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感冒时,许多人会经历一个典型过程,先是嗓子疼,随后就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发烧等症状。嗓子疼,是不是身体在报警?提前吃药能不能把病“压”下去呢?
为什么感冒先嗓子疼?
我们常说的“感冒”大多是由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入侵人体的“第一站”
喉咙(咽部)是呼吸道的第一个关口,无论是用鼻子还是嘴巴呼吸,吸入的空气都必须经过这个关口,而感冒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吸入的空气当中携带有病毒的时候,病毒就很容易在咽喉这个区域“着陆”,成为病毒入侵人体的“第一站”。
来源:科普中国
当病毒附着在咽喉黏膜上皮细胞后,会释放出一种名为“蛋白酶”的物质,这种物质能破坏细胞间的紧密连接,使病毒得以侵入细胞内部。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时,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会迅速反应,调集大量免疫细胞前往感染的部位,并释放出多种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刺激咽部的神经末梢,让我们产生疼痛的感觉。
炎症介质还会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神经末梢敏感化,从而引发刺痛感,这种疼痛往往早于鼻塞、流涕等全身症状,是免疫系统激活的早期信号。另外,有一些炎症介质会进入血液循环,作用于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从而导致发热。
![]()
发热反应的假设模型。IL 代表白细胞介素;TNF 代表肿瘤坏死因子;IFN 代表干扰素;PGE₂ 代表前列腺素 E₂。
来源:科普中国
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
咽喉部布满淋巴组织,当熬夜、压力导致免疫力下降时,咽喉部的巨噬细胞、T细胞等免疫细胞功能减弱,病毒复制速度加快,引发咽部充血肿胀,此时,患者会感到喉咙干痒刺痛,随后才出现鼻塞等典型感冒症状。
另外,干燥空气、粉尘或冷空气会直接损伤咽喉黏膜屏障,黏膜表层纤毛运动功能受损时,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局部出现灼热感和异物感。
提前吃药能把病“压”下去吗?感冒药并不能“治”感冒
我们平常说的感冒指普通感冒,普通感冒由一些常见的病毒,如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病毒感染有特定过程:病毒通过飞沫定植咽喉黏膜→复制并触发免疫反应→出现全身症状。目前感冒药中多数使用的是金刚烷胺,金刚烷胺可抑制病毒增殖,减轻病毒的感染程度,而非阻断病毒入侵。
并且,感冒是自限性疾病,能够自我缓解、自行消散,对于健康的正常人来说,即使不吃药物,一般感冒也会在7-10天之内痊愈。
特殊人群风险大于收益
儿童
儿童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提前服用感冒药可能加重代谢负担,目前,中国药监局明确建议6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复方感冒药。
老年人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提前服用感冒药易增加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风险。
提前吃药不如这样做——勤洗手
这是最重要的方式,因为我们的手会接触到各种物体表面,从而沾染到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的病毒,如果随后再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就很容易让病毒入侵呼吸道。
在特定场景下正确佩戴口罩
引起感冒的病毒是通过飞沫和空气传播的,口罩既能防止自己的飞沫喷溅出去,也能阻挡吸入他人的飞沫,因此是一个有效的屏障。
确保室内充分通风
在密闭空间里,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会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开窗通风可以迅速稀释空气中的病毒浓度,减少被感染的概率。
内容来自:北京科学中心
文章来源:科普中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