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媳要拿80万存款付首付,公公淡定回应:房本写我名,钱就给你出

分享至

老槐树的影子斜斜地打在斑驳的墙上,蝉鸣一阵紧过一阵。

于德宁摇着蒲扇,坐在院里的藤椅上,目光落在墙角那丛妻子苏玉茹生前最爱的月季上。

花开花落,玉茹走了已经三年,这院子愈发显得空荡寂静。

唯有柜子深处那张存折,还带着玉茹指尖的温度,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那是玉茹省吃俭用,连同她早年一部分抚恤金,一点点攒下来的,整整八十万。

他曾以为这钱会是他和玉茹安度晚年的保障,如今却成了悬在头顶的一把剑。

儿媳慕青近来走动得勤快,话里话外总绕着房子、孩子、未来打转。

那双精明的眼睛里,藏不住的热切和算计,像探照灯一样扫过他这老房子和他这个人。

于德宁心里明镜似的,只是不点破。

他端起手边的搪瓷缸,抿了一口已经凉透的茶,苦涩的味道在舌尖蔓延开。

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是儿子成功一家周末照例回来吃饭了。

于德宁缓缓站起身,藤椅发出吱呀一声轻响。

他知道,该来的,总要来的。

只是没想到,那层薄薄的窗户纸,会被以这样一种直接甚至粗暴的方式捅破。

而他,这个在儿媳眼中或许已是风烛残年、可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早已在心里,为这场迟早要来的风暴,准备了一个谁也没料到的答案。



01

清晨的墓园格外安静,只有早起的鸟儿偶尔啁啾几声。

于德宁提着一个小水桶,拿着一块干净的软布,慢慢走到一座擦拭得干干净净的墓碑前。

墓碑上照片里的苏玉茹,穿着素雅的衬衫,微笑着,眼神温柔。

“玉茹,我来看你了。”于德宁蹲下身,拧干湿布,开始细细擦拭墓碑上的浮尘。

动作轻柔,仿佛怕惊扰了长眠的人。

“月季又开了几朵,比去年开得还好,就是颜色淡了点,可能肥没跟上。”

他一边擦拭,一边絮絮叨叨,像是老夫妻间寻常的拉家常。

“成功他们等下要回来吃饭,慕青昨天就打电话来说想吃红烧排骨。”

提到儿媳的名字,于德宁手上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顿。

“那孩子,心思活络,最近往家里跑得特别勤。”

他叹了口气,布满皱纹的脸上掠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总是问起我的身体,问起退休金够不够花,问起……以后有什么打算。”

墓碑上的玉茹依旧微笑着,静静地听着。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那笔钱……你留下的那笔钱,我谁也没告诉具体数目。”

“可慕青那孩子,鼻子灵得很,怕是嗅到味儿了。”

于德宁停下擦拭,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玉茹的脸颊,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一酸。

“成功是个老实孩子,就是耳根子软,没什么主见,什么都听慕青的。”

“我有时候想,要是你还在,这个家会不会不一样?”

“你总能三言两语就把事情理顺,我这个人,一辈子了,还是学不会那些弯弯绕绕。”

远处传来脚步声,是墓园的管理员老李过来巡查。

于德宁止住话头,站起身,对着墓碑笑了笑。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那是你的心血,也是咱俩最后的念想,我不会糊涂。”

他又站了一会儿,直到阳光变得有些刺眼,才提起水桶,慢慢转身离开。

墓碑上的玉茹,目光柔和地注视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渐行渐远。

02

于家老房子的客厅里,弥漫着红烧肉和米饭的香气。

王淑芬,也就是韩慕青,正麻利地摆着碗筷,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

“爸,您快坐,今天这肉我炖了足足两个小时,烂乎着呢。”

于德宁“嗯”了一声,在餐桌主位坐下。

儿子于成功帮着端汤,眼神有些闪烁,不太敢正视父亲。

小孙子磊磊趴在茶几上专心致志地画着画,给这个略显沉闷的午餐增添了几分生气。

“爸,您尝尝这个。”韩慕青夹了一大块红烧肉放到于德宁碗里。

“您最近气色看着不错,比前段时间好多了。”

于德宁慢慢吃着肉,含糊地应着:“还行,老样子。”

“要我说啊,您就是一个人住,吃饭总是凑合,营养跟不上。”

韩慕青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关切。

“你看我们那边小区,新开了个老年活动中心,里面还有食堂,伙食可好了。”

“好多像您这样的退休老师都在那儿活动,下棋、看书、打太极,热闹得很。”

于成功低头扒着饭,附和了一句:“是啊爸,多出去活动活动对身体好。”

于德宁抬眼看了看儿子,没说话,继续慢条斯理地吃饭。

韩慕青见公公不接话,也不气馁,继续笑着说:“其实啊,我跟成功商量着,磊磊也快上小学了,我们现在那房子学区一般。”

“想着是不是换个地方,换个稍微大点的,环境也好点的。”

她顿了顿,观察着于德宁的脸色,声音放得更柔了些。

“要是能换个带个小院的一楼,那就最好了,您要是愿意,也能搬过来一起住。”

“到时候,我天天给您做好吃的,也有人照应,我们也放心。”

于德宁放下筷子,拿起汤匙舀了一口汤,吹了吹热气。

“这老房子住惯了,街坊邻居都熟悉,挺好。”

他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韩慕青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绽开:“也是,故土难离嘛。不过爸,您那退休金,一个人花肯定有富余吧?”

“现在物价涨得快,钱放着也是贬值,得想想办法让钱生钱才行。”

于成功在桌子底下轻轻碰了碰妻子的腿,韩慕青瞪了他一眼。

于德宁像是没看见儿子儿媳之间的小动作,缓缓说道:“够吃够用就行,我一个老头子,花不了什么钱。”

气氛一时有些凝滞。

只有小孙子磊磊抬起头,天真地问:“爷爷,你的钱很多吗?妈妈说你有很多钱。”

韩慕青脸色微变,连忙打断儿子:“磊磊,快吃饭,别瞎说!”

于德宁看着孙子,脸上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摸了摸孩子的头。

“爷爷的钱啊,是奶奶留下来的,要用在刀刃上。”



03

午后,社区公园的树荫下,石桌石凳被岁月磨得光滑。

于德宁和多年的老友唐博文相对而坐,中间是一盘厮杀正酣的象棋。

“将军!”唐博文得意地挪动了一下自己的“车”,捋了捋并不存在的胡须。

于德宁盯着棋盘,沉吟片刻,轻轻跳了一步“马”,不仅解了围,反而形成了反制。

“嘿!老于头,你这棋路,还是这么沉得住气。”唐博文啧啧称奇。

于德宁笑了笑,目光却有些飘远,落在不远处几个遛鸟的老人身上。

“心思不在这儿,想着家里那点事吧?”唐博文收起玩笑神色,压低声音。

“你家那儿媳,最近是不是又有什么新动静了?”

于德宁叹了口气,拿起旁边的茶杯喝了一口。

“还能有什么新动静,无非是绕着那点钱转悠。”

“上次来吃饭,话里话外,就是想让我拿钱给他们换房子,说得好听,接我过去一起住。”

唐博文摇摇头:“慕青那孩子,人是精明,就是这心思……太活泛了。”

“成功呢?他什么态度?就由着他媳妇这么算计自己老爹?”

于德宁摆弄着手里刚吃掉的唐博文的一个“炮”,眼神黯淡。

“成功?他还能有什么态度,闷葫芦一个,屁都不敢放一个。”

“我看啊,他就算心里觉得不妥,也不敢违逆慕青的意思。”

唐博文叹了口气:“老于啊,不是我说你,你那笔钱,玉茹留下来的,可得捂紧了。”

“我知道你疼儿子,疼孙子,但这事得有个分寸。”

“现在这社会,人心隔肚皮,亲儿子亲孙子,有时候也架不住枕边风天天吹。”

于德宁沉默着,目光看向远处自家老房子的方向。

“玉茹走的时候,拉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说这钱是留给我防老的。”

“她说成功性子软,慕青又太要强,怕我老了受委屈。”

唐博文点点头:“玉茹嫂子是明白人,看得远。你这辈子,什么都听她的,这次也得听。”

“我听说,慕青最近没少跟她那几个闺蜜打听房价,看楼盘。”

“怕是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就等着跟你开口了。”

于德宁捏着棋子的手指微微用力,指节有些发白。

“我知道。她们以为我老糊涂了,什么都看不出来。”

“博文,你说,这钱要是真给了他们,玉茹在地下能安心吗?”

唐博文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那你觉得,怎么用这笔钱,玉茹才能安心?”

于德宁沉默了,只有树上的知了在不厌其烦地鸣叫着。

一阵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代替谁回答这个沉重的问题。

04

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于德宁卧室的书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书桌抽屉的底层,放着一个暗红色的绒布盒子,款式老旧,却保存得很好。

于德宁打开盒子,里面并没有什么金银首饰,只有几张泛黄的旧照片,

和一沓用牛皮纸信封装着的银行存单、定期存折。

最上面是一张略微褪色的彩色照片,是他和苏玉茹退休那年夏天在公园拍的。

两人并肩站着,背后是盛开的荷花,玉茹穿着那件他买的淡紫色连衣裙,笑靥如花。

他的手轻轻搭在她的肩上,那时候,他们的头发都还没白这么多。

于德宁摩挲着照片,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

玉茹是纺织厂的女工,后来厂子效益不好,她早早内退,退休金不高。

她自己极其节俭,一件衣服能穿好多年,买菜为了几毛钱也能跟人磨半天。

但她对于德宁,对儿子成功,却从不吝啬。

于德宁记得,有一次他重感冒发烧,玉茹连夜冒雨去敲已经关门的老中医的家门抓药。

第二天他退烧了,她却因为淋雨病倒了。

还有成功小时候体弱,玉茹总是想方设法给他增加营养,鸡蛋、牛奶,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

这八十万里,有玉茹一分一厘从牙缝里省下来的,更多的是她那笔抚恤金。

玉茹年轻时在厂里是技术骨干,有一次为了抢救国家财产,差点出事。

后来单位给了一笔抚恤金性质的补偿,虽然不是很多,但玉茹一直舍不得动。

她说:“这钱来得不容易,留着,以后万一有什么急用,或者咱俩老了,不能动了,也是个依靠。”

她总是想得很远,为这个家,为他,操了一辈子的心。

于德宁拿起那张金额最大的定期存折,指尖仿佛还能感受到玉茹递给他时的郑重。

那是玉茹查出病重后不久,她把家里所有的存单、存折都整理好,交到他手里。

她的手已经瘦得皮包骨头,却异常有力地道抓着他的手。

“德宁,这些钱,你收好。是我给你……最后的保障了。”

她喘了口气,眼神里充满了不舍和担忧。

“成功成了家,有慕青照顾,我……不算太担心。”

“我就是放心不下你。你性子直,不会拐弯,以后……一个人,要多长个心眼。”

“这钱,不到万不得已,别轻易动。尤其是……别都给了孩子们。”

“你得给自己留着点后路,知道吗?”

当时于德宁泪流满面,只知道拼命点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玉茹走后的这三年,他无数次在深夜拿出这个盒子,靠着这些冰冷的凭证汲取一点温暖。

这不仅仅是钱,这是玉茹的一生,是她对他未说完的牵挂和爱。

窗外传来汽车喇叭声,将于德宁从回忆中惊醒。

他小心翼翼地将存折和照片放回盒子,锁进抽屉深处,仿佛锁住了一段珍贵无比的光阴。

那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玉茹温热的嘱托,他不能辜负。



05

周末的家庭聚餐似乎成了固定的节目。

饭菜依旧丰盛,韩慕青依旧热情周到,但空气里总弥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

于成功显得比以往更加沉默,吃饭时几乎没怎么抬头,只顾着给儿子磊磊夹菜。

饭后,韩慕青收拾完碗筷,切了一盘水果端上来。

“爸,吃点水果,消消食。”

于德宁拈起一块苹果,慢慢吃着。

韩慕青给儿子使了个眼色,于成功像是被针扎了一下,身体微微一僵。

他犹豫着,张了张嘴,又闭上,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韩慕青在背后轻轻掐了他一下,眼神带着催促和不满。

于成功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了很大决心,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干涩:“爸……有件事,想跟您商量一下。”

于德宁抬眼看向儿子,目光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他要说什么。

“嗯,你说。”

于成功避开父亲的目光,盯着眼前的果盘,语速很快,像是背诵台词:“就是……慕青上次也提过,磊磊要上学了,我们想换个学区好点的房子。”

“看了几个楼盘,有个带小院的一楼,户型挺好的,三室两厅,够住。”

他停顿了一下,舔了舔有些发干的嘴唇。

“慕青说……说您一个人住这老房子,我们也不放心。”

“要是买了那房子,您……您就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也好有个照应。”

说完这段话,于成功像是虚脱了一般,低着头,不敢看父亲的反应。

韩慕青立刻接过话头,笑容满面:“是啊爸,成功说得对。一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多好。”

“您也能天天见到磊磊,享受天伦之乐。这老房子嘛,到时候租出去,还能有一笔收入。”

于德宁放下手里的苹果核,拿起纸巾擦了擦手,动作缓慢而细致。

他没有立刻回答,目光在儿子和儿媳脸上扫过。

于成功局促不安,韩慕青则努力维持着笑容,眼神里却充满了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一起住?”于德宁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客厅瞬间安静下来。

“我这老习惯,怕跟你们年轻人合不来,到时候反而添麻烦。”

韩慕青赶紧说:“不麻烦不麻烦!爸,您这说的是什么话!”

“您能来,是我们做小辈的福气。成功,你说是不是?”

于成功猛地点头:“是,是,爸,一点都不麻烦。”

于德宁看着儿子那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心里掠过一丝失望。

他沉默了片刻,问道:“那房子,看好了?首付要多少?”

韩慕青眼睛一亮,立刻报出一个数字,然后看似随意地补充:“大概得八十万左右吧。爸,您看……您手头要是方便的话……”

话没说完,但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

于德宁端起茶杯,吹了吹水面上的浮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表情。

“八十万……不是个小数目。”他淡淡地说,“我考虑考虑。”

06

“你说这老爷子,到底怎么想的?”

小区附近的咖啡店里,韩慕青搅动着杯里的拿铁,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坐在她对面的,是她的闺蜜刘倩。

“我们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一起住,给他养老,多好的条件!”

“他倒好,一句‘考虑考虑’就给打发了,这都考虑快一个星期了,也没个准信。”

刘倩抿了一口咖啡,笑道:“急什么?八十万呢,又不是八十块,老人家谨慎点也正常。”

“我看你家公公,不像是个糊涂人,心里明白着呢。”

韩慕青冷哼一声:“明白什么?他就是舍不得那点钱!”

“那可是他亲孙子要上学!我们换房子,不也是为了这个家更好?”

“再说了,那钱他留着干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以后不还是我们的?”

她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些,引得邻座的人侧目。

刘倩压低声音:“你小点声。话是这么说,但钱在人家手里,你得哄着来。”

“我看于成功在他爸面前,屁都不敢放一个,指望他是指望不上了。”

提到丈夫,韩慕青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别提那个窝囊废!让他去跟他爸说,跟要了他的命似的!”

“那天吃饭,你都没看见他那怂样,话都说不利索,还得我在后面撑着。”

刘倩笑了笑:“成功是老实人。不过慕青,你就那么肯定你公公手里有八十万?”

韩慕青得意地挑了挑眉:“当然肯定!我早就打听过了。”

“我婆婆以前厂里给过一笔抚恤金,她自己又特别能省,攒了一辈子。”

“加上我公公的退休金也不少,他们没什么大花销,这钱只多不少!”

她凑近刘倩,压低声音,眼神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估摸着,可能还不止八十万呢。这老爷子,藏得可深了。”

“不过没关系,这钱他早晚得拿出来。他现在一个人,能吃多少用多少?”

“我们是他唯一的儿子儿媳,这钱不给我们用给谁用?”

刘倩点点头:“那倒是。不过,要是你公公真不同意,或者只肯出一部分呢?”

韩慕青胸有成竹地靠回椅背,搅动着咖啡:“由不得他不同意。我都想好了,过两天,就搞个家庭会议,当面把这事摊开说。”

“到时候把成功他小姨也请来,让她做个见证。”

“在长辈面前,老爷子总得顾全大局吧?为了孙子的未来,他能不答应?”

她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脸上露出志在必得的笑容。

“房子我都快看好了,就差这笔首付。等钱一到手,马上签合同。”

“到时候,我们住大房子,老爷子过来,也能安享晚年,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窗外的阳光照在韩慕青脸上,让她看起来容光焕发。

她沉浸在即将达成目标的喜悦中,丝毫没有察觉到,或者说并不在意,

这场她自以为稳操胜券的“谈判”,将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07

周日的傍晚,于家老房子的客厅里,气氛不同往常。

不仅儿子儿媳孙子来了,连于成功的小姨,也就是苏玉茹的妹妹苏玉兰也来了。

苏玉兰是个退休的中学老师,性格温和,平时和于德宁关系不错。

韩慕青张罗了一桌好菜,比以往更加丰盛,脸上堆着热情的笑容。

但于德宁能感觉到,那笑容底下,藏着一丝紧张和决绝。

饭桌上,韩慕青异常活跃,不停地给每个人夹菜,话题围绕着孩子的教育、未来的规划。

于成功依旧沉默,只是偶尔附和妻子几句,眼神躲闪。

小姨苏玉兰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话不多,只是温和地笑着。

饭后,大家移步到沙发坐下,韩慕青给每人泡了茶。

茶香袅袅中,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鼓足了勇气,终于进入了正题。

“爸,小姨,今天趁着大家都在,有件重要的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

于德宁端着茶杯,眼皮微微抬了抬,没有做声。

苏玉兰点点头:“慕青,你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事商量着来。”

韩慕青看了一眼低着头玩手指的丈夫,又看向于德宁,语气刻意放得很柔缓:“爸,还是上次跟您提过的,关于换房子的事。”

“我们看中的那个楼盘,学区特别好,环境也安静,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居住。”

“开发商那边催得紧,说好的楼层和户型再不订,可能就没了。”

她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于德宁的反应。

于德宁只是慢慢吹着茶杯里的热气,表情没有任何变化。

韩慕青抿了抿嘴,决定不再绕弯子,直接亮出了底牌。

她身体微微前倾,脸上带着看似诚恳的笑容,声音却清晰无比地敲在每个人的耳膜上:“爸,我们知道,妈走后,给您留了一笔钱。”

“我们打听过了,差不多有八十万吧?”

此话一出,客厅里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于成功猛地抬起头,惊讶地看着妻子,似乎没想到她会如此直接地说出具体数字。

苏玉兰也微微蹙起了眉头,担忧地看向姐夫于德宁。

于德宁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晃了一下,几滴茶水溅了出来,烫在手背上。

但他依旧没有抬头,只是看着杯中起伏的茶叶。

韩慕青见公公不说话,以为是说中了心事,让他无从反驳,底气更足了些。

她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语气也带上了几分理所当然的亲昵:“爸,您看,您这八十万存款,放着也是放着。”

“现在正好拿来帮我们付个首付,这不难吧?”

“等我们换了新房子,接您过去一起享福,这钱也算是用在了正道上,妈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

她说完,充满期待地看着于德宁,等待着预料之中,或许是带着些许犹豫的点头。

于成功紧张地搓着手,小姨苏玉兰欲言又止。

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一向沉默寡言、与世无争的老人,在儿媳这番“合情合理”的攻势下,

除了答应,似乎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08

时间仿佛停滞了几秒。

客厅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每个人略显急促的呼吸。

于成功紧张得手心冒汗,不敢看父亲,也不敢看妻子。

小姨苏玉兰担忧地看着姐夫,嘴唇动了动,想打个圆场,却又不知该说什么。

韩慕青脸上志在必得的笑容,在于德宁长久的沉默中,渐渐有些挂不住。

她刚想再开口,用亲情和孙子的未来再施加一点压力。

就在这时,于德宁缓缓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陶瓷杯底与玻璃茶几接触,发出清脆的一声轻响,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儿媳,掠过儿子,最后落在小姨子脸上,微微点了点头。

然后,他重新看向韩慕青,那双平日里显得有些浑浊的眼睛,此刻却异常清明。

脸上没有任何被逼迫的恼怒,也没有即将“慷慨解囊”的激动,只有一种看透一切的淡然。

在韩慕青期待的目光中,在于成功忐忑的注视下,在于苏玉兰担忧的眼神里。

于德宁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像一颗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好。”

仅仅一个字,让韩慕青心头狂喜,脸上瞬间绽放出胜利的笑容。

于成功也似乎松了口气,肩膀微微塌了下去。

然而,于德宁的话并没有说完。

他顿了顿,在韩慕青的笑容完全展开之前,不急不缓地,抛出了后面的话。

如同晴空里落下的一道霹雳,炸响在每个人的耳边。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