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敢去日本的游客,被现实版“熊出没”吓坏了

0
分享至


日本著名生物学家福冈伸一认为,所有生命不断在分解与合成,处于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当中。日本的熊害,也许正是原有平衡被打破后的震动。气候的异常、乡村的空心化、城市的扩张,让熊与人被迫重新划定彼此的领地。

对人类而言,真正的课题也许不是如何驱赶熊,而是如何在这片被打扰的土地上,重新适应自然的新秩序,找到山林与城市之间共存的平衡。

在日本旅行,不少人都见过红色的“熊出没注意”标志。过去它像风景的一部分,如今却让人心头一紧。这抹亮眼的红色,意味着也许就在一个多小时前,这里真的有熊路过。

今年秋天,日本全国“熊出没”事件暴增。野生熊只闯进便利店、跑上机场跑道、爬入民宅不肯离开。截至10月底,今年已有12人死于熊袭,170多人受伤,创下自2006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游人熟悉的京都、札幌、白川乡、轻井泽,甚至东京近郊,都有人目击野熊。警方、猎人、地方官员疲于奔命,有地方政府甚至考虑请求自卫队支援。在中国社交平台上,有网友发帖:“订了北海道温泉酒店,现在有点慌。”


冬季正是北海道民宿大量接客的时候。(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今年熊的存在感格外强烈?谁给它们这么大的胆,跑到人多聚集的地方?想要去日本看枫叶、泡温泉的朋友,还能安心出行吗?

逛景区遇到熊,慌了

10月25日和26日,京都警方连续接到至少5起“熊出没”的民众报告。其中一个地点离热门的岚山竹林小路,仅有15分钟的步行距离。警方呼吁游客提高警惕。野熊,不知何时会现身。

10月初,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造村落,发生了罕见的熊袭击事件。“整个事件可能就一分钟。”目击者小小向新周刊九行记者忆述当时情景。


群山环绕着传统的合掌造村落。(图/视觉中国)

10月5日早上8点左右,小小抵达岐阜县白川村,当时店铺尚未开门。当她沉浸于山间的静谧时,公交站附近的树丛窜出一个黑影,扑向一名西班牙游客,对方右臂被抓伤。小小这才意识到,自己离一只野生熊,仅20米左右。

“谁想到在景区会遇到熊,都还没有进到山里。”小小说道。不到一小时,通往山间展望台的步道被临时封闭,路口挂上“熊出没”警示牌。到10点左右,一车车游客陆续抵达,村子重新热闹起来,只是稻田边比平日多了几位警察和猎人。

白川乡官方统计,自今年春季以来已接获近百宗熊目击通报,是往年同期的三倍。为安全起见,当地取消了一连四天的红叶点灯活动。那是摄影爱好者期待的梦幻秋景。


10月26日,日本岐阜县白川村,竖着一块熊出没警示牌。(图/视觉中国)

比起中部的白川乡,日本东北部的情况更严重。岩手县半个月内发生了3起致命熊袭事件。一名露天温泉员工在清扫户外设施时,被熊拖至山边后丧命。

十月本是赏枫旺季,如今当地的旅馆生意受到重创。即使离事发温泉有20多分钟的山路车程,夏油高原温泉乡的旅馆住宿订单仍被大量取消,单日客流量锐减九成。

岩手县西侧的秋田县,可谓“熊灾”最重之地。截至10月底,当地已有52人受伤,两人死亡。一只熊伤人后入民宅内,整整待了24小时。警方和猎人用米糠和蜂蜜引诱,也没成功将其捕获。秋田县地方官员直言,随着熊袭击事件暴增,地方政府已到极限,呼吁出动自卫队支援。


10月20日,秋田县JR汤泽站附近,一只熊连伤4人后逃入一处民宅,被警察包围。(图/视觉中国)

众所周知,北海道有熊。但今年,札幌这样的大城市边缘出现了熊的踪迹。仅是10月,市政府接获熊出没报告超过120件,是往年的五倍。有人在公园遛狗被熊抓伤,有熊闯入住宅区采核桃,警方不得不“紧急射杀”。

跟本州岛常见的亚洲熊不同,北海道住着的棕熊体型更大,攻击力更强。棕熊最大的个头可超过400公斤,奔跑时速可达60公里。一旦发动攻击,人类难以靠双脚逃脱。

尽管如此,在札幌旅居两年的Alex告诉新周刊九行记者,他不太担心,因为“出没的地方多在西区、南区,离市中心十多公里,那边人少,不是商业区或旅游区”。另一位年初刚搬过去的余女士则保持警觉,她说:“我家附近一个大公园发现过熊脚印,现在我再也不敢带孩子过去。”

比起秋季赏枫地图,目前日本最火的应该是“熊出没地图”。有人戏称:“除了熊本县没熊,日本哪里都有熊。” 这句话并非夸张。


日本媒体制作的熊出没地图。(图/朝日新闻)

跑进城里的熊,也是被逼的

专家分析,熊进城的直接原因是——饿。

入秋后,熊要靠大量进食橡实,积蓄脂肪准备冬眠。那只袭击温泉清洁工的野熊被击毙后,专家发现熊身的脂肪很少,压根不像准备好过冬的样子。

跟动画片里的龙猫一样,熊秋季最爱的口粮是高热量的橡子类食物。橡子是山毛榉科树木果实的总称,包括村庄附近的枹栎、麻栎、栗树,以及高山上的山毛榉和水楢。


龙猫把橡子送给姊妹俩。(图/《龙猫》)

今年秋天,熊的“粮仓”空了。受气候变暖的影响,日本今年夏季出现极端高温和干旱。东北的山毛榉、中部地区的水栎和水楢,这些口粮树都结不出像样的果实,普遍歉收。

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下属的森林综合研究所的调查,橡子是丰收还是歉收,与黑熊出没的频繁程度有关。当山里的橡实歉收,地位较高的大型熊会从深山出来,下到靠近人类聚居区的浅山觅食,而原本在浅山带娃的母熊就会被逼入人多嘈杂的市区觅食。

熊天生紧张多疑。在人类的街区里,没有茂密树木的遮掩,更容易激动。与人类相遇的瞬间,不知人世凶险的熊崽和神经紧绷的母熊都有可能猛然发起攻击。


北海道知床半岛上的棕熊一家。(图/视觉中国)

除了气候变化逼着熊“通勤”,日本的人口结构也在“助推”熊出没。几十年来,年轻人离开乡村,老人也陆续去世。像秋田、岩手、青森这些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县,恰恰成为熊最活跃的地区。

过去,为了烧炭,人们会定期砍伐村边的枹栎、麻栎等树木。如今,人都搬走了,村落附近的杂树林由于无人管理,迅速生长。柿子、栗子和苹果等果实挂在枝头,无人去摘。深山里的橡子歉收,村庄附近的果实却正当时。

曾经村庄里的田野、果园是熊和城市之间的“缓冲地带”。现在农地荒废,“缓冲带”失守,熊进人退,甚至去向大都市。

这些“新生代熊”没那么怕人类。它们明目张胆地爬到柿子树上吃水果,闯入住宅掠食佛龛前的供品,还会走自动门进出超市、写字楼。据统计,今年4月至10月22日,有114宗熊袭击事件发生在街道、农地旁等住宅集中的区域,占整体比例的66%。


几只狸猫努力模仿人类。(图/《百变狸猫》)

就像宫崎骏的动画里,狸猫训练幻术混进人类世界。如今熊也学习着在山野、村庄和城市之间干饭。

猎人老了,熊正年轻

据推测,日本黑熊估计已超4万只,北海道棕熊约1万只,熊的活动范围覆盖全国面积的六成。熊越来越多,人却越来越少,这让“防熊大作战”变得棘手。

过去40年来,日本人对熊的态度,仿似钟摆般剧烈摇摆。20世纪80年代,由于过度猎捕,日本黑熊的数量锐减。其中,熊本县所在的九州岛早已见不到野生熊了。从90年代起,日本把熊从“害兽”改为“受保护动物”,种群数量才谷底反弹。

千禧年后,野生熊出没村庄、袭击人类的事件开始增加,日本部分地区允许有限度地猎熊。东京街头有店铺合法售卖打猎来的熊掌料理,北海道货架上有罐装熊肉,秋田路边的自动售卖机甚至也有卖包装的熊肉。


北海道产的熊肉罐头。(图/小红书截图)

近年为应对“熊害”,日本将熊列入“需种群管理”物种。今年又增加“紧急持枪狩猎制度”,在居民区发现熊时,地方政府可放宽猎枪使用限制。

熊茁壮成长,猎人却在老去。1970年,日本拥有持枪执照的人士近50万,如今只剩不到10万,其中六成拥有狩猎能力的持照者在60岁以上。

对于年轻人来说,猎熊是高风险、低收入的夕阳工作。即使冒着随时被熊毁容乃至丧命的风险,猎人到手的收入甚至还不如到便利店里兼职一天。

在2024年,北海道一位参与政府捕熊行动的猎人,每日仅有8500日元(约合人民币393元)的基本薪酬。个别地区会有补贴,但也不多。2023年秋田县政府向捕熊猎人提供补贴,每杀死一头熊可领取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230元)。


北海道猎人集体围捕袭击人的熊。(图/视觉中国)

就算冒险出动,事后还可能被指责。今年7月北海道一名送报员被棕熊咬死。涉事熊被击毙后,当局接到200多通投诉电话,反对“杀熊”。

更糟糕的是,猎人可能会吃上官司。日本曾有猎手协助政府猎杀棕熊的行动,反手被检方以“子弹射击方向有建筑物”为由起诉。猎人夹在舆论与风险之间,左右为难。

于是,日本开始尝试新的防熊方式:轻井泽安排警犬巡逻,富山县用AI监测熊踪,北海道放置能发出六十种怪声的“机器人狼”,白川乡则清除容易吸引熊的柿子果实。

这些手段五花八门,却也说明了现实的无奈。

人与熊的关系,有待更新

到了11月,熊会顺应自然的召唤,陆续冬眠。飘雪落下,熊回山里,人在城内,日本的“熊害危机”应该会暂停一阵。

但人熊关系的紧张,未必会因此消失。从熊出没的地点和频繁程度,有森林生态学家说,日本的熊出没“已进入新阶段”。

其实,大部分观光区仍是安全的。札幌、函馆、京都、奈良等城市的市中心,几乎不可能遇到熊。只是,“熊出没”提醒我们的,也许是更大的问题:人类与自然的距离亟须重新被丈量。


北海道岩尾别河沿岸安装了棕熊警示牌。(图/视觉中国)

日本著名生物学家福冈伸一认为,所有生命不断在分解与合成,处于周而复始的“动态平衡”当中。小到人体细胞的更新,大到森林的更新,世界的稳定,其实来自无休止的流动。

日本的熊害,也许正是原有平衡被打破后的震动。气候的异常、乡村的空心化、城市的扩张,让熊与人被迫重新划定彼此的领地。

对人类而言,真正的课题也许不是如何驱赶熊,而是如何在这片被打扰的土地上,重新适应自然的新秩序,找到山林与城市之间共存的平衡。

题图 | IC Photo

运营 | 邓官靖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又一知名演员被骂到抑郁!于和伟仗义出面,求观众给条活路

又一知名演员被骂到抑郁!于和伟仗义出面,求观众给条活路

木子爱娱乐大号
2025-11-06 15:35:28
空降发展联盟!詹姆斯降维打击!不会跟随湖人,队内地位成迷

空降发展联盟!詹姆斯降维打击!不会跟随湖人,队内地位成迷

阿泰希特
2025-11-06 12:13:18
对了!谢谢你,NBA!中国男篮即将世预赛首秀

对了!谢谢你,NBA!中国男篮即将世预赛首秀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6 20:39:30
上下半场判若两队!杜锋:告诉队员耐心,再耐心一点

上下半场判若两队!杜锋:告诉队员耐心,再耐心一点

体坛周报
2025-11-06 22:11:10
儿子失踪8年,带妻女看人妖表演,女儿:那是哥哥

儿子失踪8年,带妻女看人妖表演,女儿:那是哥哥

罪案洞察者
2025-11-06 11:30:07
邵佳一上任,德甲发文,组建德国助教团,已有国脚主动申请回国足

邵佳一上任,德甲发文,组建德国助教团,已有国脚主动申请回国足

五姑娘说体育
2025-11-06 10:44:40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baby叶珂双双哭晕!黄晓明跟女制片人贴脸拥抱,坐大腿亲密照来了

八星人
2025-11-05 15:32:27
【美股盘前】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投票结果明早出炉;美国企业10月裁员15万人,创20多年来同期最高;下调Q4指引,多邻国跌超21%;谷歌下周将宣布其在...

【美股盘前】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方案投票结果明早出炉;美国企业10月裁员15万人,创20多年来同期最高;下调Q4指引,多邻国跌超21%;谷歌下周将宣布其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8:53:16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什么时候吃降压药合适?早上空腹能吃吗?告诉你答案

泠泠说史
2025-11-06 15:45:43
杭州一小学老师开车进校学生敬礼高喊“老师早”,教育局通报:要求学校立即整改

杭州一小学老师开车进校学生敬礼高喊“老师早”,教育局通报:要求学校立即整改

界面新闻
2025-11-06 22:31:07
4分惜败!鞠维松束手无策,李祥波22+8尽力了,王岚钦错失关键3分

4分惜败!鞠维松束手无策,李祥波22+8尽力了,王岚钦错失关键3分

萌兰聊个球
2025-11-06 21:46:42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离谱!东南亚电诈园区办公室里,竟然出现了中文横幅……

麦杰逊
2025-11-05 12:52:35
A股:尾盘释放了两个信息,明天,周五行情或将迎来转变?

A股:尾盘释放了两个信息,明天,周五行情或将迎来转变?

明心
2025-11-06 16:25:15
北极航道刚冰封,波兰故技重施中欧班列又停,再不开边境悔之晚矣

北极航道刚冰封,波兰故技重施中欧班列又停,再不开边境悔之晚矣

霁寒飘雪
2025-11-06 13:22:57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立即停用这种“厨房神器”,已致多人死亡,很多家庭还在用!

DrX说
2025-11-03 14:13:43
吴石案中有个关键人物被忽略,若不是因为她,大家可能都会没事

吴石案中有个关键人物被忽略,若不是因为她,大家可能都会没事

博览历史
2025-11-06 20:56:28
被称“脓包”后,郑丽文任命新大将,向大陆摊牌,蔡正元表态亮了

被称“脓包”后,郑丽文任命新大将,向大陆摊牌,蔡正元表态亮了

南宫一二
2025-11-06 15:37:29
医院院长被妻子举报,医学院是他的后花园,329名情人创下纪录

医院院长被妻子举报,医学院是他的后花园,329名情人创下纪录

七月故事会
2025-04-29 02:45:27
中方反驳美方针对中国军品出口指责

中方反驳美方针对中国军品出口指责

界面新闻
2025-11-06 12:24:41
2025-11-06 23:11:00
新周刊 incentive-icons
新周刊
一本杂志和一个时代的体温。
21158文章数 128998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旅游
本地
手机
房产
公开课

旅游要闻

明天12时4分,仙游将迎来…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手机要闻

苹果iPhone Fold折叠屏明年发,智能家居新配件现身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