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包头市青山区街巷里的“小管家”:用“铁脚板”走出治理“新图景”

0
分享至

在包头市青山区你总能看到一个个身穿蓝马甲的“工作人员”穿梭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从卫生清理到上门入户,从隐患排查到邻里调解,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用脚步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解决着居民的每一个难题,让原本琐碎的社区事务变得井井有条,也让邻里关系在一次次的互助中变得更加和睦温暖,他们就是“小巷管家”。

说起“小巷管家”,青山区的居民们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家住富强路街道富饶社区的王阿姨至今记得,去年冬天自家暖气不热,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小巷管家”李姐,不到半小时李姐就带着维修师傅上门,一边协调解决问题,一边陪着她聊天缓解焦虑,直到暖气片重新热起来才离开。这样的场景在青山区的各个街巷每天都在上演,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让“有事找管家”成了街坊邻里间最安心的口头禅。


富强路街道为“小巷管家”开展培训

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参与,青山区社区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探索与发展。2021年,富强路街道聚焦辖区安全隐患多、环境卫生清理难度大等突出问题,在青山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探索开展党建项目,率先成立“小巷管家”志愿服务队,按照“一巷一管家”原则,发布招募令,招募热心公益事业、政治立场坚定、能力强、精力足的党员、退休干部、居民代表等担任“小巷管家”,通过认领街巷,确定“责任区”,颁发聘任证书,配发蓝色马甲、工作背包,佩戴胸牌等开启了他们的志愿服务。


“小巷管家”积极参与社区清理花坛志愿服务活动

成立至今的4年时间里,“小巷管家”们探索总结出了“六字工作法”,形成了“三串门”的工作准则,通过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环境整治、文明劝导、窗帘行动、矛盾调节等志愿服务2000余次,覆盖居民30000余人次,成为居民们的“心上人”,以“小巷管家”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窗》荣获第三届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微电影大赛十佳优秀作品、第一届全区巾帼志愿服务微电影大赛“最佳微电影作品”。

为更好地发挥“小巷管家”作用,规范和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保证志愿者队伍活力,富强路街道党工委制定《“小巷管家”退出机制》《“小巷管家”积分兑换工作方案》,通过实施动态管理模式,明确志愿积分兑换标准,开展最美“小巷管家“评选活动,让“小巷管家”持续为基层治理贡献力量。

“我觉得‘小巷管家’只招募党员不合理,我们有很多好姐妹也想为社区做贡献,虽然我们不是党员,但是我们也想为社区尽一份力。”富强路街道富饶社区赵擎钧书记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收到了这样的诉求,富强路街道党工委对此高度重视,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决定打破身份限制,将“小巷管家”的招募范围扩大到社区全体居民,只要是热心公益、责任心强、身体健康且有时间精力参与志愿服务的居民,均可报名加入。这一调整不仅回应了居民的热切期盼,也为“小巷管家”队伍注入新的活力。目前,“小巷管家”已从初始的20人增加到300余人。

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小巷管家”们的服务领域也在持续拓展。他们不仅承担着传统的日常巡查、问题反馈等工作,还主动学习新技能,化身政策宣传员、文明引导员,甚至在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中担任策划者和参与者。这些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的“管家”们,凭借着对社区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社区各个角落的服务网络,让基层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每一户家庭,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街巷间落地生根,持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云梦娇)

来源:青山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1519文章数 20075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