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特朗普刚迫不及待宣告“胜利”,中国这边已经默默备好了后手。
就等着美国万一再出尔反尔,咱们也有应对的招。
当天白宫在官网上发了中美釜山会晤成果的“事实清单”,还把它叫“历史性”经贸协议。
![]()
清单里说中国要做“4项承诺”、采取“10项行动”,像芬太尼问题、农产品贸易、稀土出口管控这些都包含在内。
而且明确写了,协议11月10日正式生效,算下来也就一周时间。
我一开始以为这协议能把两边的分歧彻底解决,后来发现根本不是。
这本质就是筹码交换,美国不可能啥都不付出。
![]()
最后能不能成,关键看两边后续能不能对等执行,现在顶多算个阶段性成果。
中国早把“退路”留好了
特朗普政府,显然想把这事儿包装成外交“大胜利”。
对外说兑现了之前的竞选承诺,维护了美国经济实力和国家安全,还强调把美国农民、工人的利益放第一位,要实现中美经贸关系“重新平衡”。
![]()
但你细想就知道不对,要是真像他们说的这么顺利,这场经贸博弈也不会一路升级,逼得两边花大半年时间、谈了好几轮高层磋商才慢慢降温。
更何况,现在两边根本没真正解决分歧,顶多是把局面拉回早前马德里会谈时的“起点”。
要是特朗普政府还把这叫“胜利”,那我就想问了,他们之前是怎么看待中美这场接连不断的经贸对抗的?
还有白宫发的“事实清单”,本来想觉得它该客观吧,后来发现满篇语气都偏得很。
![]()
大部分内容都在说中国该怎么做,轮到美国自己要承担的行动,就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这明显是想制造“中美行动不对等”的印象嘛,但咱们得透过现象看本质。
把那些修饰的话去掉就会发现,白宫说的协议内容,和咱们商务部之前公布的共识成果没本质差别。
美国取消对中国加征的10%“芬太尼关税”,换来中美继续推进禁毒合作。
同时,美国暂停实施出口管控里的“穿透性规则”,这规则可是之前导致中美经贸争端不断升级的源头之一。
![]()
相应地,中方暂停实施之前公布的稀土出口管控新规。
但“暂停”不是“取消”,这点很重要。
后续咱们还会研究细化具体方案,提前留好后手,就是怕万一有突发情况。
接下来,美国还要暂停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
等这措施正式落地了,中方才会暂停实施相应的反制行动。
![]()
这么安排特别稳妥,就算特朗普政府将来真出尔反尔,咱们也能根据实际情况拿出针对性举措。
“休战一年”不是终点?
必须得说清楚,不管是“穿透性规则”,还是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发起的301调查,本质都是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凭空设的”对抗性政策。
之前中国坚决反制,这些措施还没真正落地实施,就被特朗普政府匆忙按下暂停键。
他们怕把局势激化,引发更大的连锁反应。
![]()
可就算这样,这些政策已经明显增加了中美博弈的时间和沟通成本,还被没必要地写进双边协议,成了谈判的一部分。
更关键的是,白宫用的是“暂停”不是“取消”,这就意味着美国没真正放弃把这些“额外招数”当筹码的打算。
说到底,这份协议是建立在中美双方同意“休战一年”的前提上。
一年期满后,两边会根据形势重新评估手里的筹码。
要是到时候美国觉得没胜算,很可能会选继续延期;当然,也不能排除他们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再重新挑起争端。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已经放话,要在两年内实现稀土供应链“自给自足”。
但你知道吗?从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就想建独立的稀土供应体系,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还没看到成型的结果。
特朗普的行动力和推动力确实不缺,但想在短短两年内解决一堆问题,比如制造业空心化、环保限制、资本回报不足这些结构性难题,还要摆脱稀土领域被“卡脖子”的情况,怕是没那么容易。
光靠一腔决心,根本不够,中国在稀土产业的优势,是几十年“厚积薄发”攒下的产业链和技术积累。
![]()
不是简单投点钱、建几条生产线就能绕开的。
眼下美国提“两年自给”的目标,更像是对内打气、对外释放信号的政治表态。
一旦特朗普政府在稀土产业链上真有突破,中美经贸互动的力量对比,可能会被重新改写,但我觉得这难度太大了。
中美“休战”了,欧洲却慌了?
值得注意的是,白宫这次还特意点名,希望中国恢复对安世半导体的出口业务。
这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近期中荷之间的摩擦,不是单纯的双边问题,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的痕迹特别明显。
![]()
这事儿特别能体现当前中美欧经贸关系的状态,欧洲一方面想和中国保持合作,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及美国的态度。
最后就陷入不上不下的局面,既卷进中美经贸争端,又没法从任何一方讨到好处或者善意。
荷兰方面还在努力撇清立场,但讽刺的是,美国在这问题上倒表现得挺坦诚。
为了配合美国构建“小院高墙”,荷兰政府主动冲在前面采取限制措施,甚至翻出一部距今已有70年历史的《货物供应法》当依据,就为了给限制对华出口找合法性。
现在中美暂时休战,荷兰的处境一下就尴尬了。
![]()
既担心被美国利用完就扔在一边,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在第一线表态。
欧洲其他国家的感受,怕是最有体会,两边都得罪不起,两边也都讨不到好。
至于扩大农产品进口、加强其他领域合作这些议题,会成为中美下一阶段谈判的重点。
这些进展能不能落地,不仅决定两边能不能签署更有约束力的书面协议,还关系到高层互访能不能顺利展开、氛围能不能持续改善。
在这个过程中,两边都得保持高度谨慎,以理性和务实为基础推进谈判。
![]()
尤其是美国,更该树立合理预期。
不能把一份艰难达成的成果清单,包装成自己主观上的“愿望清单”,然后等现实满足不了想象时,反过来指责中国“违背协议”。
如此看来,这种做法不仅本末倒置,还偏离了中美应该坚持的“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原则立场。
说到底,这份协议只是中美经贸博弈里的一个阶段性节点。
特朗普政府吹的“胜利”,水分其实很大。
中国提前留好后手,不是不相信美国,而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数,这才是务实的做法。
![]()
未来一年,中美之间还会有很多拉扯。
美国想在稀土上摆脱依赖,难度不小;欧洲夹在中间,处境也很难。
要是美国一直抱着“占便宜”的心态,就算现在达成了协议,将来还是可能出尔反尔。
但中国有产业链的底气,还有提前备好的应对举措,就算真有变化,也能从容应对。
中美经贸关系要想真的稳定,最终还得靠相互尊重,光靠一方的“口号胜利”,根本走不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