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边是辛勤劳作却拿不到劳务费的留守老人,一边是因柠檬滞销而经营困难的企业。
近日,安岳法院携手县综治中心与全国人大代表,成功在家门口化解了这起围绕柠檬园产生的劳务纠纷。
案情介绍
事情要从2023年说起。当时,一家农产品公司租赁了文化镇隆恩村的柠檬园进行经营,并请来村里47位老人从事套袋、采摘等工作。后因柠檬市场不景气,公司亏损离场,老人们被拖欠的劳务费也一时没了着落。
辛苦钱怎能打水漂?无奈之下,老人们向当地政府反映了情况。全国人大代表、隆恩村党支部书记刘艳英获悉后,立即联系安岳法院寻求专业支持。
多元解纷
安岳法院迅速通过入驻综治中心的调解工作室启动调解程序,并联合县司法局、县总工会一起在村里开展走访摸排,帮老人们把零散的记账梳理成清晰的欠款名册,固定了关键证据。
与此同时,调解团队联系上公司负责人,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其回到谈判桌。为避免“人多口杂”,调解员还建议老人们选出代表,与公司进行有效沟通。
![]()
很快,双方在村委会坐下来“面对面”协商。调解初期,老人们要求立刻拿回全部欠款;公司方则坦言正值柠檬收购季,资金周转实在困难。
面对僵局,调解团队没有放弃,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结合柠檬行情的实际情况,引导双方互谅互让。
“既要维护老人们的合法权益,也要给企业一个缓冲的机会,才能实现双赢。”
最终,这场僵局被情理法的融合之力打破。双方达成协议:劳务费分两期支付,并约定若首期未按时足额支付,则全部欠款视为到期。法院当场对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47件纠纷一次性圆满解决。
![]()
“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老人们感慨道。
下一步,安岳法院将继续发挥综治中心平台优势,依托人大代表深厚的群众基础,将更多法治力量下沉基层,及时化解涉农纠纷,为柠檬等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乡村振兴。
供稿:杨选荣
编辑:张异同
审核:杨 柳
签发:杨祖军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更多推荐
1 、贺!安岳法院1案例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跨域多元解纷十大典型案例”
2、安岳法院,公开招录9人!
3 、“柠”来,正好!点击查看安岳法院招“生”简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