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初,以色列国防军突然发布一道命令,要求召回700辆配发给高级军官使用的中国产汽车。这批车辆主要是奇瑞瑞虎8,原本是国防军在三年前专门采购,用于配发给有大家庭的中校级军官。
![]()
三年前采购的时候,以色列国防军不可能没做过审查。军方配车可不是逛 4S 店挑颜色那么简单,从车型筛选、系统检测到安全评估,哪一步不得层层把关?要是真担心摄像头、麦克风藏着 “猫腻”,当初就该直接把奇瑞排除在外,犯不着等军官们开了三年,连车的性能脾气都摸透了,才突然跳出来说 “有数据安全隐患”。更有意思的是,以色列军方之前已经对这些车的多媒体系统做过 “净化”,明明都处理过了,现在又说控制不了数据传输,这说辞本身就自相矛盾。
![]()
所谓的 “安全理由” 压根站不住脚。现在哪个智能汽车没有摄像头、传感器和车联网系统?要是按以色列这个标准,市面上所有智能车都得被当成 “移动间谍设备”。更打脸的是,他们要用来替代奇瑞的日本三菱欧蓝德,早年间就被曝出有安全漏洞 ——2016 年就有研究发现,这款车的 Wi-Fi 控制模块能被暴力破解密钥,轻松定位车辆位置。合着中国车的传感器是 “风险”,日本车的漏洞倒成了 “安全”?
![]()
这双重标准玩得也太明显了。再说,中国早就有明确规定,网联汽车采集的位置、轨迹数据不能出境,座舱内的音视频数据更是禁止向外传输,奇瑞作为正规车企,不可能违反这些强制性国标。中国驻以色列大使肖军正早就说了,这些指控根本毫无根据,这话可不是空口白牙的辩解,有实实在在的法规和标准撑着。
![]()
其实以色列自己都没把 “安全理由” 当真。一方面大张旗鼓地说要全面替换中国车,分阶段回收,甚至给禁令披上 “防范间谍活动” 的外衣;另一方面,在特拉维夫最敏感的 “基里亚” 总部,他们还在继续用中国车辆。更心虚的是,以色列国防部还偷偷通知租赁公司,让他们把中国品牌排除在招标之外,还得保密,怕得罪中国影响经济关系。这哪是真担心安全?分明是心里有鬼,既想顺着美国的意思搞小动作,又怕砸了自己的饭碗,只能玩这种遮遮掩掩的把戏。
![]()
这事背后说白了,还是美国在捣鬼。以色列媒体自己都承认,这波操作明显是受了美国和英国的影响,那俩国家早就开始在敏感区域封杀中国汽车了。这种戏码也不是第一次上演,之前特拉维夫轻轨项目,中以联合体出价最低,就因为美国施压,以色列政府硬是把项目给了法国和西班牙公司,中国企业只能告到法院维权。
以色列对美国的战略依赖太深,每年拿 30 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自然不敢忤逆美国的意思。美国把中国当成竞争对手,到处散布 “中国技术威胁论”,以色列就跟着搭台唱戏,拿中国汽车当靶子,说到底还是政治利益在作祟。
![]()
更讽刺的是,以色列当初采购奇瑞,看中的就是性价比高、空间大,特别适合有家庭的军官用,这是实打实的需求。现在为了迎合美国,非要换成燃油版的三菱、斯柯达这些车,不仅采购成本上去了,还得在油耗和污染上付出代价 —— 放着好用的混动中国车不用,非要开着高油耗的汽油车,这哪是为了 “安全”,分明是跟自己的钱包和环保政策过不去。
![]()
说到底,以色列这波操作就是典型的倒打一耙。当初主动找上门采购,用着中国汽车的实惠,三年后受了外人撺掇,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反咬一口,说中国车有安全风险。可纸包不住火,偷偷禁购还怕被发现、总部继续用中国车的细节,早就把他们的心虚暴露得一览无余。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是个全球性问题,美国的特斯拉、德国的大众都出过安全漏洞,从来没人说要一棍子打死整个国家的品牌。以色列要是真关心安全,该做的是建立统一的检测标准,而不是拿 “间谍活动” 当借口,搞这种政治化的排除。
![]()
这种做法不光伤了中以之间的互信,最后吃亏的还是以色列自己。放着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不用,非要花更多钱买替代品,还得背着 “言而无信” 的名声。要是真把中国惹急了,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合作,这笔账算下来可比换几辆车亏多了。说到底,搞政治操弄不如讲点实在的,毕竟生意归生意,用了三年的车突然扣上 “间谍” 帽子,这种戏码实在太难看。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