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大力培育发展林下种养殖循环经济新业态,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万山区鱼塘乡大龙村淫羊藿种植基地,村委会副主任张发奎正在查看淫羊藿植株生长状态,以便及时发现病虫害或水肥问题。
![]()
鱼塘乡淫羊藿管护现场。
“去年10月份村里就开始着手种植淫羊藿”,张发奎告诉笔者,今年是试种植,目前种植了30亩,从目前情况来看长势良好。
淫羊藿喜阴,非常适配林下、疏林或遮阴棚等弱光照环境,能高效利用林间闲置空间,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优质作物。经多方考察,村里面便流转闲置地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同时,还积极培育杉木树,这样一来,既能起到护土固水、减少流失的作用,又能为淫羊藿带来更加“宜居”的生长环境,形成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
黄道乡贵竹坪跑山鸡正悠闲觅食。
黄道乡的百亩油茶林里同样藏着“林下致富经”。在贵竹坪养殖基地,跑山鸡在油茶林下悠闲啄食,“油茶+跑山鸡”的立体种养模式既省去了人工除草除虫的成本,鸡粪还能肥土养树,实现“一地双收”的生态与经济双赢。
“去年油茶林里养10000只跑山鸡,纯利润大概有5万元。”黄道乡强村富民公司负责人杨利红告诉笔者:“鸡粪可以作肥料,省去了买化肥的费用,天然的肥料有利于油茶树长得更壮实,挂果也多。”
林下养殖产业的向好发展不仅给基地自身带来了创收,也让农户获得稳定的务工收入,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造血式”引擎。
![]()
黄道乡贵竹坪跑山鸡正悠闲觅食。
村里的土地“活”了起来,更让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仅仅是土地流转费,每年都能给村民带来3万元收入;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人均年收入可达到5万元,基地每年还分给村集体经济3%的利润,用于村中的建设和改善民生,真正的实现了“产业富一方、带动惠万家”。
万山区始终锚定“生态优先、产业富民”的方向,让“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万山区完成森林利用面积24万亩,第三季度实现林业产值达6亿元,完成油茶、山桐子、木姜子等特色林业产业新造2万余亩,林下中药材种植6000余亩。同时,万山区还大力发展林下畜禽养殖,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达108家,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变成了万山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生活。(图/文 刘梦姣、杨琪、丁飞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