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随着11月的凉意渐浓,又到了流感高发季节。你家孩子是感冒还是鼻炎?别搞错了!
医院儿科候诊室里,两位妈妈聊了起来。“我家孩子这几天鼻涕流个不停,还老打喷嚏,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我们也是,晚上鼻塞睡不好,白天没精神,老师还以为得了流感让回家休息。”
这样的场景在每年流感季屡见不鲜,流感初期患者与鼻炎症状患者存在误判情况,导致错误的治疗方式不仅延误病情,还可能加重症状。
![]()
流感与鼻炎:看似相似,实则不同
流感与鼻炎确实有相似之处——流鼻涕、打喷嚏、鼻塞,但这些症状的背后机制却大不相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鼻部症状,通常伴随全身性表现:高烧(常超过38.5℃)、喉咙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头痛,儿童还可能出现呕吐或腹泻。
鼻炎则是鼻腔黏膜的炎症,主要局限于鼻部症状:清水样鼻涕、阵发性打喷嚏(一连串多个)、鼻塞、鼻痒,有时伴眼痒。关键区别在于:鼻炎很少引起发热和全身酸痛。
简单来说,如果孩子精神良好,只是鼻部“小打小闹”,很可能不是流感;但如果孩子精神萎靡、全身不适,那么流感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为什么流感季更要关注鼻腔健康?
鼻腔是我们呼吸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健康的鼻腔可以过滤、加温和湿润吸入的空气,阻止大部分病原体和颗粒物进入下呼吸道。
当鼻腔健康受损时,这道防线出现漏洞,流感病毒更容易乘虚而入。鼻炎患者发作期免疫力下降,感染流感的几率比鼻腔健康者更高。因此,在流感高发季节,维护鼻腔健康不仅是缓解鼻炎症状,更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
流感时节,儿童鼻腔防护全指南
1.科学区分,对症处理
-观察是否发热:流感多伴有发热,鼻炎通常无发热
-关注全身症状:流感常有全身不适,鼻炎以局部症状为主
-留意症状模式:鼻炎症状常在早晨或接触过敏原后加重
2.清洁鼻腔,日常必修
-教会孩子正确擤鼻涕:一次一侧,勿过度用力
-养成正确洗鼻习惯:使用洗鼻器清洁鼻腔,尤其是过敏性鼻炎患者
3.防护到位,隔离病原
-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佩戴合适口罩
-勤洗手:使用肥皂流水或含酒精洗手液
-避免触摸面部:尤其是鼻、眼、口
4.增强防御,内外兼修
-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的食物
-适当运动:每天保证户外活动,增强抵抗力
-充足睡眠:保证每晚8-10小时高质量睡眠
5.环境控制,减少刺激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减少尘螨
-避免接触烟草烟雾、强烈化学气味等刺激物
![]()
何时需要就医?
当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请及时就医:
-症状持续一周未见好转
-高烧超过38.5℃
-呼吸急促或困难
-鼻涕由清变黄、变稠,伴随面部疼痛
-精神状态明显变差
特别提醒:不要随意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或感冒药,流感和鼻炎的治疗思路截然不同,错误用药可能适得其反。
这个流感季,让我们做孩子的“鼻腔健康守护者”,准确识别流感与鼻炎,既不小题大做,也不掉以轻心,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健鼻防感,从今天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