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快圆了》:于清迈雨季中酿造的诗意、臣服与永恒瞬间
江寒 /文
日前,诗人古里果的诗集《月亮快圆了》正式出版,均创作于诗人在清迈雨季的旅居时期,是其观察草木雨露、内省爱与欲念、深思存在与时间的灵魂结晶。读者得以窥见一个丰饶而深邃的诗意世界——一个在湿润的静默与克制的热烈中,探寻生命本质的文字道场。
![]()
在“未完成的圆”中,照见生命的本质
诗集的标题《月亮快圆了》本身便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它捕捉的是“将圆未圆”的悬置时刻,一种充满期待与怅惘的临界状态。如在同名诗作中,诗人写道:“月光遥远,而月亮快圆了……圆了就缺了”,以月亮的圆缺隐喻人世的盛衰与情感的涨落,揭示出“抱憾且长久”或是生命最真实的常态。这种对“未完成”之美的迷恋,贯穿了整个诗集,成为其独特的美学基调。
![]()
于“静默的轰鸣”里,聆听灵魂的密语
诗人极度擅长在“沉默”中开辟丰富的感官世界。在《默》中,三重“不要说话”的禁令之下,掩盖的却是花瓶里花期的行进、泥土中根茎的盘错、灵魂枝芽簇拥生长的轰响。这种以静衬动的手法,将无法言说的深情与内在生命的旺盛涌动表达得淋漓尽致。沉默不是空虚,而是更为饱满的抵达。
![]()
以“臣服的姿态”,完成自我的重构
诗集反复书写一种在爱情与自然面前的“臣服”,但这并非软弱,而是一种通向完整的力量。《十月听雨》中,“你的领地里,一个臣服的女人”,最终与所爱之人融合为“一个完整”;《酿酒》中那个“持续酿酒的女人”,则以近乎宗教般的执着,在徒劳的等待中确认着自我的存在。这种臣服,是放下我执后与万物及所爱之人的深刻联结,是通往完整自我的必经之路。
![]()
在“瞬息的仪式”中,封存永恒的价值
古里果的诗善于将日常瞬间升华为永恒的精神仪式。她通过极致的感官描写,雨水的触摸、体温的遥感、酒液的滋味,让每一个当下片刻都负载起超越时间的永恒意义,如同将“月亮的废墟”封存于清水中。
![]()
《月亮快圆了》不仅仅是一系列诗歌的集合,更是一场在东南亚雨季中完成的生命沉思录。古里果以她敏感而克制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爱与欲的迷雾,体会臣服中的力量,感受静默中的丰盈,最终在一切未臻圆满的缺憾里,找到生命最坚实、最温暖的栖居之所。这部诗集,是献给所有在生命长河中,既“潦草工整又努力地书写过人生”的远道而来者的一份诗意礼物。(江寒 /文)
![]()
《月亮快圆了》
古里果携首部中文诗集惊艳来袭
在这份诗意的修行里,与自己的灵魂坦诚相见。
在本真的生活中,握紧滚烫的热爱,无畏前行。
这人生大梦,
不过是我途经你的庙堂,
你点亮我的烛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