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彦霏
11月4日,2025年“新征程上看应急”网评引导活动走进四川雅安,探访这座川西城市如何利用科技力量构建起一道坚实的应急管理防线。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作为全省六大区域性基地之一,正发挥着“立足雅安、辐射周边、服务川藏”的重要战略作用。
基地一期总用地面积105.8亩,建设总投资2.3亿元。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含综合业务楼、培训教学中心、常驻执勤中心、消防特勤站、应急物资储备库在内的主要建筑和倒塌房屋模型、模拟隧道在内的训练设施,可同时容纳450余人开展常驻执勤、教育培训、前置备勤、实战演练和装备物资储备及调度。目前,基地已入驻救援力量220余人。
另外,基地周边预留拓展用地100余亩,“十五五”期间拟建设国家级地震地质灾害救援和川藏铁路重大工程抢险专业区域应急救援基地项目,通过地企联合训练、执勤、值班等方式实现川藏铁路沿线救援和救灾资源整合,逐步提升国家西南地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处突能力。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
智慧平台
实现精准预警与闭环管理
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地质条件复杂,是自然灾害易发频发的区域。为破解这一难题,雅安市应急管理局与科技企业合作,开发了“户户响人人响”智能监测预警平台。
该平台已在全市安装前端摄像头14000多个,覆盖山洪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避险安置点等重点区域。平台具备可视、可对话、可报警、可监测等多项功能,实现了从“村村通”到“户户响、人人响”的升级。
平台的撤离闭环功能通过前端安防设备和后端智能算法的紧密配合,可实时掌握人员转移安置情况。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有居民在撤离后返回危险区域,系统会立即发出告警,并通过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确保每一位居民的安全。特别在9.16芦山县暴雨防汛中,应急户户响平台发挥科技赋能重要作用,指挥中心通过平台发现转移风险区有3户8人未转移,马上紧急调度,联系转移责任人立即上门劝导,赢得了时间,拯救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
全面覆盖
打通应急通信“最后一公里”
雅安市在应急通信保障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推动370M应急无线通信建设,雅安已实现市域范围80%以上地区信号覆盖,保障了国、省、市、县、乡、村六级通联,解决了“三断”情况下的应急通信难题。
雅安市全域建立的370M应急无线通信试验场,为全国、全省提供了复杂地形和市(州)层面应急无线通信建设的“雅安经验”。
雅安基地大数据实战指挥中心接入应急管理部、省应急管理厅及市公安、交通、水利等20多个重点市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各类数据约3亿余条,形成数据资产347项,发布数据服务80项。
![]()
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
![]()
四川省区域应急救援雅安基地
全民参与
构建群防群治安全网络
“我打开小程序,拍照、定位、上传,简单三步,一条安全隐患信息便直达政府后台。”工作人员演示了如何使用“雅安随手拍”小程序举报安全隐患。这一小程序设置了多重奖励机制,激发市民参与热情。“雅安随手拍”小程序,设置道路交通、防汛防地灾、消防安全等15个模块,设置一键举报功能,实现“群众发现-乡镇受理—乡镇专兼职队伍核查—县级相关部门处置—市级部门审核-反馈兑现群众奖励”流程全闭环管理,扎实推动基层防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群防群控协同格局。
雅安市以市综合应急救援支队、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省级前置队伍为骨干,以公安、交通、电力、医疗等行业领域救援队为辅助,以蓝天、民生救援队等社会力量为补充,组建市、县、乡、村四级基层应急力量14652人(其中,市级1418人、县级2483人、乡镇级2738人、村社级8013人),构建“综合+专业+社会”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组成“重点布防、区域联防、高效联动”的救援力量布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