院的心理学确实是非常契合的选择。
*图片来源:小红书评论区,原博主是谁我找不到了,评论区可以认领一下!
![]()
![]()
![]()
但如果你:
想往教育、企业、科研、心理测评方向发展;
对生理机制、药理学不感兴趣;
更喜欢“人际互动、发展成长”类话题;
那么你可能会觉得医学院心理学“太医学化”,学习过程会有些痛苦。
二、医学院的心理学培养比其它学校好吗?
没有谁好谁不好的说法,大家各自有优势而已!
医学院的心理学确实有它的独特优势:
✅ 优势一:临床资源丰富
你能直接接触到医院、精神科、心理门诊的实习资源,见到真实个案,学到扎实的诊断与干预技能。举例:比如首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硕,读研期间2年轮转,轮转期间你将在情感病房、精神分裂症病房、心理病房、心理门诊、心理测查全方位接触跟心理相关的所有临床工作,是一线心理评估/治疗工作。
✅ 优势二:课程体系更偏生理基础
医学院更注重神经科学、精神病理、生理心理等基础学科的训练。举例:比如首都医科大学应用心理专硕研究生课程就是 CBT 实务、精神动力学、人本主义、家庭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危机干预等等。
✅ 优势三:学术氛围偏“科学实证”
研究取向更贴近脑科学、临床实验、心理药理等。
但与此同时,也有局限性:
⚠️ 局限一:学科方向相对单一
多数医学院心理学以“临床与咨询”为核心,缺乏教育、管理、社会心理方向。
⚠️ 局限二:教学内容医学化偏重
课程中会有大量与人体、生理相关的内容,对非医学背景的同学不太友好。
所以,“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真正要问的是:它好不好,取决于你想成为什么样的心理学人。
⚠️ 局限三:读研期间基本没有寒暑假!
*承德医学院的应用心理专硕培养方案说明
![]()
*北京大学人文医学院
的应用心理专硕培养方案说明
![]()
三、我不喜欢咨询方向,还有必要考虑医学院吗?
老实说——没必要。
医学院的心理学,几乎都是为“心理治疗师”或“临床心理工作者”培养的。它的课程设计围绕病理、评估与干预展开。如果你对临床方向没兴趣,那学习过程中不仅会觉得“硬核”,还可能越学越抵触。
比如,如果你更感兴趣的是教育心理、发展心理、人力资源、心理测评或社会心理,那师范类或综合类大学的心理学硕士会更贴合。
一句话总结:不喜欢临床方向,就别为“医学院的名气”强迫自己。
如果你以后计划的就业方向,需要医学背景的话,那就选医学院了!
*北京师范大学“临床与心理咨询”方向,非全专硕培养方案
![]()
![]()
四、医学院的心理学硕士毕业去向是什么?
医学院心理学的毕业生,最常见的去向包括:
医院精神科、心理咨询科;
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政府公共卫生项目或心理援助机构;
心理诊所、心理咨询机构;
脑科学或神经心理研究机构。
与非医学院心理学相比,它的就业更偏向医疗体系与临床实务;而师范类或综合类心理学毕业生,则更容易进入教育系统、企业咨询或科研院所。
![]()
与其问“哪所学校更好”,不如问“我想成为什么样的心理人”
医学院的心理学并不一定更“高级”,它只是更偏临床、更接近医学体系。
如果你希望理解病人的痛苦、学习干预与治疗技能——医学院是理想的选择。
如果你希望研究人的成长、学习与社会行为——师范类或综合类学校可能更贴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