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郏县:裸露矿坑成“林海” 村民吃上“生态饭”

0
分享至


时至深秋,站在郏县黄道镇江山采矿区的观景台远眺,近万亩蜀桧、侧柏、雪松层林尽染;近处,五角枫、南屏竹、油松等迎风摇曳,优美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60多岁的管护员王树立正手持高枝剪逐一修理,望着眼前的景象他感慨万千:“以前这是深达百米的矿坑,尘土呛得人睁不开眼,谁能想到如今成了‘林海’!”

这片生态美景的背后,是郏县与矿山“伤疤”的持久较量。作为传统矿产资源大县,长期开采留下的高陡边坡、裸露矿坑曾遍布山野,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污水横流,不仅威胁周边群众安全,更制约着乡村发展。“最严重的时候,村民出门得捂着脸,庄稼上都蒙着厚灰。”黄道镇人武部部长刘克胜回忆说,仅江山采矿区就有30多处裸露创面,地质灾害隐患点多达17处。

近年来,郏县以“绿满郏县、绿秀郏县”为目标,打响矿山生态修复攻坚战,创新推出“区内修复、区外补偿”双规机制,为治理提供制度支撑。“区内修复要求矿山企业对采区复土复绿、悬崖挂网,区外则需对矿区周边500米义务植树,不足部分实行异地补偿。”郏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牛洪桥解释说,这一机制明确了企业主体责任,18座需治理矿山一周内便被企业主动认领。

江山采矿区的治理堪称“啃硬骨头”。施工队首先对高陡边坡削坡减载,清除危石隐患,再用大型机械开挖回填土石方98万余立方米,修建台阶式梯田35万平方米。针对岩石裸露、土壤贫瘠的难题,技术人员采用“客土回填+保水剂+生根粉”组合技术,每棵树都开挖1米见方的树坑,从外地运来30厘米厚的熟土定植。众和建材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说:“仅我们公司就投入两亿多元,铺设浇灌水管13万米,植树24万余棵。”

科技赋能让修复更精准高效。在治理现场,无人机定期巡护监测植被生长,地理信息系统精准记录每个图斑的修复进度。建在修复区中央的智慧监测系统实时显示着生态数据: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2800个,PM2.5浓度低至11微克/立方米。“这套系统能根据土壤湿度自动调控灌溉,让树木成活率从常规的40%提升到70%以上。”技术负责人张工伟介绍道。

生态修复不仅擦亮了环境底色,更铺就了民生幸福路。有40余名村民像王树立一样吃上了“生态饭”,每天管护树木能挣90元到150元。而在20公里外的茨芭镇空山洞村,平顶山市富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治理的马头崖片区已成为影视取景地,电视剧《山河锦绣》曾在此拍摄,周末游客络绎不绝。“以前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游客多了,不少人回来开起了农家乐。”村民丁振军的脸上满是笑意。

如今的郏县矿山,正实现从“生态赤字”到“绿色盈余”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县已治理裸露边坡55.22万平方米,覆土绿化324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从2018年的23.6%提升至如今的近30%。江山采矿区周边的3个行政村,借助生态改善发展起林下种植、乡村旅游,村民人均年增收近1500元。

夕阳西下,晚风拂过林海,树叶沙沙作响。曾经的矿山“伤疤”已化作生态画卷,不仅重塑着郏县的自然风光,更书写着资源型小城转型发展的绿色篇章。(来源:郏县县委宣传部 作者:张鸿雨 赵振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2652文章数 2007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