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这位在两岸关系上始终保持着“虽千万人吾往矣”气概的政治人物,再次喊话:
“别把两岸关系搞得那么复杂,未来大家终究是要走向统一的。”
![]()
她的话朴实得近乎直白,伴随着解放军报的发文,统一已成定局,但新中国国民党主席郑丽文真的会坚定走在统一道路上吗?
一、岛内政治氛围的转变
洪秀柱的这番表态,之所以能在嘈杂的舆论场中引发广泛关注,恰恰在于它的“返璞归真”。
在岛内某些政治人物依然热衷于玩弄“拖字诀”,把“维持现状”、“循序渐进”、“和平协议”等词汇当作模糊焦点、延缓进程的“文字盔甲”时,她选择了一语道破那层几乎被磨薄了的窗户纸。
让我们把时间的齿轮倒拨几十年。
![]()
彼时,由于特定的历史机遇和发展阶段,台湾地区凭借其早期积累的经济优势,以及某些西方势力出于战略考量给予的或明或暗的支持,部分政治精英在与大陆互动时,心态上确实存在一种微妙的优越感。
那种心态,有点像旧式家族中分了家的子弟,觉得自己手握一定的筹码,可以“按自身的节奏”来谈条件,甚至带有一种“待价而沽”的意味。
他们认为,时间站在他们一边,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地位来争取最有利的安排。
![]()
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陆的发展堪称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的GDP总量已是台湾地区的数十倍以上,并且这种差距仍在持续扩大。在科技创新领域,从5G到人工智能,从深海探测到航天科技,大陆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乃至在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
![]()
特别是军事实力方面,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水平有目共睹,一系列新型武器装备的列装和体系化作战能力的形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了坚如磐石的保障。
过去那种基于短暂经济优势而产生的优越感,早已在冰冷的现实对比面前烟消云散。
更重要的是,大陆方面通过持续、坚定的行动,清晰地向世界、特别是向岛内传递了一个信号:外部干预的幻想是不切实际的。
![]()
这种综合实力对比的根本性逆转,是理解当前岛内政治人物心态变化的关键背景。
当筹码尽失、倚仗不再,“谋求统一”这个话题,在岛内一部分政治人物口中,其底色可能正从过去那种带有优越感的“施舍心态”或“对等谈判”的幻想,转变为一种意识到大势已去、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认输”。
洪秀柱的喊话,其价值就在于她敢于率先捅破这层心理隔膜,指出皇帝其实没有穿新衣。
![]()
她被视为岛内少数能跳出短期政治算计、看清历史潮流的“明白人”,其呼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岛内理性声音对虚耗内耗的厌倦。
不止洪秀柱,11月1日郑丽文的就任仪式上,前主席马英九于台下聆听时情不自禁,黯然哽咽。这一幕被镜头捕捉下来,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
这滴眼泪,与洪秀柱面向未来的直言共同勾勒出岛内政治生态在时代巨变下的真实图景:逃避和模糊的空间正在被急剧压缩,直面核心问题变得越来越紧迫和不可避免。
岛内舆论也开始出现更多反思,认为“拖”的策略不仅越来越难以维系,甚至可能因为误判形势而错失在相对有利条件下为台湾争取最大权益的历史机遇。
解放军的实力背书
当岛内一些政治力量仍在为如何表述“统一”、如何设计“进程”而进行着近乎“文字游戏”的内部博弈时,大陆方面的姿态则展现出一种基于强大实力的战略定力和清晰界限。
特别是11月1日,解放军报发表评论文章,强调“统一是历史大势,任何拖延都是徒劳”。
![]()
这种表述绝非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建立在几十年筚路蓝缕、艰苦奋斗所积累的雄厚综合国力,尤其是强大的国防实力基础之上的庄严宣告。
回顾过往几十年,大陆方面在处理台湾问题上,确实展现了超乎寻常的诚意和极大的战略耐心。
从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比如ECFA的签署与后续一系列经贸便利化措施,到出台众多“含金量”极高的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其初衷始终是希望通过和平发展的方式,持续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融合,不断累积互信,为最终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水到渠成的条件。
![]()
这份善意和顾全大局的考量,其真诚度是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
可善意若不被珍惜,就可能被误读为软弱,而耐心若被无限度透支,就可能助长投机心理。
大陆的这份顾全大局和民族情感,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似乎被岛内某些政治势力有意或无意地误读,甚至被视为可以继续实施“缓兵之计”、进行“阳奉阴违”操作的空间。
![]()
他们一方面希望充分借助大陆庞大的市场、优惠的政策红利来发展自身经济,缓解内部压力,即所谓的“照单全收惠台政策”,享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又试图通过提出“先签和平协议”、“统一长期循序渐进”等看似合理、实则包藏祸心的方案,其潜台词是希望将两岸暂时分离的状态用某种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形式固定下来、长期化甚至永久化。
![]()
这种策略的本质,被一些大陆学者尖锐地批评为“骗吃骗喝、连吃带拿”,核心目的仍是拖延,幻想通过“拖”字诀,将问题无限期后置,甚至期待国际局势出现对其有利的颠覆性变化。
但是,今天的两岸实力对比与国际战略格局,与几十年前相比已然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大陆方面经过数十年的潜心发展,已经有充分的战略自信和能力牢牢掌握台海局势的主导权和主动权。
![]()
解放军报此时的强势发声,正是这种自信和能力的有力体现。它向各方传递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历史的窗口期不会永远敞开,解决问题的机遇需要共同珍惜。
所谓的“长期循序渐进”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给予了足够长时间和耐心的今天,其内在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已经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
大陆方面的耐心是有限的,底线是清晰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是坚不可摧的。
![]()
从战略层面看,当前两岸如果重启对话谈判,其核心议题实质上已经高度聚焦于“如何回家”的具体路径、方式、步骤和保障安排。
大陆方面愿意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与岛内一切认同两岸同胞属中华民族、致力于推进统一进程的党派、团体和人士进行广泛对话,探讨国家统一的实现形式。
![]()
如果岛内某些势力依旧误判形势,执着于不合时宜的拖延策略,甚至变本加厉,企图引入外部干预来挑战底线,那么未来台海局势演变的轨迹可能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到那时,摆在桌面上的可能不再是“怎么回家”的协商方案,而是“什么时候回家”的最终历史判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