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之后,加沙的战争就没真正停过。
炸弹的爆炸声渐渐远去,但另一种危险悄悄藏进了废墟里。
舒贾耶区的扎因和朱德兄妹俩,是被这种“隐形战争”盯上的孩子。他们一家逃到里马尔社区,在布满弹药残骸的路边搭了帐篷。
![]()
10月里的一天,兄妹俩去废墟捡木头和塑料当燃料。掀开一块纸板时,爆炸突然发生。
扎因的腿缠满绷带,手臂挂着输液管,身上全是弹片留下的伤疤。妹妹朱德的额头和胸口缝了针,双手也布满伤痕。
他们的母亲守在帐篷旁做饭,眼睛不敢离开孩子半步。她知道,废墟里还埋着无数同样的“死神”。
![]()
联合国每周都在记录这类悲剧。扎因和朱德的遭遇,只是加沙民众日常的缩影。
2万枚哑弹:5000万吨废墟里的死亡陷阱
以色列向加沙投下的弹药早已超过10万吨,其中约10%没能引爆。
按这个比例算,加沙的土地里藏着至少2万枚未爆弹,总重量达到7500吨。
这些“定时炸弹”混在5000多万吨废墟里,根本没法准确排查。可能是街道边的炮弹壳,可能是断墙下的导弹残骸,甚至是孩子手里的金属碎片。
![]()
2024年1月,汗尤尼斯市的推土机司机杰梅扎清理街道时,铲刀碰到了一枚未爆弹。
爆炸瞬间吞没了他和旁边玩耍的男孩,两人都失去了一只眼睛,手脚被弹片划得血肉模糊。
联合国粗略统计,这些未爆弹已造成至少200人死伤。但当地救援人员说,实际数字要高得多。
代尔拜拉赫地区的街头,一枚2024年1月落下的哑弹锈迹斑斑,至今没人处理。孩子们总在旁边逗留玩耍,随时可能引发灾难。
![]()
联合国排雷行动处(UNMAS)的卢克・欧文说得很直接,他最担心未来几年,这种风险会越来越大。
人们要从废墟里抢财产,孩子要在附近玩耍,人道主义工作者要进入战火刚退的区域,每个人都在生死线上走。
自2023年10月以来,UNMAS在能抵达的区域找到了550多枚爆炸装置。但加沙到底有多少地方被污染,谁也说不清楚。
![]()
排爆队的死局:有专家没设备,5亿资金卡脖子
清除这些未爆弹,本就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联合国早就算过账,就算一切顺利,也至少需要10年时间,花掉5亿美元。
但现实是,连最基本的排爆器材都进不去加沙。
2024年3月到7月,以色列就驳回了20多项器材输送申请。防护服、高压水枪、铝热火炬这些必需品,一共2000多件,全被拦在了边境。
![]()
加沙本地的民防队员只能用简陋工具作业。拉法地区的排爆队曾在几天内拆了140件爆炸物,其中包括1000公斤级的MK84航空炸弹。
这种炸弹一旦爆炸,致命弹片能覆盖6个足球场,还会留下15米宽、11米深的弹坑。
排爆队员等于在拿命换命。可他们手里连合格的防护装备都没有,稍微操作失误就是粉身碎骨。
国际专家团队也进不去。以色列的封锁政策,把专业力量挡在了门外。
UNMAS只能先做最基础的工作:在发现未爆弹的地方做标记,一遍遍警告民众别靠近。但这根本挡不住为了生存冒险的人。
![]()
生存逼的冒险:31车燃气卡关,60%人烧垃圾取暖
加沙人不是不知道废墟危险,只是他们没得选。
2023年10月10日到31日,整整22天里,只有31辆运载烹饪用气的卡车获准进入加沙南部。
这点燃气连十分之一的需求都满足不了。加沙超过60%的人口,只能靠焚烧垃圾取暖做饭。
扎因和朱德去废墟里找的,就是这种“燃料”。对他们来说,不找燃料会冻死饿死,找燃料可能被炸死。
2025年9月的数据更让人绝望。整个月进入加沙的援助卡车只有1824辆,仅相当于实际需求的10%。
![]()
齐基姆过境点从2025年9月12日起就关了,这是加沙北部唯一的物资通道。通道一断,北部粮食供应比中旬减少了70%。
剩下的基苏菲姆和凯雷姆沙洛姆过境点,也远没达到以色列说的运输能力。基苏菲姆号称每天能过150辆卡车,实际数量差得远。
就算物资侥幸进了加沙,也未必能到民众手里。卸货、安检、沿途治安,每一步都可能出问题。
更可怕的是,未爆弹还在污染环境。炸弹里的有毒化学物质渗进土壤和地下水,农作物根本长不了。
![]()
加沙90%的人口已经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40%的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现在连仅存的水源都在被污染,生路越来越窄。
援助喊口号:700亿重建费悬空,谁在卡脖子?
国际社会不是没承诺过援助。
欧盟说要给1.2亿欧元,沙特牵头组建了国际联盟,先拨了9000万美元。但这些钱要么没到位,要么根本用不到刀刃上。
加沙重建总共需要多少钱?最保守的估计是400亿到500亿美元,有人甚至算出了700亿的数字。
可钱怎么来、怎么用,卡在了政治僵局上。
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说得很明白,给钱可以,但有三个条件:以色列彻底撤出加沙、重建由巴勒斯坦人主导、落实“两国方案”。
![]()
但以色列直接拒绝了这些条件。美国也站在以色列这边,反对哈马斯参与任何战后事务。
问题是,哈马斯现在还是加沙最大的军事力量,还掌握着警察力量。想绕开他们搞重建,根本不现实。
这种僵局让援助成了空头支票。欧盟的1.2亿和沙特的9000万,比起5亿的排爆费、100亿的医疗重建费,不过是杯水车薪。
更讽刺的是,根据《日内瓦公约》,以色列作为占领国,本就有清除战争残留物的义务。
可实际情况是,他不仅不履行义务,还在主动阻挠别人干活。封锁过境点、拦器材、拒专家,一步步把加沙推向绝境。
![]()
解局的关键:先通物资,再谈未来
现在的加沙,已经陷入了“越穷越冒险,越冒险越惨”的死循环。
要打破这个循环,得先解决三个最紧迫的问题。
首先是物资必须进来。国际社会得绕过政治障碍,强行开辟人道主义通道。排爆器材、燃气、食物这些必需品,不能再被随便拦下。
其次是钱要真正到位。光喊口号没用,得建立专项排爆基金,把欧盟、沙特承诺的钱落实,再拉更多国家出钱。5亿美元的排爆费不算多,只要国际社会真上心,凑齐不难。
最后是得有替代方案。加沙缺燃料的根子不解决,人们迟早还得去废墟冒险。太阳能设备这类清洁能源,应该尽快大规模送进去,替代垃圾焚烧。
![]()
可这些都需要以色列松口。只要封锁还在,再多的援助和计划都是白搭。
扎因和朱德的伤疤已经长好了,但加沙的“伤疤”还在流血。2万枚未爆弹藏在废墟里,就像悬在210万人头上的刀。
如果国际社会还拿不出实际行动,只会有更多孩子在捡燃料时被炸伤,更多家庭被战争的余烬吞噬。
加沙要的不是同情,是能活下去的物资,是能放心走路的土地,是不再被炸弹威胁的未来。这些要求,真的不算过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