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首场中学生诗歌疗法讲座在江苏省盱眙中学成功举办

0
分享至



  10月29日,国内首场面向中学生的诗歌疗法讲座在江苏省盱眙中学成功举行。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珂教授担任主讲,以《中学生需要诗歌疗法》为题,为现场一千多名师生带来一场启迪心灵的诗意对话。



  盱眙中学素有“诗教”“诗育”传统,是省内知名的诗歌教育特色学校。正值校园诗歌节举办期间,学校不仅精心打造了诗歌园,更将学生的原创诗作悬挂于树梢,营造出“诗满校园,句句生辉”的浓郁氛围。多年来,该校学生多次在江苏省诗歌大赛中斩获佳绩,展现出扎实的文学素养与蓬勃的创作活力。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诗歌文化活动,盱眙中学持续引导学生亲近诗歌、感受诗意,在语言与情感的共鸣中,收获学习的快乐,体验美育带来的成长幸福。





  主讲人王珂教授在朋友圈说:“喜见江苏盱眙中学诗歌教育(诗育)盛况!特地去做诗歌疗法讲座,添砖加瓦!一千多高一学生让大厅座无虚席,互动效果好,一个多小时的讲座,十几次掌声雷动!一千多人起立朗诵食指的《相信未来》,气势磅礴!产生极好的群体治疗效果,会让很多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这里是周总理的家乡,讲座大厅前有他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在讲座中说这句话是我的成功之源,中小学深受影响。开讲前为这句话鞠了一躬!巧妙地用这句话讲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四要素的“有道德”,鼓励同学们立大志成国之栋梁!……诗歌疗法进中学啦!我给干部(福建省地税局发改委妇女干部学校),给市民(福建省图书馆南京市民大讲堂),给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几十家做过诗歌疗法讲座,第一次去中学!”



  11月1日,江苏省盱眙中学微信公众号以《江苏省盱眙中学2025年诗歌节系列活动:东南大学王珂教授来我校开设“诗歌疗法”讲座》为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以下为报道原文:

  10月29日下午,江苏省盱眙中学第七届校园诗歌节系列活动之“高校专家进校园”在报告厅拉开帷幕。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代汉诗研究所所长王珂教授应邀来校,为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场名为“中学生需要诗歌疗法”的专题讲座。活动由副校长陈谊主持并致辞,全校千余名师生共同参与。

  陈谊副校长在开场介绍中表示,王珂教授长期致力于诗歌与心理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尤其在“诗歌疗法”领域具有深厚造诣。他希望通过此次讲座,同学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疗愈力量,学会在诗意中安顿心灵、表达自我。



  讲座中,王珂教授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出发,系统阐述了诗歌在促进身心健康、社会适应与道德发展方面的独特功能。他指出,诗歌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一种心灵的语言,能够帮助青少年缓解焦虑、建立自信、塑造健全人格。王教授结合冰心、舒婷等诗人的经典作品,生动解析了诗歌在情感认同、认知重构、道德情感培养等方面的疗愈机制。

  活动现场,王珂教授还带领同学们进行了“五行小诗”的即兴创作。他以“青年”为题,引导大家用简洁而富有哲思的语言表达内心情感。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多位同学和老师现场朗诵自己的诗作,赢得了阵阵掌声。





  讲座尾声,王珂教授带领全场1000余名师生齐声朗诵诗人食指的经典作品《相信未来》。铿锵的诗句、激昂的语调,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展现出盱中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活动最后,王珂教授向我校图书馆捐赠了《诗歌疗法研究》等十余本自己撰写的诗歌研究类图书,为我校“诗育”建设注入新的学术资源。



  本次讲座不仅拓展了同学们对诗歌功能的认知,也为我校诗歌育人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与路径。诗意不止于文学,更关乎成长;诗歌不仅是课堂的知识,更是生命的陪伴。

  附录一:王珂教授盱眙中学《中学生需要诗歌疗法》讲座实况:

  王珂教授《中学生需要诗歌疗法诗座》录音

  主讲人:王珂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现代汉诗研究所所长

  同学们好:

  大家一定知道喜欢那句话:“诗与远方”。现在远方就在眼前,诗没有来,诗人来了。我就是王珂。(掌声)

  刚才我在这个报告厅门前看见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为什么我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就是因为这句话。我首先应该为这句话鞠一个躬,因为这里是说这句话的人的出生地,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这句话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掌声)我是八三年上的大学,我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深受这句话的影响。我觉得我活着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活着的,我读书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掌声)

  中华之崛起是需要栋梁之才的。我们讲少年强则国强。刚才我看着你们进场,我给陈校长讲:“在座的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都是中国的栋梁之才。”今天这个讲座的目的,就是培养栋梁之才的,讲座的题目是《中学生需要诗歌疗法》。

  诗歌疗法这个术语,同学们可能是比较陌生的。同学们知道的是“诗教”,我们中华民族比较重视“诗教”,重视诗歌的教育目的。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强调的就是诗教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今天用了另外一个词语,叫“诗疗”。什么是诗疗呢?就请大家听王老师一一道来。

  首先讲什么是健康。要让各位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首先是一个健康的人,然后再是一个优秀的人。如果你不健康,如果你心理出了问题,今天是解决一个现实的问题,你是高中学生,你高中的三年是很难度过去的。王老师不是危言耸听,因为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王老师研究的、关注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它确实是存在的。

  现在我们讲健康的四要素。第一个要素是躯体健康,在座的各位是特别阳光的少男少女,能坐在这里来听讲座,首先你们躯体健康,就是身体健康。第二个要素是心理健康,大家都面带笑容,王老师也笑容满面,一看到你们的灿烂的笑脸,阳光般的笑容,我就知道你们的心理非常健康,你们也影响了我,可以保证我的整个讲座都能够笑着讲下去。第四个要素是社会适应良好,你们热烈的掌声,刚才我一句话还没有说完,掌声就响起来了,证明你们很能跟老师配合。这就是社会适应良好。第四个要素是有道德,刚才王老师用了周恩来总理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就是强调有道德。

  健康的四要素不是王老师总结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的下的定义,它的定义有一个完善的过程。1948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在《世界卫生组织宪章》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强调的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1948年下的定义。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后来就增加了内容。1989年修改为: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与1948年的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到了1990年,就在三要素上增加了一项。1990年的四要素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加了“有道德”。我们要有道德地活着,强调生活的意义感。为什么王珂老师说他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都受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影响,也就是说我在道德方面是比较健康的,我一定要成为优秀的人,我在上小学时就说我一定要上大学,我上了大学后说我一定要当大学教授,所以王珂老师37岁就成了大学教授,37岁的大学教授是比较少的。(掌声)在此强调的是同学们一定要立大志,你们基础要比我好,我当年上的是一所农村中学,我班上只考上了两个大学生,我考上的是西南师范大学,现在的西南大学外语系。刚才参观你们的校史馆,我为盱眙中学感到骄傲,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有那么多人。你们二十年,三十年后,肯定要比王珂教授做得更优秀。那要保证做得好优秀,就一定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健康的四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健康四要素是相互依存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以各自独立存在,也相互影响。四个要素可以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产生影响。好身体就有好心情,心情好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也能接受道德规范。但我认为后面的更重要,所以我是把有道德放在首位的。有道德的人更能被社会接受,能被社会接受心理就会健康,心理健康躯体就会更健康。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其实有道德这个要素是格外重要的。

  我们给诗歌疗法下个定义。我先讲下诗歌疗法的历史,诗歌疗法从古到今都有,但是它形成一门科学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比如中国古诗词中就有用诗治疗的事情。在宋代计有功写的《唐诗纪事》一书中,就记录了杜甫以诗的故事。他的朋友的妻子得了心志病,有点像今天的忧郁症。有人说病人要吃药,杜甫说读我的诗就可以了。杜甫叫她反复吟诵他写的《羌村》中的诗句,她的病情逐渐好转。西方也非常早,但是真正的诗歌疗法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出现的。

  “诗歌疗法”全称为“诗歌心理精神疗法”,指通过诗歌创作和诗歌欣赏,预防和治疗心理精神疾病,特别是在突发事件中进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诗歌疗法第一是用来防病的,第二是用来治病的。最重要是当出现心理危机的时候,用来进行心理干预的。借用了读书疗法与书写疗法的原理及方法,采用转移、投射、暗示、净化、升华、重塑等来治疗精神性疾病,帮助写诗者和读诗者完成心理疗愈的任务。

  在国外,诗歌疗法更多是读诗疗法,但是传入中国后,王珂老师可以很自豪地说为此做出了贡献,我被媒体称为“中国诗疗第一人”。我是中国第一个把国外的诗歌疗法引进来的人,2010年我在福建医科大学做了中国第一场诗歌疗法讲座。2014年,我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国第一门诗歌疗法课程,叫《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最近我正在完成大学教材,马上要出版的一本书就是《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掌声)

  我把外国的诗歌疗法引进到中国后,做了一个改变,根据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刚才我参观了你们的校园,我特别高兴在校园里看到了学校建设的诗歌园,树上挂着同学们写的诗,我还双手手托着诗牌拍照,觉得好幸福啊,左手一首古诗,右手一首新诗。中国有很好的写诗的气氛,很好的写诗基础,为什么不能更多的采用写诗的治疗方法来取代读诗的治疗方法?

  诗歌疗法重视写诗,除了中国国情以外,还采用国外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书写表达”。什么是书写表达,书写表达是通过披露和表达与个人重要经历有关的感受和想法,由此促进心理健康的心理干预方法统称为书写表达。书写表达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以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成熟的心理干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的个体参与书写表达可以长期有效地保持健康,降低焦虑和抑郁,提升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效能感。书写表达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以积极内容为书写主题的干预效果会很快出现,但以创伤经历为书写主题的干预效果在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会出现。

  王老师研究和推广的诗歌疗法,首先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强调科学精神。不是建立在文学艺术上的,是建立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的。因此我们这个讲座是偏向医学的,偏向心理学的讲座。

  诗歌疗法有十大治疗功能。针对病人的由不健康的人到健康人的心理治疗功能有五种,有的是病人,有的处在亚健康状态。五种功能是:宣泄功能、移情功能、投射功能、暗示功能、催眠功能。为什么诗歌比小说、散文有更好的治疗功能呢?是因为诗是抒情的艺术,最著名的诗的定义是华兹华斯的定义:“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也就是说,诗是抒情的,强烈情感是自然流露出来的,这种功能就是宣泄功能。第二是移情功能,移情功能和投射功能与宣泄功能有些相似。生活中我们可能对某个人有些怨恨,或者是爱慕某个人,但是不能直接表达出来。就把爱慕或怨恨的对象移情或投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这就是称情功能和投射功能与诗歌写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相似,叫意象写作。

  如何写诗?王老师是写诗的,也是诗人。刚才王老师说“诗没来,诗人来了。”诗人王珂来了。诗歌写作最重要的技法就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朦胧是成诗的一条捷径”。朦胧是成诗的捷径,你的诗一定要写得朦胧,尽管诗是抒发你的感情的,但是最好不用直抒胸臆的方法。华兹华斯的诗的定义还有后半句,教你如何写诗。“它通常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同学们接受过一个观念叫“愤怒出诗人”。但是我们现在研究的结果是愤怒确实可以出诗人,但是很难出诗,尤其是很难出好诗。在写法上,要采用意象写作方式。什么是意象写作方式?王老师有个特别形象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你们高中学生可能不太恰当,但是对大学生很恰当。我过去在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当教授,要给新生讲话,我就讲:“歌德说: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位少女不怀春?他们是大一学生,如果多情或怀春,就需要表达,表达爱意的方式因专业而异,普通人可以直接说:我爱你。外语系的学生应该说:I love you.中方专业的如果这么说,就显得你没有文化,没有专业,必须采用意象表达方式,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应该这样说:旗山上的小松树渴盼听到闽江里的小浪花唱歌。男生是小松树,女生是小浪花。福建师范大学校区的后面是旗山,前面是闽江。有一个成语叫指桑骂槐,写诗也如指着桑树骂槐树,如古人所说的:诗出则面,无理而妙。诗从侧面去写,没有道理,却是很巧妙的。

  刚才讲的这一段话并没有出现在我预先做的讲座ppt中,是受你们的感染。我没有想到我们中学有那么多的同学爱写诗,太激动了,就增加了这一段内容《怎么写诗》。写诗有两句名言:第一句是朦胧是成诗的一条捷径,第二句就是诗出侧面无理而妙。

  现在我们回到ppt。

  针对普通人的由健康人到优秀的人的精神治疗功能:梦幻功能、认同功能、净化功能、升华功能、重塑功能。这部分是强调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这块内容比较专业,我们只把这些术语介绍给大家,不做细讲。

  王珂老师的诗歌疗法创造了一个术语,叫“诗疗诗”。什么是诗疗诗?在诗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较好治疗功能的诗,统称为诗疗诗。不是所有的诗都有治疗作用,有的诗可能还会何伤害你。喜欢诗的同学都知道有位著名诗人叫海子,海子有首诗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过去是进入中学教材的,后来在我们专家的强烈抗议下取消了。诗歌疗法针对中学生讲座,也不会叫大家朗诵这首诗。但是针对大学生讲座,会朗诵这首诗,会推荐这首诗。我看有些同学在点头,说明读过这首诗。我问你一个问题:海子为什么会自杀?王老师为何不会自杀?王老师也是写诗的。答案是:海子在诗中表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王老师是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在座的各位,千万不要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一定要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一首好的诗疗诗,有以下几个标准。在座的有语文老师,有我的同行,我父亲也是中学语文老师,还是教研室主任,应该向学生推荐哪些诗?首先是让读者获得“心理的治疗”的诗,这首诗是否对读者的心理健康有帮助?把诗歌治疗放在第一位。第二是“情感的共鸣”,能不能产生情感的共鸣,如这是这首写亲情的诗,写妈妈的诗,或者是写父亲的诗,读了以后是否会想我的妈妈,想我的父亲。或者这首诗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诗篇,读了以后能不能够让我产生爱国主义情感。

  第三个标准是“审美的享受”,读了以后,它的音乐美,它的排列美,是否能够让我获得美的享受。新诗史上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徐志摩写的《再别康桥》,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不朗诵这首诗,它的节奏韵律非常优美。同学们要改变观念,人的审美需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审美需要是人的本能需要。今天王老师就非常在意穿什么服装来做讲座,它直接影响到诗歌疗法的效果。如果王老师今天穿得很正式,很严肃,甚至穿西装,与诗歌疗法的主题就不相配。你们会觉得他像一个拘谨的老教授,所以我穿的是夹克衫,色彩是中国救援队用的橘黄色,可以给人带来心理安慰的颜色。所以说审美需要是人的本能需要。

  有的诗可能不能给你带来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启迪,只能给你的美的享受,也是好的诗疗诗,有的是音乐美,有是的排列美,如有首诗的诗句是露水悄悄滴湿了时间,后面几个字是竖排的,产生了直观的形象感。我很喜欢那种排列,这样的诗,对我们的心理治疗是有很好的帮助的。

  当然,第四个标准“思想的启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首诗让我们的思想境界有提高,让我们获得哲理上的启示,这样的诗就是值得读的。(此时,电脑因联网自动跳出请打开游戏的图片)大家看电脑提示我们应该打开游戏了,它是觉得我们的诗太玩了,今天的讲座就是让大家好玩,玩诗的游戏,写诗就是为了好玩,不要太考虑什么高深的事情(王老师一边调侃一边关掉图片,)(掌声)

  但是不管你说有多好玩,尤其是在座的各位,我们都会出现焦虑。尽管我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考硕士和考博士,都是一考就过的。但是考前仍然有焦虑。因为我经常是班上第一名,在座的有第一名的同学,你是不是考前担心别人超过你?你就有焦虑。诗歌疗法最大任务就是驱逐焦虑。

  心理学家卡伦•荷妮说:“强烈的焦虑是我们所具有的最折磨人的情感。……在面对巨大的危险时,人们可能会变得积极而有勇气。但是在焦虑状态中,事实上,人们感到非常无助。”

  什么是焦虑,焦虑是想象出来的恐惧。如果我上中学的时候第一学期考的是第一名,第二学期会掉得第三名,第三学期又是第一名,第四学期又是第三名。每次掉下去,我就会焦虑:下学期会掉得更多,会掉得第八名,第十名去,越想越害怕。

  卡伦•荷妮是美国心理学会的会长,是著名的女心理学家,她总结出逃避焦虑有四种方法。她说:“在我们的文化中,逃避焦虑有四种方法:理性化,否认,麻痹,避免可能会产生焦虑思想、感受、冲动的情景。第一种方法——理性化——乃是避免责任的最佳解决方法。它包括将焦虑转化为理性的恐惧……逃避焦虑的第二种方式是否认它的存在……另一种麻痹焦虑的方法是沉溺于工作……逃避焦虑的第四种方法是最极端的方法:它包括躲避那些可能会产生焦虑的一切情景、念头或感觉。这可能是一种有意识的过程,就像害怕开车的人不去开车,害怕爬山的人不去爬山,都是这种方式的表现。”

  世界上很多心理学家都研究焦虑,总结出几百种解决焦虑的方法,我觉得荷妮的这个方法最好。就是逃避焦虑有四种方法:理性化,否认,麻痹,避免避免可能会产生焦虑思想、感受、冲动的情景。写诗就是一种理性化,把焦虑写出来,就不再焦虑了。否认,就是我不承认有焦虑,比如考试前有焦虑,但是自己否认它的存在,不去考虑它,焦虑就减少的。这学期考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一样的,考差了没关系,关键是看谁笑到最后,看高考成绩。诗歌疗法的最大目的就是通过读诗和写诗,焦虑赶走,重建自信。

  诗歌疗法能驱逐焦虑,读写抒情的诗,可以通过移情、投射等心理治疗手段缓解焦虑。读写励志的诗,可以通过净化、升华、重塑等心理治疗手段建立自信。即读写反情的诗可以通过移情、投射等心理干预手段来缓解焦虑。读写励志的诗,你们中学生最需要读励志的诗,可以给你勇力的诗,可以通过净化、升华、重塑等手段来建立自信。

  针对你们是高中生,王老师专门做了一张ppt高中生的六大任务。第一个任国是学习知识,大家到这么好的中学,全国有名的中学,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知识的。第二个任务是培养能力,一个人仅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能力。第三个任务是健全人格,人格最重要的标志是自信。这里,王老师送大家一句话,你们今天也算是我的学生了。王老师在大学教了三十多年的书,第一次上课与新生见面,我会在黑板上写“我不狂谁狂”,希望同学们记住“我不什么谁狂”。这句话就是激励学生奋斗的一句话。改变我的命运的就是两句话,一句话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让我的奋斗有意义。另一句就是“我不狂谁狂”,是用在操作层面的。这句话来自英语的If you can,I can.你能我也能。所以健全人格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信,诗歌疗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驱逐焦虑重建自信。第四个任务是健康心理,大家的心理一定要健康,尤其是在高中学习阶段,重点中学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第五个任务是丰富情感,这里的情感是指多方面的,你们这个阶段的情感包括少男少女的情感,还有亲情、友情,也包括爱国的情感,甚至乡愁的情感。一个人的情感要丰富,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培养了丰富的情感,一生都会受益无穷。第六个任务是健美身体,中学生的教育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高中生的六大任务。希望同学们把这六大任务记下。知识、能力、心理、人格、情感、身体,其中最重要的是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

  诗歌疗法的治疗机制主要有:意志强化、情绪认同、快感满足、美欲唤醒、美感完善、意义确认、情感净化、认知重构、道德重建等。实施方法主要有诵读疗法和创作疗法等,通过诗歌创作释放被压抑的情感和被压制的思想,减少焦虑,增加自信。通过诗歌朗诵会等群体互动形式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完成个体情感向集体情感转化的自我的社会化,培养社会情感及道德情感。

  今天王老师的一大任务是来教你们写诗的。写诗最重要的两句话是:朦胧是成诗的一条捷径,诗出侧面无理而妙。在诗歌疗法的写诗疗法中,有很多诗体都可以写的,有格律诗,有长诗,有散文诗,但是效果最好的是小诗。今天王老师的讲座还有一个比较功利性的目的,就是今年的高考,北京考生的小作文是写一首小诗,在座的各位同学,叫你写小诗,你会写吗?今年的高考把很多同学都难住了,因为我们的同学没有人教你写诗。另外,今年高考的大作文是材料作文,材料用了三句话,有两句话是诗。中学诗歌教育是比较弱的。所以现在我们必须加强教育。今年暑假,我就组织了几位诗人和诗论家举办了“教您写新诗”暑期网校,受到了中学师生的欢迎。

  今天时间有限,王珂老师只教你写小诗。周作人1922年给小诗下的定义非常好。他说:“如果我们‘怀着爱惜这在忙碌的生活之中浮到心头又复随即消失的刹那的感觉之心’,想将它表现出来,那么数行的小诗便是最好的工具了。”王老师是写新诗的,是新诗研究专家,认为新诗主要是写情绪的。比如说,现在有的同学在下面抱怨:“王老师,您那么有名气,您的普通话实在是太差了,我听不懂您在讲什么啊,您好讨厌啊,我想把您赶下去,又赶不下去,我就写首诗骂您:一只老麻雀,还在那里叽叽喳喳地叫,烦死了。这就是一首小诗,把您的烦的情绪写出来了,写完后你的心情就好了,就想,还是继续听这只老麻雀地叽叽喳喳地叫吧。

  写小诗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哲理性,小诗写得最好的是写过《繁星》和《春水》的冰心,还有一个诗人是宗白华,代表作是《流云》,

  今天举的例子是冰心的小诗《春水三三》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为什么是给大家讲这首诗呢,因为它与今天的讲座的主题是一例的,可以结合起来的。如同在强调诗疗主张的社会协调能力,人的健康的第三个要素就是社会协调性。在座的要融入社会,不能做墙角的花,不能做孤芳自赏的花,不能做自命清高的花。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的社会协调能力决定的,所以必须开放自己走出去。

  小诗写作要点是,第一是抒情性,小诗一定要是抒情的,是抒发你的情绪的。第二是哲理性,如果直接抒发情绪,就如同我哭我笑我骂人,这些都是宣泄情绪,我为什么要写诗呢?但是如果高考你写诗,直接把你的情绪宣泄出来,是得不了高分的,所以要尽可能去追求它的哲理性。

  好,现在进入操作环节。请同学们以《青年》为题用三分钟时间,写一首五行内的小诗!

  大家知道那句名言,“少年强则国强”,那时的少年就是今天的青年。现在老麻雀不再叽叽喳喳地叫了,看你们写诗,诗的题目就《青年》。

  王老师读大一时,才十六七岁(掌声),就在你们这个年龄,那时我初中只读了两年。当时生活中受了打击,就在绝望中写了这首诗,只有一句:“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自己给自己鼓劲,写了以后就不消沉了。当时的消沉也是因为读了一首诗,前面王珂老师讲有的诗是有害的,那句诗是:“返顾过去,往事不堪回首;遥望将来,竟无一个知音。”是俄国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诗句。我的《青春》诗给了我生存的力量和重新奋斗的勇气。

  高一一班的班长,你是怎么写《青年》一诗的?女班长回答说:“青年是朝阳,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掌声)大家肯定想知道你们老师的水平怎么样?(掌声)现在请校团委书记王丰老师朗诵他的《青年》。王丰书记说:“现在请我们中文学科的负责人陈老师。”陈老师回答说:“青年是光,光芒万丈。青年是风,风流倜傥。”

  什么是诗歌疗法的写作疗法,刚才大家体会到了。大家在轻松愉快中,就体会到了诗歌的力量,写《青年》这首诗,让大家充满青年的朝气。

  本来王老师想给大家讲下去,时间太有限制了。下面进入读诗疗法环节。诗歌要培养人的爱国主义情感,这首诗是著名诗人舒婷写的,题目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请大家安静下来,听这首诗的朗诵。(播放著名朗诵家丁建华的诗朗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爱情诗让人爱国,哲理诗让人珍惜生命。下面请全体同学起立,集体朗诵著名诗人食指写的《相信未来》。(全体师生千人朗诵)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王珂教授寄语

  青年朋友们,请你们: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请大家记住最后一句诗:“相信未来,热爱生命!”请大家珍惜生命!

  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附录二:王珂教授诗歌疗法研究推广情况简介:

  2010年6月2日,王珂教授在福建医科大学作了诗歌疗法的第一场讲座,题目是《诗歌欣赏和诗歌创作与心理干预和精神疗法》,听众是福建医科大学各班心理委员、部分老师和普通同学共200多人,共讲了3个多小时,很受欢迎。讲座录像在2010年7月27日被放上“超星学术视频”,到2012年9月12日,就有13679人次收看。2010年9月,王珂教授接到东南大学的邀请,10月24日和25日晚,王珂教授分别为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了两场诗歌疗法讲座。东南大学校报这样报道:“应王珂教授校研究生院邀请,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珂先生做客王珂教授校医学人文大讲堂,为东大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漫谈诗歌心理精神疗法’的精彩演讲,吸引了大量学生前往。王教授首先讲述了诗疗的历史及意义,指出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重视诗疗的现状,强调诗词可以造就美人,书写表达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并举例说明诗疗及阅读疗法渐渐受到了中国学者的重视,然而王珂教授国的精神卫生现状仍不容乐观。随后,王教授介绍了诗疗的理论与方法。在基本理论的介绍中,他强调了意志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证明了诗歌在治疗中的可行性,它可以给人意志和力量,可以给人快感,可以满足人的不同需要等指出诗疗的最大目的是建立自信。最后,王教授结合具体的诗作及自己以诗自救的经历详细阐释了诗疗的实践及应用,并邀全体同学共同朗诵了食指的《相信未来》,并赠送了自己的诗作《从今天起》为本次讲座拉下了帷幕。王珂教授是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诗歌的重要研究者之一,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轻松幽默亲切自然的演讲风格多次赢得台下听众的热烈掌声。他的精彩演讲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听觉冲击,引起了大家对诗歌疗法的关注,同时也让在场的所有同学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这场讲座录像在2011年4月26日放上“超星学术视频”,到2012年9月12日,已有14092人次收看。

  王珂教授先后在福建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图书馆、福建省税务局、福建省发改委、福建省妇联、安徽农业大学、安庆师范学院、南京市民大讲堂、武汉大学、太原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单位做讲座,听众有大学生、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多种类型。讲座的过程就是对听众进行“诗疗”的过程,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歌,知道一些诗歌知识,使听众获得诗歌欣赏和诗歌教育的机会,增加听众的人文艺术修养,还能够学习到一些具体的“诗疗”方法。新华网、《深圳特区报》等媒体曾以《王珂教授来安徽作“诗歌疗法”循环演讲》、《诗歌疗法具心理医学的临床功用》为题作了报道。2010年11月17日《深圳特区报》报道:“……王珂教授在安徽农业大学作讲座时,该校人文社科学院中文系、心理学系的师生及当地医院精神病科的相关临床医护人员200余人一同前往听讲,在优美舒缓的背景音乐下,大家聆听着诗歌朗诵,体验了“诗歌疗法”这一全新的心理干预理念与实践,在场听众反响良好。”(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11/17/content_5195177.html.)

  2014年王珂教授在东南大学开设了中国大学第一门诗歌疗法课程《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2019年这门课程成为“中国大学MOOC”网络课程,2021年成为中宣部主办干部学习平台的“学习强国”的网络课程,上网第一周就成为“人文史哲”栏目六门的推荐课程之一,到2025年已有上千万人学习,仅第一讲就有42万人学习。

  2019年11月9日,王珂教授在东南大学主办了中国首个诗歌疗法研讨会——“诗的治疗功能国际研讨会”,参加者有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的诗人、心理学家、诗歌教授、艺术学教授。诗的治疗功能及诗歌疗法得到高度肯定。

  2019年12月王珂教授在东南大学出版了63万字的《诗歌疗法研究》。“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诗歌疗法的著作。王珂是中国率先从事诗歌疗法研究和推广的大学教授。……将文学、心理学、医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结合,采用诗歌对人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称为诗歌疗法,简称诗疗。……诗歌疗法的最低目标是培养健康人,最高目标是培养优秀人,尤其是优秀的现代人。……本书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适合诗歌(新诗)的爱好者及研究者与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爱好者及研究者阅读,也可以作为大学诗歌疗法及心理疗法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还可以作为大学所有专业的通识课、医学专业的专业课及所有专业的心理治疗课教材。”(王珂:《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页。)

  2024年9月,王珂教授在九州出版社出版了58万字的《情途:天涯何处无芳草——王珂情诗选(1982-2024)》。“这是新诗界第一本完整记录一个男人半个世纪爱情生活的‘日记式编年体诗集’。抒发了作者初恋之纯,终恋之美,分居之苦,丧妻之痛,情的体验,爱的思考,其情切切,发自灵魂。个体的爱情史也能呈现出社会的爱情思潮,日记体隐私性写作保证了爱情的原汁原味,这既是诗人的自王珂教授安慰,也能让作者产生共鸣,具有心理疗愈作用。这正是作为著名诗人、诗评家的作者所极力倡导的‘诗歌疗法’。”(王珂:《情途:天涯何处无芳草——王珂情诗选(1982-2024)》,九州出版社,2024年,封面。)

  二十年来,王珂教授致力于诗歌疗法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推广。教材建设是重中之重。先后完成了两种诗歌疗法的教材。一是面向社会,重点是培训干部用的教材《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学习强国”网课教材)。二是面向校园,尤其是教育大学的《诗歌欣赏与诗歌疗法》(大学本科通识课教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城市圈客户端
城市圈客户端
城市圈客户端
1545文章数 3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