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江林: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助力振兴

0
分享至

“江书记,又去入户啊?”11月5日清晨,深秋和煦的阳光温柔地洒在社旗县桥头镇姚营村的大地上,河南广播电视台派驻社旗县桥头镇姚营村驻村第一书记江林揣着一本厚厚的笔记走在村中的大路上,路边的村民看见江林纷纷热情地跟他打招呼。

这位80后的驻村第一书记,如今走在姚营村村里的每一条路上都熟门熟户——哪户老人行动不便需要帮忙办证,哪块地曾有过纠纷,哪段路之前是坑坑洼洼的“搓衣板”,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自2025年2月驻村以来,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助力振兴,成为姚营村乡村振兴路的“领路人”和群众的“贴心人”,诠释了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的初心使命,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2025年9月,省委组织部驻村办主任韩雪霏到该村调研指导驻村工作时对江林的驻村工作给与充分肯定。

2025年9月,省委组织部驻村办主任韩雪霏到姚营村调研指导驻村帮扶工作,南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晔,社旗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珂陪同调研。

画好党建“同心圆”

“党建是乡村振兴的‘根’,支部强了,村民的心才能聚起来。” 江林说,到任后,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村党组织 “强筋健骨”。他从规范基本制度抓起,严格执行“第一议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积分量化等制度,让支部生活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2025年7月1日,江林带领姚营村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同时,他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党日活动,如邀请宛东律师事务所律师进村进行普法教育、邀请南阳市新时代宣讲师进村宣讲移风易俗课,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乡村清洁、抗旱救灾等,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的行动力,是最好的 “动员令”。4月抗旱关键期,姚营村3800余亩农田等着 “解渴”,江林带着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跳进泥水里修水泵,3天时间修复5处水井电源、打捞4台故障水泵,浑浊的泥水溅满了江林的衣衫,却换来了麦田里的汩汩清水;5月环境整治时,组织党员们扛着铁锹清杂物、搬垃圾,累计清理2吨垃圾、修复7处破损路面,曾经坑洼的村道变得干净平整。如今“党旗插在哪里,我们就干到哪里”,成了姚营村党员口中最实在的承诺。

内培外引强产业

走进姚营村的乡村振兴产业园,曾经的废弃的村小学大院和老村部内机器轰鸣,仿真花加工、手伴玩偶代加工等企业正在有序生产。

“江书记来后,真没想到我们村闲置的村小学校舍和老村部还能变成俺们村的‘金窝窝’!”陪同采访的姚营村党支部书记吴国臣高兴地合不拢嘴。

2025年月4月,社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郭领在江林引进的姚营村手伴玩偶加工车间参观考察。

为了盘活这片闲置资源,江林带着村干部自驾车跑遍社旗、方城、内乡等周边四县,对接 10 余家企业,终于敲定仿真花、手伴玩偶代加工、仿古砖雕3个项目入驻园区,建成了多元产业园。如今,三家企业已经解决了不仅70余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月薪可达3000余元,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江书记来了,俺们在家门口就有活干了,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出去打工了,既能赚钱养家又能照顾老人孩子。俺们大家伙都很感谢江书记!”村民吴锐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大伙心中最真切的幸福。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带领更多村民就业增收,近日江林利用第一书记50万资金,新建一座600平米帮扶车间,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今年10月,江林还筹措资金升级改造了老村部,建起了电商直播间、农产品展厅。接下来,他正准备利用河南广电的优势,为姚营村培育一支永不走的“村播”团队,探索“产业 + 电商”的融合之路,并推进农产品深加工,让姚营村的致富底气越来越足。

真情服务暖民心

“脚下沾泥土,心中才有数”。刚到姚营村的头三个月,江林跑遍了全村95户脱贫户、监测户等低收入家庭,深入了解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他建立“需求清单+销号管理”机制,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结果,将实事真正办到了群众心坎上。

江林走访慰问姚营村脱贫户张晓慧。

5月,江林协调爱心企业捐赠25盏路灯,照亮了姚营村、小柴庄村村民夜间出行路;6月,给村支部办公室换上钢化玻璃,夏天空调更省电;10月,筹措资金在姚营村主干道重要点位、重点路口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地方铺设减速带,有效限制车速,降低交通事故风险,保障村民出行安全,这一举措得到了村民的广泛好评。

在江林心里,“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在得知小柴庄一名精神障碍村民急需就医后,他立刻联动镇派出所、县精神病医院,开车把村民送进医院;麦收季节,他带着工作队员蹲在田间,一边宣传秸秆禁烧,一边帮留守老人抢收30余亩小麦,看着晒场上堆得像小山的粮食,村民们连说 “多亏了江书记”;高考成绩出来后,他又请来专业老师,给村里考生做 “一对一” 志愿填报指导,帮孩子们圆大学梦。10月份,面对连阴雨给“三秋”生产带来的严峻挑战,江林迅速组织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突击队,帮助缺劳力弱劳力家庭户打响秋收抢收“攻坚战”,力争把农户损失降到最低。

2025年10月,江林协调钩机开挖水渠排除农田积水。

村里的两辆银白色“村约车”,更是村民口中的“暖心车”。这是河南广播电视台为姚营村捐赠的新能源汽车,江林牵头定下“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的规矩:村里的老人有的要定期去县医院看病检查身体,无论酷暑严寒,他和村支书总会准时上门接送;有村民孩子深夜发烧,一个电话,他就开车往县医院赶。如今,“村约车” 累计行驶超2万公里,解决就医、办事、生产等问题260余个。“江书记来我们村后,村里变化太大了!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挣钱的门路多了,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江书记不是来镀金的,他是俺姚营村老百姓的贴心人!”村民张建勤竖起大拇指。

如今的姚营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去年以来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河南省五星支部”等荣誉称号,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面对未来,江林信心满满:“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任务,我将继续和乡亲们一起奋斗,把姚营村建设得更加美好!”(郭长印 靖祥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30683文章数 2723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