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代以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唤醒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家山河破碎,全体中华儿女都切身感受到亡国灭种的危机,认识到中国人已退无可退,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
▲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在民族存亡的最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了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坚定不移推动全民族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
在爱国主义激励下,各族人民共御外侮、同赴国难,积极投身抗战并付出巨大牺牲。爱国主义是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激励中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在历史洪流中奋勇向前。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族人民深切体会到:伟大祖国是各民族的共有家园,只有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各民族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发展进步;中国各族人民只有更加紧密地团结和联合起来,才能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在最早被日军侵略的东北三省,由汉、满、朝鲜、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组成的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抗日游击区,牵制了侵华日军的大量兵力。回民支队在华北平原屡建战功,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敌占区各族群众纷纷投身抗日救国。内蒙古大青山骑兵队积极配合八路军打击日军据点,广西的壮、瑶等少数民族青年踊跃参军,西南各族人民以血肉之躯开辟滇缅公路等抗战生命线。西北地区等大后方各族群众倾力支援抗战。新疆各族人民共捐献150多架“新疆号”飞机支援前线,帕米尔高原的驼队和云贵川的骡马队积极投入支前运输一线,各类商业团体、社会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奏响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壮歌。
![]()
▲位于乌兰浩特的“五一会议”会址(2007年4月11日摄)。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 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中国共产党总结包括各民族共同抗战在内的经验,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推行民族平等政策,并在内蒙古、宁夏等地初步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同时,针对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扶持下制造的分裂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终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正式宣告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这一成功实践不仅源于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创新探索,还为新中国成立后制定党的民族政策、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打下基础。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新纪元。
![]()
▲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畔宛平城内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8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站起来”让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各民族,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一跃进入社会主义光明前景,“翻身农奴把歌唱”表达出少数民族群众对“解放”的深刻感受;库尔班大叔骑着毛驴上北京、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等故事表达了边疆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衷心拥护。改革开放后民族地区与全国一道共同发展取得“富起来”的成就,让各族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新时代民族地区的教育、卫生、科技、交通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让各族人民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强起来”的豪迈步伐,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也日益增强。
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历史的脚步永远向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中国人民,牢牢掌握了自己命运的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征程中,“五个认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不断巩固,凝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磅礴伟力。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党校“天池英才”特聘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 |李翠 海宁
制作 |魏妙
来源 |中国民族报
觉得有用,点亮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