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朋友远跨重洋、如约而至,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第八届进博会尽显中国发展活力与底气:本届进博会有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过去七届进博会,累计吸引境外参展商2.3万家次,意向成交额超5000亿美元,中外企业在这里沟通、了解、合作,共享中国大市场、共创发展新机遇。
![]()
“谈生意、促合作”一直是进博会的重头戏。北京交易团早已整装待发,带着满满的诚意和亮眼的“家底”,准备在这场全球贸易盛宴上再续精彩。就像往届那样,北京交易团这次依旧带着“精准对接”的思路而来,准备在进博会上扩大“朋友圈”。要知道,不管是把全球酒单引进北京餐桌的海淀老板、连续三年参展消博会已经从展品变成“员工”的亦庄机器人,还是为患者精准采购医疗器械的北京医院代表,还是“反向输出”、“借船出海”的北京老字号,这些都是咱们往届曾创下115笔意向订单、发布超450亿元招商项目的好成绩,而且也是“十四五”期间北京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成绩单。今年这些“王牌分团”再出手,说不定又能带来新惊喜。
![]()
这组实在的数据是北京交易团的“硬底气”。截至目前,北京交易团已经集结了1870家注册单位、6191名参会人员,相当于把一个“大型商场”搬到了进博会现场。其中企业占比高达88%,这片“商业森林”中既有京东集团、国药集团、中粮集团这些“大树”撑腰,更有众多初创企业“小苗”蓬勃生长。对比第七届进博会,企业总数虽然略有调整,但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占比却显著上升,这展现出了北京更年轻、鲜活的市场活力。
今年,北京的“文化展台”更是藏着惊喜,从连续4年亮相的王府井步行街“接力”到朝阳国际消费体验区,就像给进博会换上了一张崭新的“北京消费名片”。走进360平方米的展区里就像钻进了北京的“消费万花筒”:跟着亮马河水岸的线索能“逛”遍三里屯、蓝色港湾,顺着地铁14号线的脉络能触摸大望路、华贸的都市脉搏,把京城的消费活力原汁原味地搬到了上海。
![]()
![]()
IP文创
![]()
![]()
从连续多年的人文展示到不断扩容的合作清单,北京交易团就像一座连接全球的“商业桥梁”,一边带着京城的消费活力走向世界,一边把全球的优质资源引进北京。“十五五”规划建议稿提出,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记者发现,多家外企也紧跟中国市场发展新兴产业的脚步,比如科德宝这个外企今年就从进博会的汽车展区“搬家”到了技术装备展区,把自己在中国的业务版图从汽车这个传统行业扩大到了创新材料这个新兴产业。
![]()
中国经济就像一片大海,进博会是世界经济通向中国经济的入海口,也是中国联结世界的重要桥梁。今年进博会的参展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充分彰显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相信这场进博之约,各方将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余锋表示,作为连续八届参会的“全勤生”,霍尼韦尔今年预计将签署至少25项合作意向,其中包括与总部位于北京的央企开展合作。
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总裁Andreas Renulf说:“进博会有效链接了政府部门与行业产业,为企业带来巨大发展机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Martin Jacques介绍,与全球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更具稳定性和韧性。在当前许多国家对全球经济前景感到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为世界提供了“定心丸”。
第八届进博会北京交易团秘书长赵旗舟表示,今年北京继续组织企业赴会采购,共享国家对外开放成果,同时推动老字号企业与新型消费模式借助进博会平台向全球进一步推广。
来源:BRTV新闻(记者:吕梓源 赵芳 刘靖)
编辑:吴文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