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以英雄精神凝聚奋进伟力

0
分享至

  我们要自觉崇尚英雄,争先学习英雄,真情关爱英雄,将英雄精神内化为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自觉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的英雄史诗

  9月30日是我国法定烈士纪念日。自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设立烈士纪念日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同各界代表一起,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英雄是时代的缩影,是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诠释和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精神,自觉崇尚英雄,争先学习英雄,真情关爱英雄,将英雄精神内化为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自觉行动,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的英雄史诗。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英雄模范人物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英雄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标识性符号。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崇尚英雄的光荣传统,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发现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历史。在中华民族谋求独立解放、追求富强幸福的伟大斗争中,英雄人物的身影,贯穿风起云涌的中国近现代史、砥砺前行的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史和日新月异的改革开放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绩,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英雄不是抽象的,英雄来自人民。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回答了英雄的社会历史主体问题,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英雄的诞生来自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需要。新时代是呼唤英雄的时代,也必将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实现伟大梦想、推进伟大事业、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彰显着有新时代鲜明特质和恢宏气象的英雄精神。新时代的英雄群体具有突出的广泛性,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卫国戍边最前线、科技创新主阵地、抗灾救援第一线,都闪耀着英雄群体的身影。脱贫攻坚英雄、航天英雄、抗疫英雄等层出不穷,英雄主体拓展至各个行业、各条战线、各个领域。

  从英雄群体身上汲取奋进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越是向前推进,就越需要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成就的英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从来不否认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英雄模范人物体现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他们广泛分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急先锋”和“排头兵”;他们代表人民利益、社会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因而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高度信赖。另一方面,英雄模范人物具有强大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也是因为我们党有一大批像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这样的英雄模范率先垂范,才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开创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就要将英雄精神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攻坚克难精神、敢于斗争精神,夯实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力量。

  营造全社会向英雄学习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使崇尚、捍卫、学习、关爱英雄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就要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弘扬英雄精神。要加强对青少年英雄观的教育引导,结合青少年群体特征和思想接受特点,构建青少年英雄观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践体系和话语体系。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发挥学校思政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作用,认真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推进英雄故事和英雄精神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在实践体系方面,深入挖掘革命博物馆、党史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推动开展红色资源的体验式、沉浸式、实践式育人活动。在话语体系方面,创新英雄观宣传引导话语形态,引入数字化、仿真化技术手段,让英雄故事更生动、英雄精神更立体、英雄形象更鲜活。新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讲好新时代的英雄故事是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力量的应有之义。要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同刻意抹黑英雄人物、歪曲英雄事迹和英雄历史的言行作斗争,大力弘扬正确的历史观和英雄观,增强解释疑惑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要为学习英雄精神、捍卫英雄形象提供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一系列荣誉表彰制度建设和相关立法举措,引导全社会学习英雄精神、捍卫英雄形象。我们要充分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烈士公祭办法》等法律规章维护英雄形象,坚决捍卫英雄尊严和名誉,使学习英雄、捍卫英雄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要建立健全长效关怀机制,让英雄模范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形成“关爱一人、温暖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社会效应。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06日 第05版

作者:李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教育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直属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
65925文章数 125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