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世间因果,往往藏在看得见的人事与看不见的鬼神互动里。嘉善有位支姓读书人,以才学闻名,却在已酉年夏天赴嘉兴赶考时,遭遇了一场离奇的索命 —— 而另一位不信鬼神的陆仁蒨,也因一段十年的人鬼之交,窥破了阴间的规则与佛法的力量。这两则故事,真实地照见 “善恶有报” 从不是虚言。
![]()
一、西莲法师与洪沫鬼:宿怨等了五世,终因造业破禄
那天午后,支生正坐在客栈整理考卷,忽然见一个黑影飘进门,径直钻进他的肚子里。他只觉一阵剧痛,倒在地上,嘴里竟冒出陌生的北方口音,嘶吼着:“姓姚的!我找你找了五世,今天该偿命了!”
陪考的家僮吓得魂飞魄散,赶紧雇船把支生送回家。家人急得团团转,连夜请来幽澜寺的西莲法师。法师刚踏进房门,那北方口音就更凶了,法师却神色平静,问道:“你是何方鬼神?为何缠扰支相公?”
“我不是邪鬼!” 声音带着咬牙切齿的恨,“我是明朝初年徐中山麾下的副将洪沫。当年我主将姓姚 —— 就是他这一世的支生!姚将见我妻子汪氏貌美,起了歹心,故意派我带七百老弱残兵去平叛,害我全军覆没。他转头就强占我妻子,汪氏烈性,自缢而亡!这仇我记了五辈子!”
![]()
法师追问:“五世都没找到机会,为何偏偏是现在?”
鬼叹了口气,语气里满是无奈:“姚将害我后,没多久就悔悟修行,第一世转生为高僧,我近不了身;第二世成了大文豪,受万人敬仰,阳气太盛;第三世又当持戒僧人,满身善业;第四世是乐善好施的富人,广积功德 —— 我只能等。直到这一世,他为了帮人写诉讼状,冤枉了余杭县四个卖茶的,冥府怒了,削了他的科举禄位,没了善业护着,我才有机会来索命!”
西莲法师听他说得有凭有据,便轻声开示:“冤冤相报何时了?你若只为一时泄愤,报了仇也会堕入恶道;不如我为你诵经超荐,帮你化解宿怨,转生善处,岂不比困在仇恨里好?”
鬼沉默了片刻,语气软了下来:“若真能这样,我愿放下仇恨。但我怕你们骗我 —— 现在就设道场,我立马离开他的身体,去中堂礼佛。”
法师当即应允,写下承诺焚化。道场做完,支生果然悠悠转醒,仿佛大病一场。可没几天,他又突然倒地,那北方口音再次响起。家人急忙再请法师,法师皱眉责备:“你已得超荐,为何又来?”
“我不是来索命的!” 鬼连忙解释,“我承佛力已得超生,怎会失信?是那四个被冤枉的卖茶人,要来讨他的命。我怕法师误会我,特地来告知一声。” 说罢,声音便消失了。当天夜里,支生病情急转直下,不到天亮就断了气 —— 他当年造下的业,终究还是要还。
![]()
二、陆仁蒨与成景鬼:十年人鬼交,一画佛像破死劫
赵郡的陆仁蒨,早年总不信有鬼神,学了十几年冥想,就想亲眼见一次。直到他搬到向县,才遇到一个奇怪的人:那人穿官服、戴高帽,骑骏马,身后跟着五十多个侍从,每次遇见都只默默看他,不说话。这样过了十年,见了数十次,那人终于停马招呼:“常与君相见,愿结为友。”
陆仁蒨又惊又奇,忙问对方身份。那人坦然道:“我是鬼,姓成名景,西晋时曾任别驾,现在是临胡国的长吏。我国疆域在黄河以北,都城在楼烦西北的沙漠,国王是已故的赵武灵王,归泰山府君管辖。我每月要去朝见泰山府君,所以常路过此地与你相遇。我能帮你预知灾祸,避开横死 —— 除了生死大命和定业,其余都能改。”
成景说完,派随身的 “常掌事” 跟着陆仁蒨,凡事提前示警。陆仁蒨渐渐信了,后来他去教江陵令岑之象的儿子岑文本读书,便把这事告诉了文本。
“成长吏托我求件事,” 陆仁蒨说,“鬼神也需饮食,却总吃不饱,吃一顿人间饭能饱一年。可他是官身,不屑去偷,想请你设一餐宴。”
![]()
文本连忙照办,在屋外搭帐摆席,备了山珍海味。陆仁蒨又说:“鬼用的金帛和人不同,锡贴黄纸当金,白纸当绢帛,假的比真的管用。” 文本也一一准备好。
那天,成景带了两位鬼客来,百余名侍从列在帐外。文本拜谢后,成景笑着说:“托陆先生的福,多谢款待。你想知道自己的寿命吗?” 文本连忙推辞。临走时,成景收下金帛,再三道谢。
过了几年,陆仁蒨突然生病,虽不重却起不了床,拖了一个多月。他问常掌事原因,掌事不知,去问成景。成景回来时脸色凝重:“你同乡赵武在泰山当主簿,现在有个空缺,他推荐了你 —— 冥府文书快下来了,你若被征召,就得死。”
陆仁蒨吓得魂不附体,成景赶紧去求情,回来却叹气:“赵武说你们是同学,他好不容易有机会帮你‘当官’,说你早晚要死,何必贪这一二十年?文书已发,撤不回来了。”
就在陆仁蒨绝望时,成景忽然眼睛一亮:“有个办法!你本应活六十多岁,现在死是横祸 —— 快画一尊佛像,佛法能挡冥府文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