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曾经是白酒界的现象级品牌,巅峰时期年营收30亿,年轻人聚会首选第一名。
可如今,却沦落到在超市货架上落灰,被网友吐槽“难喝”的地步。
从爆红到衰落,这个品牌的起伏经历值得深思。
![]()
江小白的创始人,是陶石泉。
2011年,他在重庆江津创办了一家小型酒厂,成立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
结果第二年,白酒行业就遭遇重创。
![]()
塑化剂事件被爆出来之后,消费者对白酒行业的安全产生质疑。
随后国家出台限制三公消费的政策,高端白酒应声而落。
高端白酒品牌价格崩盘,整个行业哀鸿遍野,可陶石泉却从危机中看到了机会。
![]()
他发现,传统白酒企业都在争夺商务宴请市场。
那些产品大多包装厚重,度数偏高,年轻消费者很难接受。
而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他们需要的是更轻松、更个性化的饮酒体验。
![]()
江小白的产品策略很明确:小瓶装,低度数,年轻化。
推出100毫升、300毫升的小瓶,且只有40度的酒度。
包装设计简洁明快,一改传统白酒的厚重感。
![]()
酿出的酒口感偏甜,更容易被初次尝试白酒的年轻人接受。
但比起酒品的创新,真正让江小白火起来的,是它的文案营销。
每个酒瓶上都印着短句,幽默轻快的文案,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情绪点。
![]()
更妙的是,江小白还开放了文案征集,只要你的句子够打动人,就有机会印在酒瓶上。
这种互动方式,在当时的白酒行业是前所未有的。
社交媒体的兴起,为江小白提供了绝佳的传播渠道。
![]()
年轻人拍照发朋友圈,配上瓶身的文案,形成了自发的传播效应。
市场也给出了积极的反馈,2013年,江小白的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
对一个刚成立两年的小酒厂来说,已经相当不错。
![]()
2014年销售额突破1亿元,2015年达到3亿元。
真正的爆发期在2016年到2019年,销售额从5亿元一路飙升到30亿元。
在小瓶白酒这个细分市场,江小白一度占据了五分之一的份额。
![]()
资本市场也注意到了这匹黑马,IDG、高瓴等知名投资机构相继入股。
从电梯间到地铁站,从综艺节目到网络剧,到处都能看到江小白的广告。
但好景不长,2020年开始,江小白不再对外公布销售数据。
![]()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江小白2020年的营收下滑到20亿元左右,一年就蒸发了10亿。
它在小瓶白酒市场的份额,也从巅峰期的20%跌到了不足1%。
问题出在哪里?首先是产品本身。
![]()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尝试江小白,负面评价开始增多。
有人说它“淡如白水,口感奇怪”,还有人直言“这根本不像白酒”。
在白酒这个极其注重口感的品类里,产品力不足是致命伤。
![]()
江小白把度数降得太低,又为了掩盖酒精味加了太多调味。
结果既失去了白酒的醇厚,又没有果酒的清新,说白了,就是四不像。
而价格定位的失误,也加剧了困境。
![]()
一瓶100毫升的江小白售价在15到20元之间,换算下来,每500毫升的价格接近100元。
而同样定位大众市场的牛栏山二锅头,500毫升装只要十几元。
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江小白显然不划算。
![]()
但如果想往上走,江小白的品牌力又不足以支撑更高的定价。
送礼场合,人们还是会选择五粮液、剑南春这些传统名酒。
不仅如此,消费环境的变化,也给了江小白致命一击。
![]()
中国白酒产量从2016年的1358万千升,下降到2023年的629万千升,几乎腰斩。
年轻一代的饮酒习惯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他们更愿意选择啤酒、葡萄酒或者干脆不喝酒。
即便喝白酒,也更倾向于选择品质有保证的传统品牌。
![]()
再加上竞争对手的围剿,更是让江小白腹背受敌。
看到江小白的成功,各路酒企纷纷推出自己的青春小酒。
泸州老窖有“泸小二”,郎酒有“小郎酒”,连茅台都推出了“悠蜜”。
![]()
这些产品背靠大厂,在品质和渠道上都有优势。
江小白引以为傲的文案营销也被大量模仿,新鲜感消失殆尽。
而内部管理的混乱,加速了衰败。
![]()
2022年,江小白被曝出大规模裁员,虽然公司否认,但员工士气已经受到影响。
同年,江小白推出的人参酒营销活动因为夸大宣传被监管部门叫停,品牌形象雪上加霜。
渠道商开始观望,有的甚至主动减少进货。
![]()
在一些超市,江小白被挤到了货架的角落,积灰的酒瓶无人问津。
面对困境,陶石泉和他的团队开始了艰难的转型。
他们意识到,单靠一个江小白品牌已经无法支撑公司的未来。
![]()
江小白做出全新尝试,推出“梅见”青梅酒,将目标人群更加精准地锁定在女性消费者。
口感酸甜的青梅酒,度数只有12度,更像是一种佐餐饮料。
而梅见的市场表现,也确实超出预期。
![]()
2022年的销售额,直接冲到了10亿元以上。
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梅见常年占据果酒类目的前三名。
这给了江小白团队很大的信心,2023年,公司正式更名为“重庆瓶子星球酒业集团”。
![]()
这意味着江小白不再局限于白酒,而是要做一个多品类的酒水公司。
除了已有的产品线,公司还在研发米酒、清酒等更多品类。
但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
2025年1月,梅见因为一则带有性别歧视嫌疑的广告文案引发争议。
虽然公司很快道歉并撤下广告,但品牌形象又进一步下滑。
这也暴露出,即便是在新的赛道上,江小白集团在品牌管理上依然存在短板。
![]()
现在回过头看,会发现江小白是一个典型的“成也营销,败也营销”的故事。
在白酒行业遭遇危机的时候,江小白凭借差异化的定位和创新的营销快速崛起。
但当新鲜感褪去,消费者回归理性,产品本身的短板就暴露无遗。
![]()
营销可以让你一夜成名,但只有过硬的产品品质才能让你长久立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消费者见过太多网红产品,他们变得更加挑剔,也更加理性。
对于江小白来说,能否在新的赛道上证明自己,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
江小白的故事是新消费品牌的一面镜子。它证明了营销创新可以快速打开市场,但也警示我们产品品质才是立身之本。在流量红利消退、消费者回归理性的今天,那些靠噱头和情怀支撑的品牌终将现出原形。白酒是个需要时间沉淀的行业,年轻化不等于浅薄化,创新不等于投机取巧。江小白的转型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但它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