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下班时分,老李习惯性地照了照镜子,突然发现自己的鬓角悄悄冒出了几缕白发。起初他没在意,以为只是年纪到了的自然现象。
几天后,单位体检时,医生看到老李发际线上有明显的白发分布,语气变得凝重:“你平时会不会觉得经常疲倦、晚上睡得不好?”老李先是一愣,忍不住反问:“难道头发的位置还能看出健康问题?”
![]()
医生摇头苦笑:“白发可不是只关乎年龄。有时候,它正悄悄提前预警你的身体状况,尤其是如果特定部位出现异常,要早点注意了。”
是不是很多人都以为,长白发只是衰老的标志?其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发的位置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甚至能提示某些器官负担“拉警报”。
近年,北大医院、协和医院等多家权威机构的医学研究显示,头发变白不仅仅是遗传或单纯的年龄因素。不合理的生活习惯、高强度压力,甚至某些慢性病,都可能通过“白发位置”悄然提前发出信号。
![]()
为什么白发能反映内在健康变化?医学上,这和人体的黑色素细胞“油尽灯枯”相关。黑色素细胞需要多个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足的支持。一旦某一区域长期供血或内分泌失调,最先表现出来的,常常就是该部位的头发开始提前泛白。
像《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1年发表的一项针对3428例50岁以上人群的大数据调查发现:约63%的早发白发人群同时伴有亚健康或慢性病症状。而发际线、两鬓、头顶等部位的白发,更容易与特定的健康问题有关联。
很多人误以为“白发越多=老得快”,其实真正要看的是白发分布区域。如果你发现自己某些部位白发突然增多,尤其是下文这3个部位,那就可能得警惕了。
坚持关注自己头发的变化,你可能会在以下3个区域,收获意外的健康提醒:
![]()
发际线白发:小心脑部与压力超负荷
发际线即额头上方的发根部分。如果白发首先集中在这里,最新的哈佛医学院神经生理研究认为:这与大脑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神经内分泌异常相关。数据显示,发际线白发人群罹患焦虑和失眠的风险较一般人高出约27%。
如果你总感到容易头疼、记忆力下降,不妨回头检查一下发际线白发增多的问题。
两鬓白发:暗示肝肾“透支预警”
两鬓区域,被中医认为与“肝肾精血”运行关系密切。科学角度来看,这一带的血管丰富,最容易因营养不良、慢性疲劳或肾脏代谢紊乱而发白。北京协和医院《临床皮肤科杂志》数据:两鬓白发人群中,肝功能异常检出率较正常组高出19.4%。
如果你感觉最近总是乏力、腰膝酸软,或者夜尿增多,就要格外留意两鬓的白发分布。
![]()
头顶或旋涡区白发:心肺功能需警惕
头顶区属于头发的“制高点”,这里的白发,与心肺功能老化、心血管负担有相关性。原因是这里最易受心脏泵血强弱和供氧能力的影响。曾有一项以876名中老年人为对象的三甲院研究统计:头顶白发与稳定型心血管疾病的同步出现率高达36.7%。
如果头顶突然白发增多、伴有胸闷、易疲劳,就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有时候,白发像身体的“报警器”,默默提醒你,该为健康做减法了。
面对白发,不必惊恐或盲目用染发剂掩盖。健康专家建议:科学介入,改善生活方式,身体和头发都能慢慢恢复活力。
![]()
均衡饮食,补齐微量营养
头发生长离不开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建议每天一把坚果、搭配豆类、牛奶等高蛋白食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日优质蛋白摄入不少于55g,有助于头发“回春”。
规律作息,降低压力冲击
《临床老年医学杂志》数据显示,规律作息和睡眠时间7小时以上的人,白发出现较对照组晚3-5年。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通宵、学会舒缓压力(如冥想或轻度运动),能够显著改善发际线与头顶白发状况。
![]()
适度运动,增强血液循环
头发需要充足血液供应。当下流行的快走、八段锦等中等强度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研究证实坚持3个月后,白发比例平均下降7.2%。
合理检查,及时就医排查基础疾病
如果某一部位白发突然增多,并伴有身体异常不适,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及早发现内分泌、肝肾、心血管等潜在健康风险。
放宽心态,从细节做起
心理焦虑或完美主义往往造成“越担心白发越多”的恶性循环。尽可能接受适度变化,注意科学保健比盲目染发更有长远益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