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有时候就像一场蹩脚的滑稽戏——当美国主动和中国贸易休战一年时,它的欧洲小兄弟荷兰却突然跳出来,单独开辟了对华“新战场”。结果呢?枪声一响,回头一看,说好一起冲锋的大哥已经坐下喝茶了。
事情要从安世半导体说起。这家公司被中资收购后,本来在荷兰生产晶圆,运到中国东莞封装,再卖回欧洲。典型的全球化共赢模式,技术不算高端,却是汽车、电子行业的“螺丝钉”,谁都离不开。
然而9月30日,荷兰政府突然祭出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强行接管安世在荷业务。理由更是荒唐:美国9月底出台的“穿透性规则”把安世纳入制裁范围,荷兰就急着当“执法先锋”。结果10月18日,安世中国宣布自主运营,停止对欧出口;10月26日,荷兰停止向中国供应晶圆——一套“七伤拳”打得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鸡飞狗跳。
最讽刺的转折来了:11月初中美贸易休战,白宫表示要推动安世中国恢复供货。这下荷兰傻眼了——冲锋号是你吹的,现在擂鼓的竟要收兵?《华尔街日报》透露,荷兰和欧洲车企都在眼巴巴等美国的“解决方案”,而中国商务部则淡定抛出豁免政策,尽显大局观。
这场闹剧暴露了三个真相:
第一,荷兰显然误判了形势。以为紧跟美国就能挣表现分,没想到大哥转身就是一句“战术性调整”。
第二,技术本不高端,硬要政治化。安世的芯片属成熟制程,中欧都能找到替代供应商,折腾一圈只会双输。
第三,小国玩大国游戏注定吃亏。全球化红利养活了荷兰,地缘政治投机却可能让它砸了饭碗。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堪称“降维打击”:一边批评荷方不负责任,一边宣布豁免政策,把皮球优雅踢回。毕竟安世中国的库存能撑到年底,国内晶圆厂随时可补位;欧洲车企却要直面供应链断裂的压力。这场“制裁秀”最终成了荷兰的独角戏——观众席上的美国,甚至悄悄玩起了手机。
说到底,大国博弈不是小国能随便掺和的。尤其是当棋手突然想和棋时,冲太前的卒子就只剩尴尬。荷兰这次完美诠释了什么叫“炮灰的自我修养”:大哥退场时,连个招呼都没打。
如今回旋镖正飞向欧洲:供应链动荡的锅谁背?中美休战的红利能否赶上?荷兰政府这下真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看原地杵”。这场荒唐戏唯一的价值,就是给全球上了生动一课: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