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传来喜讯,泗县社会福利院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该院职工胡海涛同时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这一双重荣誉的获得,标志着泗县在养老服务领域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展现了当地在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方面的扎实成效。
用心用情打造温馨家园
走进泗县社会福利院,深秋的暖阳洒在整洁的院落里,几位老人正坐在花园里悠闲地晒太阳,老年活动室里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这座占地53亩、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总投资660万元的现代化福利机构,集老年公寓、怡养院、儿童院于一体,设置床位110张,处处洋溢着家的温馨。目前,福利院共有33名老人入住怡养院,包括28名城市“三无”人员和7名农村五保人员。
“我们不仅要让老人住得舒心,还要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泗县社会福利院院长王剑介绍道。今年以来,福利院累计投入30万元推进适老化改造,楼梯和走廊的墙壁上安装了安全扶手,卫生间不仅进行了防滑处理,还特别换上了方便老人使用的坐便器,坡道也实现了无障碍通行。
衣食住行彰显细致关怀
福利院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每周精心制订营养食谱,做到荤素搭配、软硬适宜。据王剑介绍,年底前,福利院计划购置成套圆桌,让老人围坐用餐,享受家庭聚餐的温馨氛围。“福利院的饭菜既可口又营养,就像在家里一样。”丁靠山老人满意地说。
住宿方面,在每个寝室,护理床、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机等设施一应俱全,配备了一键应急呼叫系统,确保老人安全。福利院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老人更换床褥,冬季安排护工每周至少协助洗浴一次。今年92岁的刘绍金已在福利院生活30年,他说:“这里冬暖夏凉,护理人员比亲人还贴心。”
除了物质生活的保障,福利院同样重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60多平方米的老年活动室内,空调、监控、棋牌桌、电视机等设施完善,“天天有关爱、时时有快乐”的标语格外醒目。福利院还经常组织志愿者、青少年学生在节假日来院慰问,开展文艺表演、谈心交流等活动,让老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专业服务诠释养老温度
对于特殊老人的照护,福利院更是倾注了无限爱心。失明老人老刘是五保户,生活无法自理。护理人员每天为他洗漱时都会耐心试水温,餐食确保达到合适温度,还抽空陪他聊天,睡前播放他最爱的《东方红》。老刘感动地说:“这里的生活环境舒适,护理人员脾气好,有病能及时治疗,让我找到家的感觉。”
福利院还配备了专职医护人员,基本实现“小病不出门”,同时配备转运车,确保老人大病能及时送医。通过与县医院、中医院、社区卫生院的密切合作,定期组织专家义诊,为老人健康保驾护航。
实干让养老服务更智慧
与福利院同时获得国家级荣誉的胡海涛,用五年时间走出一条“政策落地有温度,创新服务有精度”的养老工作之路。
在推进适老化改造中,胡海涛深入走访,了解老人需求。在陈大爷家中,他发现旱厕无法安装坐便器,便创新选用可移动坐便椅,解决了老人如厕难题。4年来,他负责完成2300余户困难家庭改造,不少老人称赞“改到了实处”。
作为“智慧养老的破冰者”,胡海涛不定期到20多家养老机构开展无障碍信息培训,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识别防诈骗信息。通过他的努力,1300多名老人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同时掌握了识别常见诈骗手段的能力。他还依托覆盖全县智慧养老大数据平台,定期关注养老机构的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通过平台监测实时保障老年人安全。
政府支持构建养老新格局
双重荣誉的背后,是泗县县委、县政府持续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成果。在泗县民政局的统筹推进下,当地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和标准化建设,构建起以社会福利院为枢纽、以社区服务为依托、智慧养老为支撑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这份荣誉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更是鞭策。”王剑表示,“我们将继续秉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服务理念,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服务,让每一位老人都能享受到幸福的晚年生活。”(王宝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