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61年深夜,晋阳宫外,长广王高湛带着数千叛军,刀已磨好,人已就位。
但宫门突然大开,守卫没有慌张,没有抵抗,甚至主动让路。
一个太监走出来,手里拿着遗诏,高湛愣住了。
一场政变,两个承诺
560年,邺城高演和高湛密谋造反那晚,说好了事成之后,立高湛为皇太弟,两人是亲兄弟,同父同母,都是高欢的儿子,娄昭君的骨血。
他们的目标是侄子高殷。
高殷15岁继位,年轻气盛,想改革,想立威,他盯上了权臣杨愔,杨愔是汉人,是文官集团的代表,高演和高湛是鲜卑化的汉人,手握兵权的宗室。
矛盾不可调和,杨愔察觉到危险,想先下手为强。
他准备调高湛去并州,远离权力中心,消息传到高湛耳朵里,高湛找到高演,"三哥,再不动手,就没机会了。"高演点头,"事成之后,我立你为皇太弟。"
这是高演的承诺,政变很顺利。
杨愔被抓到宫里,高演亲自动手,一拳打瞎了他一只眼睛,血喷了一地,高殷被废为济南王,高演登基,改元皇建,但高湛没有等来皇太弟的册封。
560年11月,朝堂上,宦官宣读诏书:"立皇子高百年为皇太子。"
高湛站在百官之中,脸色铁青,高百年才6岁,高湛35岁,手握重兵,镇守邺城,高演把政事都交给他,却不给他名分。
高演开始削权,任命厍狄伏连为幽州刺史,分走高湛的一部分兵权。
让斛律丰乐接任领军,架空高湛的军事指挥权,甚至把废帝高殷一直扣在邺城,让高湛看着,这是什么意思?是防备,是猜忌,是兄弟变成了对手。
高湛明白了,高演从来没想过把皇位给他。
那句"事成以尔为皇太弟",不过是骗他一起造反的空头支票,高演要的,是让自己儿子高百年继位,而高湛,只是个工具,用完就扔。
561年春天,高演病了,不是小病。
史书记载,他因为杀了侄子高殷,内疚自责,精神恍惚,有一次骑马打猎,从马上摔下来,肋骨断了好几根,伤口感染,高烧不退。
太医说,活不了多久了,消息传到邺城。
高湛立刻召集心腹,族侄高元海,平秦王高归彦,三个人密议了一整夜,"皇上病重,这是机会。"高元海说。
"但晋阳还有禁军,还有段韶斛律金那些老将。"高归彦担心。
高湛沉默了一会儿,"我手里有邺城的兵,有河北的粮,有朝廷的印玺。""他在晋阳病着,我在邺城掌权。""这个时候不动手,等他死了,高百年即位,我连机会都没了。"
宫门大开,遗诏在手
计划定了,先占卜,古人打仗,先看天意,巫师摆开龟甲,烧灼,看裂纹,卜辞出来:不利起兵,高元海脸色变了,高归彦也犹豫了,但高湛咬着牙:"再占一次。"
结果还是一样,不利起兵,高湛把龟甲摔在地上。
"占卜算什么?皇位才是真的!"但高元海和高归彦不敢动了,古人信天命,占卜说不行,就是不行,逆天而行,必有大祸,高湛没办法,只能等。
等了一个月,晋阳那边,一点消息都没传出来。
高演是死是活,没人知道,宫门紧闭,禁军戒严,高湛坐不住了,561年11月的一个深夜,高湛集结了数千叛军,全副武装,刀出鞘,箭上弦。
目标:晋阳宫,他要杀进去,逼宫,夺位。
管他什么占卜,管他什么天意,皇位,只能靠自己抢,晋阳宫外,午夜,火把照亮了城墙,高湛骑在马上,身后是黑压压的叛军。
高元海在旁边,手心都是汗。
高归彦握着刀,盯着城门,按照计划,高元海去喊门,"我是高元海,奉长广王之命,有要事面圣!"城楼上,一片寂静,高湛屏住呼吸。
如果守卫拒绝开门,那就强攻。
如果守卫同意开门,那就冲进去,直奔高演寝宫,反正今晚,要么成功,要么死,吱呀,城门开了,守卫没有抵抗,没有喊杀,没有乱箭齐发。
城门缓缓打开,里面灯火通明,一个太监走出来。
手里拿着一卷黄绫,走到高湛马前,跪下,"长广王,皇上驾崩了。"高湛愣住,"这是遗诏。"太监双手举起黄绫,高湛僵在马上,一动不动。
高元海接过遗诏,展开。
烛光下,几行字清清楚楚:"废太子高百年为乐陵郡王,立长广王高湛为皇帝,即日登基,改元太宁。"高元海念完,跪下了,高归彦跪下了。
所有叛军,全跪下了,"陛下万岁!"
高湛坐在马上,看着眼前跪成一片的人,他准备了一个月的造反,磨好了刀,点齐了兵,占卜了两次,冒着身死族灭的风险杀过来。
结果宫门大开,遗诏在手,皇位,本来就该是他的。
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走进去,接受百官朝拜,但这一刻,高湛心里不是喜悦,是荒诞,是讽刺,是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他想起高演临终前,握着他的手,反复叮嘱:"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
承诺破碎,血染邺城
什么叫"勿学前人"?就是别学我杀侄子,高演杀了高殷,现在他把皇位传给高湛,是想让高湛放过高百年,但高湛听到这句话,只觉得讽刺。
你当初答应我的皇太弟呢?
你立高百年为太子的时候,想过我吗?你削我兵权的时候,防着我像防贼一样,想过我吗?现在你病入膏肓,知道高百年保不住,才想起我来?
才想起兄弟情分?高湛翻身下马,走进宫门。
561年12月3日,晋阳宫崇德殿,太后娄昭君命宦官宣读遗诏,左丞相斛律金率百官劝进,高湛三辞三让,最后"勉强"答应,登基,改元太宁。
北齐第四位皇帝,第一道诏书:封高百年为乐陵郡王。
派大儒贾德胄教他读书识字,朝臣们松了口气,看来新皇帝念及兄弟情分,不会对侄子下手,没人知道,这只是表演,562年,邺城。
贾德胄带着高百年练字,"来,百年,今天练'敕'字。"
高百年6岁,握着毛笔,一笔一划写,"敕"这个字,是皇帝下令用的,贾德胄看着高百年写,心里盘算着,这孩子写"敕"字,是不是有野心?
是不是想复辟?要不要告诉皇上?
贾德胄是个聪明人,他知道高湛在等一个借口,现在,借口来了,他收起高百年写的字,进宫面圣,"陛下,乐陵郡王私下练习'敕'字,其心叵测!"
高湛接过字,看了一眼,拍在桌上。
"宣乐陵郡王进宫。"高百年被带进殿里,跪在地上,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叔叔很生气,"你写。"高湛把纸笔扔在地上。
高百年哆嗦着拿起笔,写"敕"字。
一笔一划,和之前贾德胄交上去的一模一样,高湛走下来,一脚踢在高百年身上,"你想当皇帝?"高百年吓哭了,"叔叔饶命!我没有!我真的没有!"
高湛不说话,一拳接一拳,打在这个6岁孩子身上。
高百年抱着高湛的腿,哭喊着求饶,"叔叔,我给您当牛做马,您别杀我!"高湛一脚踹开,高百年倒在血泊里,再也没起来,这就是高演临终前的托付。
"百年无罪,汝可以乐处置之,勿学前人。"
但高湛学了,而且学得更狠,高百年死后,高湛还不放心,高绍德,高洋的儿子,杀,高孝琬,高洋的弟弟,杀,高孝瑜,河南王,杀。
只要是可能威胁到皇位的宗室,全杀。
高欢的15个儿子,三分之一死在自家人手里,565年,有彗星出现,太史说,这是除旧布新之象,要有新皇帝,高湛害怕了。
无一善终
他才29岁,正当年,但他想起了哥哥们的下场,高洋,34岁暴毙,高演,27岁病死,高湛不想等到自己死了,儿子高纬被别人杀掉。
所以他主动传位,让高纬提前当皇帝。
自己当太上皇,在后面撑着,等高纬坐稳了,宗室们也就死心了,想法很好,现实很残酷,569年,高湛死了,32岁,儿子高纬14岁,控制不住局面。
另一个儿子高俨,看哥哥软弱,起兵造反。
兄弟相残,高俨被高纬活活掐死,塞一嘴巴泥,裹草席埋了,577年,北周大军压境,高纬把皇位传给儿子高恒,想跑去南方投降陈朝,半路被北周军队抓住。
父子俩,一起被杀,北齐灭亡。
从高洋建国到高恒被杀,28年,六个皇帝,没一个善终,高湛那晚带兵杀到晋阳宫,宫门大开,遗诏在手,他以为自己赢了。
其实从他接过那份遗诏开始,他就输了。
因为这个皇位,不是靠兄弟承诺得来的,是靠血和猜忌维持的,高演不信任高湛,所以立高百年,高湛不信任高百年,所以杀侄子。
高纬不信任高俨,所以杀弟弟。
信任崩塌了,承诺就只是空话,权力的游戏里,从来没有赢家,只有下一个死者,高湛磨好刀杀进皇宫,发现皇位早该归他。
但他没想到,这个皇位,是个陷阱。
一个血淋淋的、杀不完的、永远填不满的陷阱,北齐灭亡那天,高湛的儿子孙子死光了,高欢辛苦打下的江山,28年就没了。
如果高湛知道结局,那晚在晋阳宫外,他还会接过那份遗诏吗?
可能会,因为看到皇位的人,从来不会想到代价,他们只想赢,哪怕赢的,只是一个死局。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