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间件赛道的竞争,从来不是短期的速度竞赛,而是长期的耐力比拼。
出品丨自主可控新鲜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
正文共2862,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如果说近年来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浪潮的推动下,软件业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地位已日益凸显,那么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将“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纳入重点任务,则以顶层设计的力度吹响了基础软件攻坚破局的“冲锋号”。
提起基础软件,大多数人对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并不陌生,却对中间件知之甚少。据官方定义:中间件是位于操作系统之上,为应用软件提供支撑作用的基础软件。中间件用于屏蔽底层系统差异,提供数据传输、应用调度等共性服务,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高效性、高可用性等。
“国产中间件被看作是中国软件的水和空气,不可或缺。”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曾如此形容中间件的重要地位。这一精妙比喻精准揭示了中间件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体系中的基础性、渗透性与不可替代性。水和空气虽无形,却是万物生长之基;中间件虽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却深度嵌入信息系统的骨骼与脉络,是信创产业从“可用”迈向“好用”、从“局部突破”走向“生态繁荣”的关键支撑。
01、市场酝酿变局,国产中间件崛起
众所周知,过去IBM、Oracle等国外厂商几乎垄断了基础软件市场,中间件领域也不例外。然而,近年来在国家信创战略、行业创新转型及企业发力自研的共同驱动下,这一格局正逐步被打破:国产中间件产品不断丰富、技术成熟度与生态适配能力显著提升、应用范畴拓展深化、市场规模持续上扬,并先后涌现出一批如东方通、宝兰德、中创、普元、金蝶天燕等头部企业,实力不容小觑。
市场数据印证着这一转折。据艾媒咨询统计,2023年中国中间件市场规模已达127.7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167.8亿元。从用户分布看,政府(26%)、金融(23%)、电信(17%)构成核心市场,而随着2027年关基领域“100%替代”目标的临近,信创产业的“涟漪效应”正从党政、金融、电信等先发领域向制造、能源、医疗等行业加速渗透。这意味着,国产中间件即将迎来新一轮需求爆发期。
![]()
2019-2025年中国中间件市场规模及预测 来源:艾媒咨询
不过,市场机遇背后亦暗藏挑战:激烈竞争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差异化能力,用户需求从“可用”向“好用”升级,叠加政府客户付款周期较长、政策落地节奏存在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在考验着市场参与者们的综合实力。
02、成绩单公布,分化中凸显龙头韧性
近期,国内四大中间件上市企业东方通、宝兰德、普元信息、中创中间件陆续披露2025年三季度经营数据。从营收、净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对比来看,市场分化态势愈发清晰。
一方面,宝兰德、中创、普元三家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其中,宝兰德实现营收1.38亿元,同比下降31.83%;中创营收9070万元,同比减少7.83%;普元营收1.58亿元,同比降幅达23.14%。这一集体性收缩反映出在当前宏观经济与政策周期下,部分企业面临订单延迟、需求结构调整等共同挑战。
![]()
国内四家中间件上市企业2025年Q3营收数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方通展现出较强的逆势增长能力。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9亿元,同比增长42.68%,创近五年同期新高;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达1.79亿元,同比增长35.17%。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收入规模扩大的同时公司盈利状况也得到了持续性改善,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同比收窄54.18%,毛利率稳定在70%以上的较高水平,反映出较强的盈利能力及经营能力。
若将观察周期拉长至2024年全年,东方通的增长态势则更具说服力。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8亿元,同比增长36%。其中,基础软件业务收入达3.6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48%,同比增长31%,持续发挥核心支撑作用;安全产品实现28%的增长,显示出多元驱动的业务布局成效。从客户结构看,党政、军工及央国企收入增速较快,成为拉动增长的关键引擎。这既印证了信创“深水区”替换需求的释放,也反映出东方通在高端市场的客户粘性与技术认可度。产品层面,东方通的“技术前瞻性”与“市场敏锐度”尤为突出:传统优势产品应用服务器中间件TongWeb保持稳健增长的同时,面向云原生架构的负载均衡软件TongHttpServer、适配分布式场景的分布式数据缓存中间件TongRDS等新产品均实现超100%的爆发式增长。这类产品精准切中了金融、能源等行业转型中“高并发、低延迟、弹性扩展”的核心需求,成为其抢占新兴市场的关键抓手。
03、30年坚守,韧性背后的“长期主义”密码
这一系列增长数据的背后,离不开东方通近三十年的坚守与沉淀。
作为中国中间件开拓者、领导者,东方通从早期承担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到逐步构建更加完整的TONG系列中间件产品线及解决方案;从服务10000+企业级客户的信息化数智化建设,到携手3000+合作伙伴打造共赢生态;从累计沉淀1160项专利软著,到连续17年稳坐国产中间件市场份额第一,并成为与IBM、Oracle等国际巨头同列赛迪顾问《2023-2024年中国平台软件市场研究年度报告》中间件行业“领导者象限”的国内厂商......无一不为今日的韧性埋下伏笔。
不止如此,面对AI技术浪潮,东方通积极推动基础软件、网信安全业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一方面,在中间件领域加速向云原生、AI 转型,另一方面在网络安全领域不断加强AI技术融合,以及安全大模型的研究与落地。
而从第三方观察视角看,东方通在标准制定与生态共建领域的实践,已超越单一企业的技术积累范畴,更多体现为对整个中间件产业规范化发展与协同创新的系统性推动。作为产业标准的重要定义者,东方通深谙“标准即话语权”的竞争法则。其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基于J2EE的应用服务器技术规范》《信息技术 中间件 消息中间件技术规范》等50余项国家标准,填补了国内中间件技术标准的长期空白。更具行业价值的是,作为WG11中间件技术活动组组长单位,东方通联合130余家产业链企业共同绘制技术发展路线图,推动形成“标准共研、路径共商”的协同机制,这种开放的模式有效避免了产业碎片化发展,加速了技术共识的形成。此外,其主导的7项信创团体标准及配合金融、证券等行业制定的20余项中间件验证规范,进一步打通了中间件与关基行业的适配壁垒,为国产替代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路径。业内普遍认为,这些标准的落地,显著提升了中间件产品的互操作性与可靠性,降低了行业用户的适配成本。
从突破技术封锁到定义产业标准,从服务千行百业到引领生态共建,这些持续的深耕与创新,不仅为客户创造了增量价值,更让东方通在中间件产业发展中始终保持"引领者"姿态。
04、结语
正如财报数据所昭示的:中间件赛道的竞争,从来不是短期的速度竞赛,而是长期的耐力比拼。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随着“十五五”规划对基础软件的超常规支持,国产中间件将迎来“从替代到引领”的关键一跃。我们期待以东方通为代表的中间件企业能以自主创新为笔,在全球基础软件产业的版图上书写属于中国的“引领者”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但因转载众多,或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点击下方标题,洞悉信创产业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