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5号台风“梅花”过境时,气象局连发七道预警,现代人躲在钢筋混凝土里刷着手机,抱怨外卖延误。这一幕若让七百年前的忽必烈看见,怕是会气得从皇陵里坐起来——当年他要是有这份天气预报,何至于让十万精锐喂了鱼虾?
![]()
台风梅花
公元1274年深秋,当蒙古舰队逼近博多湾时,士兵们还在甲板上擦拭弯刀,盘算着登陆后能抢到多少日本娘们。他们带着横扫欧亚的自信,却不知海洋和陆地根本是两码事。《高丽史》卷二十八记载的那句“夜半暴风起,舟多覆没”,用现代话翻译就是:台风这位老朋友再次准时赴约。最讽刺的是,七年后忽必烈不死心,搞出了古代版“诺曼底登陆”。四千三百艘战舰遮天蔽日,结果在鹰岛海域遭遇了加强版“套餐”。《元史》用“风破舟”三个字轻描淡写,仿佛在记录打碎个花瓶。而日本僧人在《八幡愚童记》里写得就生动多了:元军高丽水手和江南汉兵在风浪里互相咒骂,一个怪对方船造得偷工减料,一个怨对方导航水平太烂。其实哪有什么“神风庇佑”,不过是征服者总爱在台风季搞军事演习。
![]()
忽必烈第一次东征时,蒙古帝国正处在“看谁都不顺眼”的膨胀期。1274年的“文永之役”出动九百艘战舰,其中新造的三百艘“楼船”堪称13世纪的航母战斗群。这支多国部队在对马岛屠城时相当顺手,可当元军主力在博多湾登陆时,他们犯了个现代军迷都会嘲笑的错误:把骑兵战术原封不动搬到滩头。《蒙古袭来绘词》里描绘的场面活像一场穿越剧:蒙古骑兵在沙滩上挤作一团。正当元军将领忻都盘算着要不要把回回炮搬上岸时,海上突然刮起的北风让所有人傻眼。高丽水手根据祖传经验建议立即撤退,但蒙古监军认为这是“畏战行为”,硬是又耽搁了半天。七年后“弘安之役”的剧本就更荒唐了。
![]()
忽必烈吸取教训组建了更大规模的江南水师,却偏偏任命了完全不懂海战的蒙古将领塔剌海。江南水兵建议采取分批次登陆战术,但塔剌海坚持要重现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当舰队在闰七月遭遇台风时,这场被后世吹嘘成“神风”的自然力量,其实最大风力不过十级——但凡元军稍微研究过东海气候,就该知道这个季节的台风比东京热还准时。
如果说元朝舰队输给了海洋的脾气,那么拿破仑的六十万大军则完美演绎了陆地版的同款悲剧。1812年6月,当这位号称“欧洲第一军事天才”的皇帝跨过涅曼河时,随身携带的除了足够吃二十天的军粮,还有装在镀金盒子里的巴黎剧院戏票。可惜俄罗斯的冬天从来不看法国报纸。
![]()
9月初博罗季诺战役后,法军参谋部呈给拿破仑的战报里写着:“俄军主力已被粉碎,莫斯科唾手可得”。没人注意到同一份文件角落记载的异常气象:“昨日有薄霜,若干骡马冻毙”。当法军趾高气扬开进莫斯科时,发现俄国人留下的“见面礼”是满城烈火与零下25度的寒流。最具讽刺意味的是11月26日别列津纳河撤退。工兵指挥官报告冰层厚度不足,拿破仑却坚持“严寒是我们的盟友”。结果当近卫军炮兵连人带炮坠入冰窟时,沙皇亚历山大正在圣彼得堡冬宫里享用热蜂蜜茶。后世考证发现,那年冬天其实是俄国近三十年最暖的——但凡拿破仑多问几个当地农民,就会知道俄国有句谚语:“十月的雪堆里埋着瑞典国王的骸骨”。
![]()
当希特勒在1941年启动“巴巴罗萨行动”时,这位经常半夜爬起来研究地图的元首,似乎完全忘了家里书架上就摆着拿破仑的传记。三百万德军带着闪电战的荣耀扑向东方,参谋部制定的时间表精确到小时——唯独忘了看莫斯科的天气预报。6月22日开战时,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确实像开罐头般撕碎了苏联防线。但到9月初,当前线部队报告“道路因秋雨变成沼泽”时,柏林的总参谋部居然回复:“请用日耳曼意志克服自然障碍”。
![]()
最讽刺的是12月5日莫斯科郊外的气温骤降。德军士兵还穿着薄呢军装,枪械润滑油冻成胶状,而对面西伯利亚师团的士兵正从保暖箱里取出专门设计的冬季装备。据第35步兵师的战地日记记载:“每个冻死的德军哨兵都保持着持枪姿势,像冰雕展览品”。希特勒在狼穴大本营得知严寒导致非战斗减员超过十万时,居然下令把欧洲各动物园的北极熊毛皮征用来制作大衣。这个荒诞的命令让后勤军官们差点集体辞职——毕竟要从巴黎动物园的北极熊身上扒下够做三十万件大衣的皮毛,还不如直接让士兵冬眠更现实。
历史这位编剧总爱用相似的桥段调侃人类的健忘。从忽必烈的台风到拿破仑的暴雪,再到希特勒的严冬,三个横跨七个世纪的军事强权,居然在同一个坑里摔得姿势都如出一辙。莫非征服者的基因里都自带“无视天气预报”的染色体?当我们在空调房里刷着气象APP嘲笑古人愚昧时,不妨想想现代战争里的新剧本:沙漠风暴行动中联军被沙尘暴困住的尴尬,阿富汗山区里无人机因低温失联的窘迫。自然这位老师还在不断出题,只是考生们总觉得自己能作弊。忽必烈们用百万生灵的代价告诉我们:你可以征服城池,可以改写地图,但永远别想在台风天里晒被子,更别指望在俄罗斯的冬天耍帅。那些被冠以“偶然”的历史转折点,细看都是必然——当人类傲慢到以为能凌驾自然规律时,天地间随便一声咳嗽,就够文明史抖三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