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父》里有句台词,我很多年后才真正看懂:“不要让任何人知道你在想什么。”
这句话的背后,是人性最冰冷、也最真实的底色。
到了一定年纪就该明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时候感情、道义和承诺,都脆弱得不堪一击。
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你非要去考验,输的,大概率是你自己。
任何让你在重大利益面前,选择轻信他人的想法,都是在拿自己的命运当赌注。
01
不信“感情”,只信“利益捆绑”。
朋友老王讲过他的经历。
他曾和自己最好的发小,一起合伙创业。两人从穿开裆裤时就认识,感情比亲兄弟还亲。
创业初期,两人抵押了房子,没日没夜地干,终于把公司做上了正轨。
这份共患难的感情,老王很信任。
可当公司面临一笔巨大的融资,涉及到股权稀释和控制权变更时,那个他最信任的发小,却在背后,和投资人达成了协议,把他踢出了局。
老王一夜之间一无所有。他说,比失去公司更让他痛苦的,是那种被最信任的人,从背后捅一刀的感觉。
他后来才明白,在几十万的利益面前,感情或许还能站得住脚。但在几千万、几个亿的利益面前,能靠得住的,只有写在纸上、被律师见证过的、冷冰冰的合同。
管理学家说:“所有稳定长久的关系,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
一个人如果总想着用感情,去替代规则,那他迟早会被感情所反噬。
让你觉得“我们关系好,不用分那么清”的时刻,往往是风险最大的时刻,一味地相信感情,只会让自己在关键时刻,毫无还手之力。
![]()
早年间,万科的创始人王石,曾主动放弃了自己的股权。
他出于一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希望建立一个没有大股东、完全靠职业经理人团队治理的现代企业。
他相信只要有好的制度和文化,就能保证公司的长治久安。
但后来发生的“宝万之争”,给了他沉重一击。
当资本的“野蛮人”兵临城下时,他才发现,自己因为放弃了股权这个最核心的“利益”,而失去了对公司的掌控力,变得异常被动。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
“不要用利益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根本赢不了。聪明的人,从不考验人性,他们只设计对自己有利的规则。”
真正的好运气,是建立在清晰的规则之上的。
倘若因为相信感情,而忽略了利益的捆绑,只会是灾难的开始。
学会用规则和合同来保护自己,你才能在巨大的利益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
02
不听“承诺”,只看“抵押物”。
读者阿斌,讲过自己的故事。
他曾借给一个亲戚一大笔钱,用于对方的生意周转。
那个亲戚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承诺,半年之内,连本带息一定还清。
阿斌觉得,都是亲戚,写借条、要抵押,太伤感情。
不料,半年后,对方的生意失败,人也消失得无影无踪。阿斌那笔钱,彻底打了水漂。
很多时候,承诺,是这个世界上,最廉价的东西。
当一个人给你承诺时,他或许是真诚的。但当他无法兑现时,你才会发现,那份真诚,一文不值。
只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抵押物”,才是你最可靠的保障。
懂得用“抵押物”来锁定风险,果断放弃对口头承诺的幻想,才会免于被欺骗的风险,为自己的人生兜底。
![]()
03
不说“实话”,只留“底牌”。
心理学家说:人性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会本能地,攻击那个暴露了全部弱点的人。
很多人在合作中,喜欢“开诚布公”,把自己的家底、想法、软肋全都告诉对方。
跟这种天真的想法相处,我们迟早会发现,自己会变成案板上的一块肉,任人宰割。。
有一位商界前辈,他从不和任何人,包括他最亲密的伙伴,透露他全部的计划。
他总是同时在进行着好几个看似毫不相干的项目。
他对我说:“你永远不知道,你今天最信任的伙伴,明天会不会变成你的敌人。你必须在手里留一张别人不知道的底牌。”
这张底牌,不是用来攻击别人的,而是用来在最坏的情况发生时,保护自己的。
只有永远保留自己的底-牌,你才可以拿回人生的主动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