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社区里的“汪大哥”,人真好!——记东站社区暖心“联户长”汪廷伦的平凡坚守

0
分享至


汪廷伦(左)宣传防诈知识。

荆门晚报记者 朱小明 通讯员 黄琴谱 文/图

清晨6点,背街小巷还裹着一层淡淡的晨雾,家住城区五一路的汪廷伦已经挎着帆布包出了门,包里装着笔和一本泛黄的笔记本。

这个身影,掇刀区白庙街道东站社区的居民太熟悉了,大家都亲切地喊他“汪大哥”。56岁的汪廷伦是一名有着28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退伍老兵,同时还是东站社区微网格的联户长。自3年前接过“联户长”的红袖章,汪廷伦的笔记本里便记满了居民的“小事”——这些“小事”,在他心里都是“家事”。

乐做志愿者的老党员

在东站社区,汪廷伦是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

“社区是咱们共同的家,家里干净了,住得才舒心。”每次社区开展志愿活动,汪廷伦总是第一个报名,脏活累活抢着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汪廷伦每天早上出门都会带上垃圾袋,看见路边的垃圾就捡起来;遇到乱停的共享单车,就一辆辆扶起来摆整齐;看见居民把杂物堆在楼道里,就上门耐心劝说。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25年夏天,正值基孔肯雅热防控关键期,蚊虫孳生风险高。汪廷伦主动请缨,成为社区义务消杀员。他背着近10公斤重的喷杀壶,每天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对垃圾桶、下水道、绿化带、楼道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杀。

喷杀壶背久了,肩膀会被勒得发红,他就垫上一块毛巾继续;消毒液的味道刺鼻,他就戴上口罩。除了消杀,汪廷伦还主动清理废弃花盆、路边的排水沟和居民楼顶上的积水——对这些易孳生蚊虫的区域,他都一一排查,用铲子把落叶、淤泥清出来,再撒上防蚊药。有一次清理一个积水坛时,汪廷伦不小心被碎玻璃划伤了手,鲜血渗了出来。居民看见后赶紧拿来创可贴,劝他休息,他却摆摆手,经过简单包扎后又继续埋头清理,直到把所有积水坛都处理干净。

守护平安的退伍老兵

“社区安全是天大的事,我们一刻都不能放松。”作为东站社区治安巡逻队的队长,退伍老兵汪廷伦对这句话格外较真。

5年前,东站社区治安巡逻队成立,最初只有5名和汪廷伦相熟的邻居。为了壮大队伍,汪廷伦挨家挨户走访,动员党员、退伍军人和热心居民参加。渐渐地,巡逻队伍从5人发展到现在的30多人,这其中,有刚退休的教师、下班有空的上班族等,这支队伍也成了社区居民的“平安守护者”。

每周二、周四晚上7点,汪廷伦都会准时在巡逻群里发通知:“今晚巡逻路线:五一路——东站居民点——粮管所家属区,大家带好手电筒,注意保暖(或防暑),咱们老地方集合。”

2025年9月2日晚,汪廷伦举着手电筒走在最前面,刚走到五一路路口就看见路边有火光闪烁。原来是一位居民在马路边烧纸钱,火星随着风四处飘散,旁边就是堆着杂物的垃圾桶,十分危险。

“大姐,烧纸钱容易引发火灾,社区有专门的祭祀点,或者用鲜花祭祀也一样有心意,安全最重要,您说对不?”汪廷伦赶紧和同行的民警上前,没有急着指责,而是先帮居民把火扑灭,再耐心解释。居民听了他的话后也不好意思,连忙点头认错。当天晚上,汪廷伦带着巡逻队巡逻到深夜,把辖区的每个角落都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安全隐患后才回家。

居民传声筒的联户长

“联户长就是社区和居民之间的‘传声筒’,得把大家的心里话听真、记实。”汪廷伦总说。他没有固定的办公时间,每天饭后、周末空闲时,都会到小区里转转,和左邻右舍拉家常。谁家孩子上学远、谁家老人看病难、哪个角落需要增设便民设施,他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当天就反馈给社区。

2025年8月初的一个傍晚,汪廷伦在粮管所家属区和几位老人聊天时,听见王大爷叹着气说:“年纪大了走不动远路,要是小区里能有个健身的地方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汪廷伦当即在笔记本上写下“粮管所家属区健身需求”,第二天一早就拿着笔记找到社区。他不仅详细说明居民的想法,还主动跟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勘察场地,建议把小区闲置的空地利用起来,既不影响居民通行,又能容纳健身器材。

半个月后,当崭新的漫步机、太极揉推器、健骑机等运动器材运到小区时,居民们都围了过来,王大爷拉着汪廷伦的手直道谢。

2025年8月14日,汪廷伦像往常一样入户宣传电信诈骗知识,走到东站居民点李女士家时,看见李女士正对着手机上的一个“理财App”发愁。汪廷伦凑过去一看,发现这个App界面粗糙,没有正规的金融牌照信息,心里顿时提高了警惕。

“妹子,这个App可能有问题,你可别往里投钱啊!”汪廷伦赶紧提醒。见李女士有些犹豫,汪廷伦耐心地讲起了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段,还拿出手机给她看近期的反诈案例。见李女士还是半信半疑,他又联系社区民警和工作人员上门,详细讲解了虚假理财App的危害,还帮李女士卸载了可疑App,指导她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了来电预警功能。

“幸好有汪大哥提醒,不然我可能就被骗了!”事后,李女士特意找到汪廷伦道谢。汪廷伦却笑着说:“不用谢,我就是多嘴问了一句。大家的钱都是辛苦赚来的,可不能让骗子骗走了。”之后的几天,他还特意回访了李女士,确认她没有遇到可疑情况后才放下心来。

“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事,不值一提。”

每次被居民称赞,汪廷伦总是这样笑着回应。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是日复一日地穿梭在背街小巷,把居民的“小事”当成“大事”,用一言一行传递温暖,用一步一履守护平安,用一笔一划记录民情。

如今,东站社区的居民们都说:“只要看见汪大哥的身影,大家心里就踏实。”记者采访发现,居民们平时口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汪大哥,人真好!”这个戴着红袖章、挎着帆布包的“联户长”,就像一束微光,虽然不耀眼,却温柔地照亮了社区的每个角落,也焐热了每一位居民的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荆门观察
荆门观察
这里有权威的资讯、及时的新闻、贴心的服务。在这里,读懂荆门。
40文章数 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