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对“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战略部署,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金城银行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数字科技优势,持续聚焦中小微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产品创新与精准施策,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精准服务科创企业
在上海某世界500强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八台载着物料箱的“MOVER”机器人正灵活穿梭。它们不仅能够自主规划路径、智能避障,还能实时采集数据,优化运行效率。这款由天津联汇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工业移动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
“从软件到硬件全部自研,‘MOVER’机器人已迭代到第七代,累计获得115项专利,”联汇智造联合创始人苏岩介绍,研发投入是持续的,资金压力时常出现。在金城银行“金企贷”的支持下,手机申请不到十分钟就获得了百万元授信,随借随用的灵活方式非常适合研发型企业的临时资金需求。
联汇智造是金城银行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金城银行注册小微企业用户数量已超280万家,提供信贷支持超2800亿元。通过数字信贷产品,金城银行正助力一批具备新质生产力特质的中小微企业,在智能制造、数字工厂等新赛道上“破茧成蝶”。
构建新质生产力识别体系
为更有力地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金城银行在客户识别、模型构建与资源配套方面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金城银行在风控模型中创新嵌入了“新质生产力识别策略”,系统对标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行业分类,从行业属性、技术含量、知识产权等维度精准筛选目标客户。同时,结合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对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地区进行多维度综合评分,叠加行业分类标签,力求实现对主流市场中潜力企业的全面覆盖。
“经过识别筛选后,符合条件的在贷客户可获得降费、提额等优惠;未建立信贷关系的企业则纳入精准营销名单,在审批效率与定价方面给予倾斜,”金城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机制打通了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让更多“轻资产、高成长”的科技型企业获得及时、灵活的信贷支持。
数字信贷实现体系化突破
作为一家将数字科技视为“生存基础与发展动力”的银行,金城银行通过系统性技术突破,构建了完整的数字信贷服务体系。打通近30家省市税务局的底层数据,整合工商、司法等多维度数据源,金城银行精准实现了对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的“全息画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机器学习、图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起了贯穿贷前、贷中、贷后的“3D全景”风控体系,实现了对企业和关联人的全方位风险评估。
“对金城银行而言,数字科技不是简单的效率工具,而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石,”金城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金城银行已建成包括风控中台、营销中台、产品中台和支付中台在内的整套中台体系,实现了从技术架构到数据平台的全面自研自控。
这一技术体系也支撑“金企贷”实现了7×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且该产品在国内首次将信用贷款额度提升至500万元,无需抵质押,真正突破了小微企业大额融资的瓶颈。基于灵活借款和按日计息的特点,“金企贷”单笔利息在500元以内的占比接近50%,切实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未来,金城银行将继续深化科技金融与数字金融创新,持续优化对新质生产力企业的服务机制,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供给,在推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实体经济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