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至196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了军衔制,在此期间被授予或晋升为少将军衔的人,被统称为“开国少将”,共计1360人。其中最晚成为开国少将的是吕展,他1965年1月才得到晋升,同年国家就取消了军衔制,算是赶上“末班车”。
纵观吕展的资历、职务、贡献等各方面,其实他完全可以更早一些成为少将,有很多他平级乃至是部下在军衔方面都走到了前头,为何他却成为“压轴”呢?
这里面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家庭影响,他的父亲在解放前跑到了台湾,这在当初的政治环境下,是非常敏感的,所以组织一直有顾忌。
后来考虑到他确实很突出,也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终还是将他晋升为少将,这让他成为唯一一个父亲在台湾的开国将军。
![]()
说起来吕展将军的独特之处远不止军衔方面,其实从家乡这一点上就已经开始了。如今我们打开网页搜索有关他的词条,可以看到他是湖南平江人。但湖南华容县很多官方的展览及文献中又称吕展是华容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两个说法都没错,无关建国前后地区划分的问题,只是他家庭发生了变化。吕展出生于湖南华容彭家桥村的一个大地主家庭,家有良田百亩,在本地属于望族。
父亲吕云湘早年曾去日本留学,期间与一位来自平江的本家吕继雄交好,两人在异国他乡无话不谈,即便回国后也多有来往。
1919年吕展出生时,吕继雄专程前来祝贺。然而在这喜庆之日,吕继雄却愁眉不展,吕云湘好奇问之,得到的答案是虽然吕继雄已官至湘军营长,家境也很富裕,但这么多年来任如何努力都没有孩子,眼下见到新生儿,有了对比苦楚更甚。
![]()
见好友如此,吕云湘心中不忍,便表示愿意将刚刚生下的吕展过继给他,此话让吕继雄喜不自胜,双方约定等吕展稍微长大,就去平江生活。所以这样一来,说华容是吕展的家乡没错,说平江是吕展的家乡也没错。
至于吕展是何时过继,同样有两种说法,一说7岁,一说12岁。按照平江党史办出版的《平江将军传》所述,吕展曾在常德读过几年书,当时华容归属常德,所以12岁到平江的可能性比较大。
养父吕继雄最高做到了湘军中的团长,吕展过继后生活条件也很不错,学问也跟着长进。正是在这求学的过程中,吕展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内心一直向往,1936年他瞒着养父,偷偷跑去参加红军,成为名将宋时轮的部下。
宋时轮觉得他是难得的知识分子,就格外看重,后来出任红28军军长时也特意把吕展带上,这一步对吕展的帮助很大。
![]()
红28军指战员大多是陕西、甘肃人,家乡距离红军驻地很近,地方上对红军的压制又没那么重,所以部队里有很大的通信需求。
但当时的指战员绝大多数又不识字,给他们写家信的任务就交到了吕展头上。就这样,吕展迅速拓宽了好人缘,自己的身份也从一名普通战士转为文书。
全面抗战爆发后,吕展长期跟随宋时轮转战,历任120师716团2营文书、雁北支队支部书记、八路军第四纵队34大队参谋、平西军分区7团参谋。
后来宋时轮被调回延安学习,吕展继续在华北地区战斗。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宋时轮跟萧克关系不睦,但萧克对吕展这个宋时轮的老部下却很看重,好几次下部队视察,都只带吕展一个参谋,能让每个领导都欣赏,足以见吕展能力之强。
![]()
解放战争中,吕展依然在华北,担任过冀察军区参谋处处长、晋察冀2纵参谋处处长、石家庄警备旅旅长、北平纠察纵队第1大队大队长等职。
开国大典时,他肩负起天安门广场的警卫重任,任务完成后获得高度评价,也是因为此次工作干得出色,之后吕展陆续担任北京纠察总队总队长、北京公安总队总队长兼市公安局第一副局长。
1955年,吕展被授予大校军衔,本来60年代初他就完全有机会晋升少将,毕竟一些履历、职务有所不及的干部都跨过了这一步,可他硬是在1965年1月才最后一位晋升,这还是跟他家庭有关。
他的生父吕云湘曾担任过国民党八区区长,加上又是大地主出身,害怕自己会遭到打击,所以华容解放前他就匆匆独自逃往香港,1950年又经香港转到台湾。
那个年代有海外关系是非常麻烦的事,何况是亲生父亲,更何况落脚点是台湾,组织对吕展的晋升、任职等问题只能慎之又慎,以免将来出错。这一慎重,就很大程度耽误了吕展。
![]()
军衔方面的事吕展倒是不太在意,但他心里有一个很大的遗憾是参加革命后就没回出身地华容看过。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的亲二哥曾来北京找他安排工作。作为组织的干部,吕展没有徇私,劝二哥回家乡做贡献,然而二哥后来遭遇了不测,这让他内心有些愧疚。
当时家中小妹吕多生本想进京找公安战线的吕展帮忙,但母亲吕杨氏劝阻了:你菊生哥(吕展原名吕菊生)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千万不要给他添麻烦,我把他过继出去了,很对不住他,如果和他联系,上级看到他和地主婆妈妈来往,又是逃台分子的遗属,那还了得,决不能连累他们。
出于政治原因,家中一直没有联系吕展,吕展也没有回去。等80年代情况好转了,吕展身体却出现严重的问题,有时记忆还会模糊,这样的状况根本没办法出远门。
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落叶归根是执念,吕展想回去,哪怕自己回不了,妻子、孩子也要代自己回去。
![]()
另外,他也想让1953年死于台湾的父亲回去。
80年代后,他一直在找父亲吕云湘的消息。经过多番努力,吕展联系上了台湾的表亲涂国斌,涂是吕展姑妈的儿子,对此也很上心,在涂的帮助及护送下,吕云湘的遗骨从台湾运回大陆。
1990年5月,吕展夫人冯志贤和两个儿子护送吕云湘灵柩回乡,还找到了将军唯一在世的家人——亲妹妹吕多生。
经冯志贤和孩子几番相劝,吕多生终是跟着一同到达北京,一对分离60多年的兄妹得以相认。虽然吕展最终还是没能回到出生地,但能有这个结果,已是很不容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