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高邮,继续南下”1945年的12月的一天深夜,粟裕抽着烟,眼睛死死地盯着这八个字,怎么也不甘心。如果按照他的想法,高邮这一战必须打。
他看着眼前的这份命令陷入了沉思,这时参谋长走进来问他:“首长,这份命令......”粟裕没说话,而是拿起笔在高邮的地图上画了一个圈圈。
粟裕知道,这一战如果不打,那么将会被蒋介石的部队卡住喉咙,我军的形势也会越来越严峻。
![]()
这是抗战的最后一战,在这一战之后面临的就是国内两党相争的局面,这一战谁拿下谁便会占一点优势。
因为另一边的蒋介石也在行动,他派出了黄百韬来接收在高邮的日军,而且人已经快要到了。
粟裕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冷的天他大晚上的不睡觉,在作战时里面修修改改的写报告写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粟裕写的一千多字的报告便被紧急发往延安,在这份报告里面他分析了许多情况,但总结下来就一句话,高邮这一战必须打。
那么,粟裕的这份千字报告,能否改变目前的局面呢?
![]()
在电报发完以后,粟裕就一直坐立不安的等待着,生怕失去攻打高邮的这个机会。抗战已经结束了几个月,可在高邮还驻扎着日军的一支部队,誓死不降,把送去的投降书都全部撕毁了。
按理来说,这支日伪军投降是迟早的事情,粟裕为什么一定要打高邮呢,其实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日军早已投降,而这支日伪军却拒绝向我军受降,甚至撕毁了投降书,这是不能够容忍的。
第二个原因是高邮的地理位置,是处于华中地区的战略要地,必须先国民党一部取得这个地方的主导权。
粟裕发出去的报告很快有回电了,他盯着电报看了几分钟,身边的人都紧张的看着他,突然他哈哈哈大笑,连声说道:“好,太好了!”
![]()
从电报的答案我们就知道,这一战是不可避免了,那么粟裕会怎么打呢?
在12月19号晚上,粟裕下令攻打高邮,只不过不是大张旗鼓的打,而是摸黑靠近敌人的城墙,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战争到12月20日第7纵队歼敌近千人,不仅如此还切断了敌人南逃的后路。同时还防着黄百韬带领的国民党军队。
到此为止,战争取得了一个较好的开始,不过还没有结束。
在21日第8纵队扫除了高邮外围的那些据点后,直逼高邮城下,随时为攻城做着准备。
时间来到25日晚,攻城马上就要开始了,全军整装待发,粟裕亲自坐镇指挥。
我军分三路进攻,给敌人留了一个逃跑的缺口,粟裕准备的是在这个缺口这里将所有的日军围歼。
![]()
这一战虽然势在必得,但是打得也是非常困难的,守军多次反扑都被我军打回去了,在激战了7个小时以后,将伪军歼灭,直逼日军司令部。
粟裕的目的很简单,岩崎誓死不降,他偏偏要他乖乖投降,于是他并没有着急把日军全部歼灭,而是让他们自己投降。
战役历时7天,最终歼灭日军1100余人,其中生俘892人,歼灭伪军4000多人,其中生俘3493人。日军司令官岩崎大佐宣布无条件投降。
时间来到了受降的这一天,日军的岩崎大佐穿得人模人样的,可以说是为了受降做足了准备,当然这一切是因为他以为是粟裕来参加受降仪式。
等到受降仪式开始了,岩崎左看右看没看到粟裕,坐在受降位置上的是另外一个人,第8纵队的政治部主任韩念龙。
![]()
这下子把岩崎脸都气绿了,他心想,是粟裕指挥的这次战斗,难道不应该是粟裕出来参加受降仪式吗?
按理来说是这样的,那么为什么粟裕不参加受降仪式,这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这个问题不光岩崎想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
后来真的有人跑去问粟裕这个问题,结果你猜他怎么回答?
他说:“一个司令员去接鬼子大佐的受降书,跌份!”
高邮一战就此结束,那么被称为抗战最后一战的高邮战役,对我军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来,高邮据点的收回,对整个华中地区的根据地来说不仅扩大了根据地,也为后来的苏中战役打下了基础。
![]()
其次高邮战役是日伪军和国民党联合起来的一场阴谋,国民党企图吞并高邮地区,因此便让岩崎不得向新四军投降,这才有了抗战胜利都几个月了,岩崎所带领的日军还没有投降的事情。
这一战挫败了国民党军企图通过日伪军控制区北进的计划。新四军通过控制运河大堤等关键通道,有效阻断了国民党军的增援路线,为后续的战役做了铺垫。
还有,这一战的战术是围城打援的攻坚战,是由游击战到运动战的一个转变,在这一点上有效的锻炼了我军的作战战术。
![]()
不仅如此,这一战极大的增强了我军的军民信心,战役的胜利鼓动了苏中地区的广大军民,而且政府还动员了一万多的农民工和几百条船前往前线支援,体现了军民团结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粟裕一定要打抗战的最后一战的原因,就算是熬夜写下打高邮的报告书也在所不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