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小编李哥庄镇纪家庄自然村看到,干净整洁的街道、错落有致的绿植、欢声笑语的文化广场映入眼帘。这个总人口仅376人的小村庄,凭借环境整治与文化建设的成效,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生态文明村”等多项荣誉,如今更以红黑榜制度为突破口,推动人居环境从“一时美”迈向“持久美”,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
01
红黑榜“晒”出真成效
“以前觉得环境整治是‘面子工程’,现在红黑榜一贴,谁家干净谁家邋遢一目了然,大家争着上红榜!”村民纪秀芹的话,道出了纪家庄村环境整治的关键抓手——红黑榜制度。
该村制定了精细化定期检查评分标准,由专门检查小组围绕房前屋后卫生、院内整洁度、垃圾分类等维度,对全村136户村民进行100分制评分。60分以上及格线为界,得分高的家庭登红榜公开表扬,卫生不达标的列黑榜公示。
为让制度落地见效,纪家庄村同步推出奖惩机制:卫生达标家庭可获50元奖励,虽金额不大却传递出对村民参与的肯定;卫生不达标家庭首次警告限期整改,二次不达标则罚款50元,以“小惩戒”强化“环境整治无小事”的共识。如今,“争上红榜、杜绝黑榜”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02
党员带头激活共治动能
环境整治的长效推进,离不开高效的管理体系。纪家庄村构建“干部包片统筹、党员包街攻坚”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将509亩耕地覆盖下的村庄区域,细化分解到每位村干部和党员身上。
村干部负责片区环境整治的总体规划与协调,22名党员则直接承包街道与住户,既带头做好自家环境卫生,又承担日常监督指导职责。发现村民不文明行为或卫生清理不到位时,党员第一时间提醒纠正,检查结果同步在村内公示,形成“党员监督+村民自治”双轮驱动的治理格局。
这一模式让环境整治从“政府推着走”变为“大家抢着干”,村民主动清理房前屋后卫生、规范投放垃圾,“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共同维护”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
03
长效治理破解“老大难”
“厕所污粪池满了,报给平台很快就有人来抽,再也不用愁脏污问题了。”村民口中的便利,源于纪家庄村对长效治理的深耕。
在日常维护上,该村安排专人每日巡视村庄,像“守护者”般穿梭街巷,发现垃圾桶损坏、路灯故障、改厕器具破损等问题,立即上报并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基础设施始终正常运行。针对农村厕所改造后的后续管理难题,村里搭建响应平台,村民只需上报需求,便有专门车辆上门处理污粪,既避免环境污染,又实现污粪资源化利用。
如今的纪家庄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文化广场上老人下棋、孩童嬉戏,“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以红黑榜“小制度”激发环境整治“大能量”,纪家庄村用党风带民风的生动实践,为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与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云上胶州
策划制作
责编:老兵
新闻爆料/ 微信搜索
dzwgyq0008
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作者享有。文章所网络采集的图片、视频等并非文章主要要素,仅作辅助参考;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提供原创凭证及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