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是人体外在形象的一部分,但医生指出:它不只是“装饰”,更是反映身体健康、代谢功能与内分泌状况的重要窗口。尤其进入中老年期后,头发的颜色、密度、光泽、生长速度等变化,常常与身体衰老节奏密切相关。
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那些长寿人群中常见的头发特征,其实正体现出良好的循环系统、内分泌调节能力和营养状态。以下4个“头发信号”,若你占得越多,或许便是长寿的有力证明。
1.头发乌黑,白发较少
![]()
随着年龄增长,毛囊内的黑色素细胞自然减少,头发逐渐变白。但如果一个人在60岁左右仍然黑发偏多、白发增长缓慢,说明其体内氧化应激水平低、黑色素生成机制稳定。
这类人通常具备较强的抗自由基能力、血管通透性好、肝脏解毒功能正常,有助于延缓衰老速度。从人群统计看,白发出现较晚的人寿命往往更长,这已成为一种可靠的衰老评估信号。
2.发质浓密,不易脱落
年纪大了之后,如果头发依旧粗壮、不干枯、掉发不明显,说明毛囊结构未退化,皮肤血流供应充足,蛋白质与微量元素摄入足够。
脱发与肾上腺激素失衡、铁锌缺乏、甲状腺功能下降、肝肾代谢负担过重密切相关。能长期保持头发浓密,反映其激素系统处于较好状态,体内微环境相对稳定。此外,雄激素性脱发若进展缓慢或延后,通常也是慢病风险较低的表现之一。
3.发根牢固,不易断裂
![]()
头发一扯就掉,稍微碰碰便易断裂,多提示毛囊供血不足、角蛋白合成能力减弱。反之,如果头发从根到尖都坚韧有弹性,洗头后掉发稀少,说明其微循环功能较好、末梢血管健康、炎症水平低。
毛囊对营养供应极为敏感,是“早衰哨兵”。若毛发生长稳定、生命周期长,通常反映出机体处于较理想的生理节律中,代谢慢、修复能力强,符合长寿体质的典型表现。
4.发色有光泽,不枯黄
![]()
头发干枯、发黄、无光,常见于肝郁气滞、肾精亏虚、长期营养不良或情绪波动大的人群。反之,即使有白发,但整体发色有光、手感柔顺、不打结,说明其体内血液循环好、激素调节稳定、脂肪代谢平衡。
尤其在50岁以后还能保持“发如其人”的状态,大概率说明其内分泌系统未发生明显紊乱,肠胃吸收良好,营养能正常输送至毛发末端,是全身功能状态优越的反映。
总结来讲,头发虽然不说话,却默默记录着身体的变化轨迹。一个人老得快不快,头发往往最先知道。从白发生长速度,到脱发程度、发质状态,每一个小细节都能透露出衰老进度与寿命潜力,平日里不妨多留心观察下。
【本图文由“熊猫医学”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棉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