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PQX7九丞 便携式校园气象站:操作简易与成本低廉,推动气象教育普惠
便携式校园气象站的用户友好型设计大幅降低了使用门槛,使中小学生和教师均能快速掌握操作方法。传统气象设备操作复杂(如需手动校准传感器、设置数据采集频率),且需专业培训;而便携式气象站采用“一键启动”设计,开机后自动完成传感器自检、数据校准和网络连接,用户仅需通过手机APP或触摸屏即可查看实时数据。
![]()
例如,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APP的“语音播报”功能听取当前气象数据(如“当前温度25℃,湿度60%,风速3米/秒”),或使用“数据对比”功能查看历史记录(如对比今天与昨天的温差),无需阅读复杂仪表盘;在中学实验课中,学生可通过APP的“数据导出”功能将观测数据导入Excel,进行统计分析(如计算平均值、绘制趋势图),培养数据处理能力。此外,系统内置的“科普动画库”包含10-20个短视频(如《风的形成》《雨的诞生》),学生可在观测间隙观看,将抽象气象知识转化为生动画面,例如通过动画演示“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降雨机制。
设备在场景适配与教学需求契合度上深度贴合校园特点:采用模块化拆分设计,风速风向传感器、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组件可独立拆卸,根据教学需求灵活组合 —— 开展 “降雨对土壤湿度影响” 实验时,可仅携带雨量传感器与土壤湿度传感器;进行 “校园不同区域风速对比” 观测时,可搭配便携式支架在操场、楼顶、树林旁等多点位部署。
某中学地理老师使用该设备开展户外实践课,组织学生在校园内 5 个不同点位同步监测气温与湿度,30 分钟内收集到 “树林区域气温比操场低 2.5℃、湿度高 15%” 的实验数据,直观验证了 “植被对微气候的调节作用”,课堂参与度较传统理论教学提升 80%。在环境适应性上,设备采用 IP65 级防护设计,传感器外壳为防腐蚀 ABS 材质,可抵御校园内的雨水冲刷、阳光暴晒(-20℃至 60℃工作温度),即使在阴雨天气开展户外观测,也能保障数据采集稳定。
配备可充电锂电池(满电续航 8 小时)与 USB 充电接口,适配校园教室、实验室等多种充电场景,避免户外观测时因断电导致数据中断。某小学在春季研学活动中,携带该设备前往郊外公园开展气象观测,全程靠锂电池供电,连续工作 6 小时,完整记录了当天的气温变化曲线,为后续研学报告撰写提供了精准数据。
在操作便捷性与教学适配性上,设备展现显著优势:配备 3.5 英寸彩色触控屏,操作界面采用中文图标设计,内置 “校园常用观测模式”(如标准气象观测、专项实验观测),学生经 10 分钟培训即可独立操作,无需专业气象知识;数据存储支持本地 SD 卡与手机 APP 同步,学生可通过蓝牙连接手机,实时查看气象数据曲线,还能一键导出 Excel 格式数据,方便后续在电脑上制作图表、撰写实验报告。某小学科学社团使用该设备开展 “校园气象日记” 活动,学生每天早晨在操场观测并记录数据,通过 APP 导出后制作成周气温变化柱状图,不仅提升了数据处理能力,还培养了长期观测的科学素养。此外,设备支持多人同时连接查看数据,适合课堂分组实验 —— 老师可将学生分为 5 组,每组负责 1 个观测点位,实时共享数据至班级群,开展小组间数据对比分析,强化团队协作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