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鸡蛋
![]()
2025年10月,秋意正浓。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一个鸡蛋”项目组走进陕西临渭、大荔、华阴、兴平,甘肃宕昌等地,深入多家项目执行机构与乡村幼儿园,实地走访这个自2010年启动、已持续15年的公益项目如何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又如何在细微处滋养着一个个3-6岁孩子的童年。
![]()
![]()
一餐一蛋
背后是严谨的执行体系
![]()
在渭南市临渭区小太阳幼儿园,孩子们每个上学日准时享用一个鸡蛋——大多数是水煮蛋,偶尔还会变成香气扑鼻的荷包蛋。
这看似简单的“每天一个鸡蛋”,背后却是一整套专业、透明、可追溯的执行体系:
●精准配送:鸡蛋每周或每两周由专业人员统一配送,破损率极低;
●规范食用:各园所制定明确的食用时间与烹饪方式,确保营养不流失;
●数据留痕:从签收到食用,每一步都有记录,蛋场出库、教师签收、反馈、项目台账一一对应;
“一个鸡蛋”不是简单的物资捐赠,而是一个以儿童营养改善为目标的系统性公益干预。我们深知,只有专业,才能让善意真正抵达。
![]()
![]()
![]()
![]()
从“吃饱”到“吃好”:
改变正在发生
![]()
在大荔县庆沣幼儿园,园长告诉我们:“以前很多孩子早上只喝一碗稀饭就来上学,现在每天一个鸡蛋,家长都说孩子脸色红润了,感冒也少了。”
在兴平市启蒙幼儿园,张园长感慨:“加入项目4年,孩子们的体质明显改善,生病率下降,连出勤率都提高了。”
这些变化,不是偶然。根据项目监测数据,持续参与“一个鸡蛋”项目的儿童,孩子们的营养不良率明显降低。而对许多留守儿童家庭而言,这枚鸡蛋,更是他们一天中为数不多的优质蛋白来源。
更令人欣慰的是,不少幼儿园已将营养教育融入日常——开展健康课、组织亲子营养活动……营养改善,正在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认知”。
![]()
![]()
![]()
专业伙伴,让公益走得更远
![]()
项目的可持续,离不开扎根一线的执行伙伴。在走访中,我们看到了渭南市渭民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这样一支8人专职团队,管理着覆盖多个县区的儿童服务站;也看到了潼关县善爱儿童服务中心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仍坚持提供精准服务。
他们不仅是项目的执行者,更是乡村儿童的守护者。面对人才短缺、政策变动等挑战,他们选择“专注线下、深耕服务”,用专业和韧性撑起一片公益的天空。
联劝始终相信:
好的公益,是专业机构与专业项目的双向奔赴。
我们持续为伙伴提供能力建设、资源链接与管理支持,共同构建可信赖、可复制、可持续的乡村儿童营养支持网络。
![]()
![]()
15年,亿万个鸡蛋,
无数个“被看见”的童年
![]()
自2010年启动至今,“一个鸡蛋”项目已累计为中西部乡村超155万名学龄前儿童提供营养支持,发放鸡蛋超1亿枚。每一枚鸡蛋,都承载着捐赠人的信任,也回应着乡村家庭最朴素的期待——“让孩子长得壮一点,有劲一点”。
在陕西的黄土地上,我们看到的不只是鸡蛋,更是一个个挺直的小背影、一张张有光的笑脸。他们或许不会说“谢谢”,但他们会用更响亮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用更有力的脚步奔向操场,用更健康的体魄迎接未来。
![]()
每天一个鸡蛋,看似微小,却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
我们诚邀更多公众加入这场“温柔的坚持”——无论是每月30元的月捐,还是一次转发,都是对乡村儿童最实在的支持。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好好喂养,被认真对待。
![]()
关于“一个鸡蛋”项目
![]()
“一个鸡蛋”是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于2010年发起的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聚焦中西部乡村3-6岁学龄前儿童,通过为幼儿园提供每日一个鸡蛋的营养补充,改善其蛋白质摄入不足问题,并配套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助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项目坚持“专业执行、透明公开、伙伴协同”原则,已在全国多个省份落地实施。
![]()
加入我们,让爱“蛋”生更多可能
![]()
![]()
扫码捐赠
(图片均已取得肖像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