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EC 会议的余音尚未散尽,日本政坛便上演了一出令人瞠目的外交反转。
2. 高市早苗在不到一日之内便公然违背会晤承诺,其行径之迅速,堪称现代外交史上的罕见案例。
3. 此类直接触碰核心主权底线的行为,即便是以政策摇摆著称的特朗普,在处理台海议题时也未曾如此露骨地挑衅。
4. 而高市早苗却选择在中国最敏感的问题上主动点火,释放出极具对抗意味的政治信号。
![]()
5. 她这场高风险的“战略豪赌”,究竟准备走得多远?
6. 刚落幕的 APEC 领导人峰会本被视为中日关系回暖的重要转机,各方普遍期待两国能在经济合作与区域稳定方面迈出新步伐。
7. 然而,峰会气氛尚温,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即以一场精心策划的社交媒体曝光行动,彻底撕毁了刚刚建立的信任框架。
8. 前脚与中国领导人面对面重申遵守中日联合声明精神,后脚便高调发布与台湾地区官员会面的照片与文字记录,甚至使用“总统府资政”这类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的称谓。
9. 这种在24小时内完成“承诺—背叛”全过程的操作,连曾多次试探中方底线的特朗普政府都未曾胆敢实施,她却毫不犹豫地踩了下去。
![]()
10. 显然,这并非一时冲动或沟通失误,而是基于长期政治理念的一次系统性出击。
11. 若想理解她为何敢于在中美博弈的关键节点铤而走险,必须剖析她身上两个鲜明的政治标签:“女版安倍”与“东方特朗普”——这两个身份共同构筑了她的执政逻辑。
12. “女版安倍”之称,并非媒体戏谑,而是对其政治血脉的真实写照。
![]()
13. 高市早苗的政治崛起始终伴随着安倍晋三的影子,从内阁官房副长官到总务大臣,每一步晋升皆得益于安倍派系的扶持。
14. 她对安倍右翼路线的继承可谓全盘复制:在历史认知问题上,多次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公开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的真实性;将日本侵华战争定性为“自卫性质的军事部署”,言论之极端,与安倍一脉相承。
15. 在安全战略上,她的激进程度甚至超越前任。
![]()
16. “延续安倍遗志,效仿特朗普手段”
17. 2025年10月21日当选日本第104任首相后,仅三天便在首次施政方针演说中将国家安全置于最高议程。
18. 原定于2027年实现的“防卫预算占GDP 2%”目标被提前至当年落实;更宣布将在2026年底前全面修订《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及《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三大文件,明确指向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推动自卫队向“正规国防军”转型。
19. 这一系列举措,无异于接过安倍未竟的修宪大旗,加速推进日本军事正常化进程。
![]()
20. 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更是赤裸裸地暴露其战略意图。
21. 自2021年竞选自民党总裁起,她便频繁宣称“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主张构建与台湾之间的战时情报互通机制,提议邀请台湾参与美日主导的多边联合军演。
22. 上台执政后,立即默许由日本维新会牵头、前防卫省高官随行的代表团访台,与台方防务机构深入探讨“非对称作战战术”;同时协调美军第七舰队与日本海上自卫队航母编队进入台湾东部海域举行高强度联合演练。
23. 此类动作已远超口头表态,实质构成对台海局势的深度介入。
![]()
24. 再看其对特朗普风格的模仿路径。
25. 特朗普虽发动对华贸易战,但在台湾议题上始终保持克制:中美高层对话后曾明确表示“未讨论台湾问题”;2024年8月更拒绝赖清德所谓“过境”美国本土的请求,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
26. 而高市早苗所学的,正是特朗普“极限施压”的战术外壳,却剔除了其中的战略节制,专挑最易引爆冲突的领域发力。
27. 上任初期,她先抛出“烟雾弹”:外务大臣茂木敏充对外释放“中国是重要邻邦”“无意切断产业链”的温和信号;她在施政演讲中亦提及“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营造出愿开展建设性对话的姿态。
![]()
28. 然而一旦发现中方未给予预期回应,立刻撕下伪装。
29. 10月26日,在马来西亚举行的日本—东盟领导人会议上,她刻意将乌克兰危机与台海局势并列论述,暗示“今日乌克兰,明日东亚”的危险叙事,鼓吹“台海动荡将威胁全球供应链稳定”;同时公开声援菲律宾在南海争端中采取“法律武器化”策略,意图拉拢东南亚国家形成反华统一阵线。
30. APEC期间的动作更是变本加厉。
31. 10月31日刚结束与中方的正式会谈并作出守规承诺,当晚即通过个人社交平台连续发布与台湾官员会晤细节,持续更新长达两日,刻意放大事件影响力。
32.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举恰逢“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结束不久,此时挑动两岸神经,具有极强的象征挑衅意味,连一向善于制造话题的特朗普都会权衡利弊,她却执意为之。
![]()
33. 除在安全领域频频点火外,她在经济与外交层面同样推行“双轨策略”。
34. 口头强调“不寻求与中国脱钩”,实则上任伊始即启动新一轮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故意拖延对中国企业的审批流程,人为制造技术封锁壁垒,旨在配合其长期倡导的“去红色供应链”计划。
35. 外交上一面呼吁与中方进行“坦诚沟通”,一面紧锣密鼓强化日美韩三边安全协作机制,推动日美菲准同盟关系升级,积极参与“印太经济框架”与“四方安全对话”(QUAD),全力服务于美国主导的围堵战略。
36. 其真实意图昭然若揭:既要维持对华经贸往来以支撑国内经济,又要在地缘政治上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急先锋。
![]()
37. 然而,这套“两面下注”的玩法,早已被中方精准识破。
38. 中方反制迅速且有力。
39. 11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严正指出高市早苗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明确警告台湾问题是“中日关系不可逾越的红线”;并特别提醒其勿忘日本殖民统治台湾长达半个世纪的历史责任,任何企图分裂中国的举动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40. 此前在其发表施政纲领之际,中方已发出预警,质疑日本大规模扩军的真实意图是否仍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41.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她试图策动东盟国家共同应对所谓“中国威胁”,却遭遇集体冷遇。
42. 2024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逼近1万亿美元大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持续深化融合,相比之下,日本在东南亚的经济影响力日渐式微。
43. 多数东盟成员国对其涉华强硬言论采取回避态度,既不呼应也不表态,显示出对其战略操弄的高度警惕。
44. 日本国内反对声浪亦不断上升。
45. 最大在野党立宪民主党党首公开批评其安保政策“背离和平宪法精神”,呼吁国会行使监督权,对军事扩张趋势“及时踩下刹车”。
![]()
46. 综合来看,高市早苗这套“继承安倍意识形态、复制特朗普操作手法”的执政模式,表面看似强势果决,实则内藏巨大风险。
47. 企图通过外部挑衅转移国内老龄化、少子化、财政赤字等结构性矛盾,迎合美国战略需求换取安全保障红利,结果却是孤立加剧、盟友寥寥、邻国警觉。
48. 不仅未能改善日本的地缘处境,反而将中日关系推向近年来最低谷。
49. 必须清醒认识到,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破坏亚太和平稳定的行为终将自食其果。
50. 中方的警告已然清晰传达,若她执意继续玩火,最终等待她的,将是历史与现实的双重清算。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