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深化学生对维护世界和平时代意义的理解,10月28日,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关工委特邀广州市公安局原二级警务专员,联合国前新闻官,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原警务联络官、参赞张振贵走进校园,为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为了世界和平——联合国维和行动亲历见证与记录》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讲座。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校长、关工委主任王朝晖主持活动。
![]()
张振贵警官从今年九三阅兵扬国威的场景引出使命担当话题,结合亲身经历,通过他亲自拍摄的大量影像资料,讲述真实案例,生动还原了中国维和部队在海地、东帝汶等地执行任务时的场景及所见所闻。一个个身临其境的紧张时刻让同学们感受到“和平来之不易”。一段段鲜活的维和故事让师生深刻感受到中国维和警察“不畏艰险、服务和平”的担当精神。张警官强调,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追求,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维护国际安全的关键力量,而中国积极参与其中,正是践行全球治理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围绕 “维和部队日常任务难点”“官兵与当地居民的相处之道”“外派人员坚守的初心” 等话题踊跃提问。张警官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用接地气的分享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现场氛围热烈而温馨。这场交流不仅让同学们对维和工作有了更具体的认知,更对“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
![]()
![]()
![]()
现场青年教师也深受触动,纷纷表示要守好三尺讲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教育者的身份守护和平、贡献力量。
本次讲座以 “亲历者视角” 为师生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大国担当的窗口,不仅切实增强了同学们爱党、爱国、爱军的真挚情感,更在新一代青年心中播下了 “珍视和平、守护和平” 的种子,激励他们以青春之力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力量。
学生观后感
当“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的话语在礼堂中回响,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的认知在心底扎根,这场关于大国担当与世界和平的主题讲座,让每一位在场者都在震撼与沉思中,重新读懂和平的重量、使命的意义。——2501班 梁逸盈
在讲座上,我第一次详细地了解了他们——维和警察。他们头戴象征着和平的蓝色贝雷帽或钢盔,他是一群为减少暴力,加强安全的维和行动最坚实的护盾。他们是维和英雄,他们是人民英雄,他们,是为了世界和平的英雄!随着大屏上一张张真实记录的照片映入眼帘,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是我真正认识到:我们真的需要“和平”。——2506班 叶耀阳
维和之光,照亮世界角落。张警官的维和故事里,有一个片段深深烙印在我脑海:在异国的一片土地上,四个来自其他国家的小女孩,天真地拉着他帮忙拍照,后来才知晓她们是孤儿。看着照片中四个孩子那般灿烂的笑容,我不禁暗自牵挂,在那战火纷飞的日子里,她们是否还能安然存活下去,心中满是难以言喻的伤感。我们应当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去共同捍卫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让和平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让世界因我们的努力多一份安宁。——2504班 刘锦云
当讲座中播放的画面由硝烟弥漫的异国街头,切换到维和部队军人们的辛苦作战时,我才明白“维和”二字并非空口白话。这场讲座,让我们明白和平的重量。走出演讲会场,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忽然有了不同的意义。如今的灯火辉煌、阖家欢乐,是无数人在异国他乡努力换来的。作为普通人也许我们无法上前线,但我们可以将对和平的珍视融入生活。这束中国的维和之光,终将照亮更多人心中的对美好的向往。——2522班 石沫涵
张振贵先生的讲座,让我对“和平”二字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张警官讲述了他和战友如何在断壁残垣中巡逻,在紧张的对峙中建立信任。让我深深体会到,维和行动远非简单的军事存在,它更是一种在人性的荒漠上重建秩序与希望的艰辛努力。那顶蓝色的贝雷帽,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战火中人们所期盼的、来自国际社会最直接的守护。这场讲座让我明白,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完全和平的时代,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2507班 吴泓锐
供稿 | 林思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