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持续升温 杨红樱携《成都往事》现身崇州分享创作心路——首次挑战历史题材,透露作品将改编电视剧,明年完成剧本创作

0
分享至

红星新闻网11月5日讯11月5日下午,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再迎高潮。知名作家杨红樱携首次挑战历史题材的新作《成都往事》,走进崇州文轩▪轩客会书店,与现场百余位书迷深度对话,分享“文字里的成都记忆”,并首次透露作品已启动剧本创作,预计明年完成,有望改编为电视剧与观众见面。


乡音开场引共鸣 土生土长成都人书写“城市情书”

当日15时,活动在杨红樱地道的成都话中拉开帷幕。她现场朗读《成都往事》中一段关于“麻婆豆腐”的描写,细腻的市井细节与鲜活的方言表达,瞬间唤醒观众的成都记忆,台下掌声此起彼伏。

“我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在北京定居20年,对故乡的思念反而越来越浓。”谈及创作初衷,杨红樱坦言,过去40年深耕儿童文学,陪伴几代人成长,而《成都往事》是她“为自己写的一本书”。作品聚焦20世纪70至90年代成都社会变迁,以小人物视角串联起九思巷的老时光、街边的担担面摊、家门口的银杏树等生活场景,被读者誉为“献给成都的情书”。

“写作不只是讲故事,更是打捞城市精神。”杨红樱表示,希望通过书中的地名、方言与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成都,唤醒大家对旧时光的温润回忆。

从“马小跳”到“成都往事”转型创作更自由从容

作为中国儿童文学领域的旗帜性人物,杨红樱的“马小跳”系列、“笑猫日记”系列陪伴无数孩子成长。此次推出《成都往事》,是她首次涉足历史题材创作,风格从儿童文学转向成人文学领域。

“儿童文学创作要兼顾教育意义与儿童认知,立意、构思、遣词造句都要格外严谨。”杨红樱分享转型心得时说,《成都往事》是一次“从心出发”的创作,更自由、更从容,“比如我痴迷的细节描写,在这本书里能酣畅淋漓地发挥,用原汁原味的成都话,讲荡气回肠的成都故事。”

现场有读者提问“转型是否有压力”,杨红樱笑着回应:“写故乡的故事就像和老朋友聊天,熟悉又亲切,这种情感支撑让我敢于突破。”

互动环节温情满溢 六年级学生请教写作技巧

在读者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提问的读者中,既有看着“马小跳”长大的年轻群体,也有被《成都往事》历史质感吸引的中老年书迷。大家的问题涵盖童书创作初心、《成都往事》历史细节考证、角色塑造思路等,杨红樱均耐心细致作答。

“杨老师,我六年级,想写好作文该从哪里入手?” 一位小学生的提问引发全场微笑。杨红樱温柔地建议:“先学会观察生活里的小细节,比如妈妈做饭的动作、路边小狗的神态,把这些真实的感受写下来,就是最好的作文。”

活动尾声,杨红樱为现场读者签名赠书,并送上《童书作家杨红樱》纪念册,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不少读者表示,“既能听到作家的创作故事,还能近距离交流,这场分享太有意义了。”



据悉,2025 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由四川省作家协会支持指导,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崇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以“传承天府文韵,绽放蓉城之美”为主题,设置 “播种、赓续、开创”三大篇章,涵盖文学颁奖、主题沙龙、名家签售、校园诗会等12项活动,将持续至11月 8日。

本届文学周通过 “文学+旅游+艺术+生活”的多元融合模式,不仅为市民带来丰富的文化体验,更助力成都打造“有世界影响的文学之城”与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推动天府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随着杨红樱等名家活动的陆续开展,文学周的影响力持续扩大,成为成都文化领域的年度盛事。(来源:崇州市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爱看头条 incentive-icons
爱看头条
红星新闻网是成都新闻门户网站
125512文章数 628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