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文读懂春节假期变迁史,从“宅”家守岁到出门看世界

0
分享至

据新华社消息,昨日(11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6年的放假安排。与往年不同,2026年春节将在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至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七)放假调休。这意味着,2026年春节将迎来9天超长假,成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随后,“史上最长春节假期”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多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上游新闻梳理公开报道发现,从仅能返乡吃顿年夜饭的3天假期,到如今从容安排返乡、出游的9天长假,春节假期的变迁如同一面镜子,不仅承载着亿万人对团圆的期盼,更折射出我国节假日政策从整齐划一到个性包容的深刻变革,一起来看看。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春节3天假期出炉

1949年12月23日,原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下称《放假办法》),规定了全民放假的节假日共7天,包括元旦1天、春节3天、劳动节1天、国庆节2天。春节的假期最长,这一规定奠定了我国春节假期制度的基础。


1960年,人们在北京厂甸春节市场选购玩具。新华社

上世纪五十年代,春节成为宣传国家政策的重要时机,几乎每年春节文艺活动都有固定的主题,比如1953年的婚姻法宣传。工农联欢和军民联欢,则是这一时期的两种重要形式。

“春运难”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1954年,国家首次明确春运时间为春节前后一个月,铁道部成立春节旅客输送办公室,昼夜值班。

上世纪八十年代:春晚见证生活水平提高

改革开放后,因特殊历史时期停滞多年的春节等节假日,又恢复了正常。1979年1月,部分省份宣布恢复春节放假。1980年起全国恢复旧制,即重新施行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发布的《放假办法》。

春节放假制度全面回归后,“春运”难题随之而来。据统计,1988年,有88万人是在火车上站着回乡过年的。安全过年、平安回家等口号,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提出的。

这时候,春节期间文娱活动全面展开。电视节目不仅增多而且题材丰富。198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1990年天津年货市场上,顾客们购买桂顺斋的糕点,用于节日馈赠亲朋好友。新华社

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外新奇商品,时髦年货是半导体收音机、磁带录音机。年饭能凑齐12道菜了,孩子为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讨红包而兴奋不已。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流行的“三件套”,是缝纫机、洗衣机和彩电。人们住进了单元房,逢年过节开始贴春联。在娱乐活动方面,“看着春晚过大年”成为时尚。有了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形成了节前“抢购”彩电的热闹景象。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黄金周”概念初步成形

虽然按照《放假办法》,每年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都只有三天法定假日, 但在实施过程中,由国务院办公厅提前(前一年的11月或12月)下发通知,通过上移下借前后周末某日,形成每年三个、每个七天(多至八天)的全国性长假。1999年国庆、2000年春节和劳动节三个假期,均以调休方式凑为七天长假,“黄金周”这一概念初步成形。

2000年国庆长假,史上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国庆黄金周正式启动。


2024年2月17日,游客走出北京故宫博物院。春节假期,北京旅游市场呈现火爆态势。中新社

同样,春节黄金周也紧随成形。较之传统的“宅”过年,开始有人选择在春节黄金周出门旅游。


今年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春节假期最新数据。新华社

今年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2025年春节假期数据: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

1999年至2024年:法定假期“3变4”,除夕终于“转正”

针对与春节放假最为密切的《放假办法》,国务院分别于1999年、2007年、2013年、2024年进行了4次修订(修改),春节假期也进行多次调整。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春节法定假期由沿袭几十年的3天变为4天,除夕几进几出,终于在2025年“转正”成为法定节假日。


1999年正月初一,在山东某地农村,孩子们给家中老人拜年。新华社

1999年,国务院修订《放假办法》,将全民放假的节假日调整为10天,其中劳动节、国庆节假期分别增至3天。春节三天假期是正月初一、初二、初三,除夕不在法定假日里。

2007年,国务院再次修订《放假办法》,将春节假期调整为除夕、正月初一、初二。除夕被正式纳入法定节假日。

2013年,国务院第三次修订了《放假办法》,将春节假期恢复为正月初一、初二、初三。除夕被“踢”出了法定节假日。

2014年春节假期从初一开始,这也在网上引起一番“论战”。有网友表示,从正月初一开始放假,这代表可能除夕夜就要在赶回家的路上过,年味儿被冲淡了很多。也有网友认为,即使除夕被排除出法定节假日,事实上很多单位也会提前到除夕就让员工回家,等于多“赚”了一天假期。

2024年1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全体公民法定节假日增加2天,即农历除夕、5月2日。增加后,春节放假4天,即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此次修改,将除夕再次纳入法定节假日。报道称,近年来,除夕主要靠调休或者灵活休假进行保障。除夕是全体中国人看重的传统节日,此次将除夕纳入法定节假日,通过制度化方式保障大家更好团圆过年,更好享受传统节日。

2025年:“史上最长春节假期”诞生,能否延续仍待定

11月4日新华社消息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6年的放假安排,2026年春节将在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至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七)放假调休。这意味着,2026年春节将迎来9天超长假,成为史上最长春节假期。事后,“史上最长春节假期”相关话题迅速冲上多平台热搜。


2026年春节假期,连休9天。中国政府网

报道称,2026年假期总天数上并没有增减,但拼凑出了连续9天的“史上最长春节假期”。其中,农历腊月二十八和除夕两天均放假,这样大家在大年初一之前,至少有两天假期可以准备年货或者出行。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表示,“春节是大家最看重的传统节日,相比于2025年除夕放假一天的安排,2026年春节腊月二十八和除夕均放假,可以让大家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准备,无论是出行还是采买都可以更从容。”王琪延提到,这个安排是基于前后周六周日布局所调整的,未来是否能够延续还无法确定。

有网友提出疑问,“史上最长春节假期”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假期安排的常态?王琪延表示,当前假期时长的把控较为合理,在满足民众需求与保障生产之间实现了平衡,是结合中国现阶段实际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然而他也提到,当前通过调休延长假期的模式并非最优方案。

“未来,随着我国人均GDP提升和生产效率提高,我们可能不再通过‘前借后挪’的调休方式,让它(假期)自然形成。”王琪延指出,此次春节假期延长也可视为一次重要的政策尝试。若该调整模式取得良好成效,其经验或将为未来其他节假日的优化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社、央视新闻、经济日报、澎湃新闻、北青网、红星新闻、九派新闻、东方早报、海报新闻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游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游新闻
重庆“门户级”新闻客户端
237054文章数 5842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