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亲带着她十二岁的孩子到医院就诊,她告诉医生,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有便秘,本以为长大了情况就好点,结果呢,她却发现症状越来越严重,严重的便秘已经影响到孩子的生活质量,现在一要排便,就特别紧张,而且很痛苦。
医生检查后,告诉这位母亲,你的孩子由于长期便秘,已经导致了痔疮和肛裂这样的并发症,这些都是因为长期过于用力排便,导致肛门过度用力,从而引起了一系列肛门疾病的发生。
为什么这么小就便秘呢?是水喝的太少,还是蔬菜和水果吃的太少,还是运动太少呢?其实都不是,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培养起孩子规律排便的习惯。
肠道,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个大脑,这里有非常丰富的神经,也能产生各种神经递质,肠道运行和大脑运行一样,有自己的生物钟节律,那些能远离便秘的人,往往会固定在相同的时间排便,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就在于形成了规律的排便习惯。
事实上,那些肠道正常的人,往往会固定在上午的时间排便,这其中是有怎样的秘诀呢?不妨来了解一下。
第一,早上6点-7点这个时间段
早上6点-7点,是很多人起床的时间,很多人起床以后,第一件事要做的可能就是到厕所排便。
那些排便规律的人,一旦养成习惯,长时间都会按照这样的规律一直进行下去。
晚上睡觉的时候,褪黑素分泌增多,皮质醇分泌减少,这些都会抑制肠道的活动,清晨时段,皮质醇分泌达到高峰,这种激素能唤醒身体并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早上起床以后,从躺卧变为直立姿势,腹腔内脏位置改变,肠道受到重力作用,对直肠产生压力,容易引发便意。
所以,早上6点-7点,其实是非常时候排便的,很多人坚持这个时间排便,一整天的时间肠道都清清爽爽。
第二,早餐后30分钟
也有很多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不会马上排便,但是吃完早餐以后30分钟,便意就来了,也有很多人说,吃完了马上就去拉,这是不是提示消化能力不好?
当然不是,进食早餐以后,很容易诱发胃结肠反射,这是胃充盈以后,会反过来刺激结肠的蠕动,所以这个时候也会产生便意。
我们进食以后,排出来的大便当然不是刚吃进去的东西,而是结肠蠕动以后,刺激之前所吃的食物残渣的排空。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会罹患便秘,主要原因是年龄大了,器官衰老,胃肠蠕动能力下降,导致老年性便秘,当然,也有的老年人是罹患了器质性疾病,比如大肠癌,从而出现便秘。
不要认为预防便秘,只是老年人的事情,从孩子开始,就要预防便秘,作为医生,碰到便秘的孩子时,都会建议家长多培养孩子良好的排便习惯,让他们坚持在早上的时间蹲一蹲厕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因为早上是非常适合排便的,时间长了,养成习惯了,自然也就不便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